A. | 氧气 | B. | 一氧化碳 | C. | 氮气 | D. | 氯气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 证明二氧化碳具有漂白性 |
B | 向2mL1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FeCl3溶液,再加入3滴1mol•L-1MgCl2溶液 | 证明Ksp[Mg(OH)2]>ksp[Fe(OH)3] |
C | 向2mL品红溶液和2mL加入少许醋酸的品红溶液中分别滴入3滴含NaClO的“84”消毒液,观察红色褪色的快慢 | 证明随着溶液pH的减小,“84”消毒液的氧化能力增强 |
D | 相同温度下,向两支盛有相同体积不同浓度H2O2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适量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和FeCl3溶液 | 探究Cu2+、Fe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标准状况下,11.2 L苯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1.5NA | |
B. | 25℃时,1.0 L pH=12的Na2 CO3溶液中含有的阴离子数大于0.01NA | |
C. | 标准状况下,2.8 g由N2和CO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1NA | |
D. | 在反应:Cu2S+O2$\frac{\underline{\;高温\;}}{\;}$2Cu+SO2中,生成1 mol Cu,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K+、HCO3-、MnO4- | B. | Al3+、Mg2+、HCO3- | ||
C. | Al3+、Mg2+、SO42- | D. | Al3+、Mg2+、NH4+、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需鉴别物质 | 方法1 | 方法2 | |
A | 硫酸铵和磷矿粉 | 加水溶解 | 加熟石灰 |
B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 闻气味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C | 食盐水和蒸馏水 | 测pH | 蒸发结晶 |
D | 真黄金和假黄金 (铜铝合金) | 看颜色 | 灼烧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250℃ | 300℃ | 350℃ |
K | 2.041 | 0.270 | 0.0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