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R2O8n-离子在一定条件下能把Mn2+氧化为MnO4-,若R2O8n-离子变为RO42-离子,又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n值为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2:5
C.n值为3
D.氧化性R2O8n->MnO4-

分析 先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然后根据原子守恒配平方程式,再根据电荷守恒判断n值以及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关系,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该反应中,锰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2价→+7价,失电子化合价升高,锰离子作还原剂;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所以R元素得电子化合价降低,R2O8n-作氧化剂,即R2O8n-与M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2,根据各元素的原子守恒写出并配平该方程式为8H2O+5R2O8n-+2Mn2+=2MnO4-+10RO42-+16H+,根据电荷守恒得-5n+2×2=-1×2+(-2×10)+1×16,解得:n=2,
由方程式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比为1:5,
反应中氧化剂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则有氧化性R2O8n->MnO4-
故选A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根据原子守恒和电荷守恒即可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的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不能用金属跟氯气直接反应制取的氯化物是(  )
A.ZnCl2B.CuCl2C.FeCl2D.Na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的O4,有关O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O4的摩尔质量是64 g
B.O4与O2互为同位素
C.O4与O3、O2都是氧元素的同分异构体
D.相同质量的O4与O3所含原子个数之比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有下列各组物质:
A.O2和O3(臭氧)  B.${\;}_6^{12}C和{\;}_6^{13}C$   C.CH3CH2CH2CH3 
D.  E.葡萄糖和果糖F.(CH32CHCH3与C(CH34
G.淀粉和纤维素                    H.液氯与氯气
(1)B 组两物质互为同位素   
(2)A 组两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3)F 组两物质属于同系物
(4)C 组两组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
(5)DH 组中的物质是同一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工业上以铝土矿(主要成分Al2O3•3H2O)为原料冶炼铝,主要过程如下:
(1)将粉碎、筛选后的矿石溶解在浓烧碱溶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2NaOH=2NaAlO2+H2O,粉碎的目的是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过滤得到氢氧化铝固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Al(OH)3↓+HCO3-
(3)使氢氧化铝脱水生成氧化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OH)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3H2O.
(4)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2O3$\frac{\underline{\;电解\;}}{\;}$4Al+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
A.测0.1mol/L氨水的pH为11:NH3•H2O?NH4++OH-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32-+H2O?HCO3-+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
D.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3++3H2O?Al(OH)3+3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已知酸HA、HB、HC三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测得它们的PH值分别为2、2.7、3,分别与足量的锌反应,初始时,三者的反应速率HA>HB>HC,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相等.
(2)若三种酸的体积与PH值均相等时,分别加入足量的表面积和质量均相等的锌,初始时,三者的反应速率HA>HB>HC,充分反应后,产生的氢气的物质的量的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有关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赤潮、白色污染、绿色食品都与相关物质的颜色有关
B.地震发生后,灾区急需大量消毒剂,其中SO2可用于环境消毒
C.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有利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D.电池一定要回收利用,主要是为了避免浪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常用危险化学用品贮存通则》规定:“遇火、遇热、遇潮能引起燃烧、爆炸或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危险品不得在露天或在潮湿、积水的建筑物中贮存”.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  )
A.贮存液氮的钢瓶防止阳光直射:N2+O2$\frac{\underline{\;阳光\;}}{\;}$2NO
B.硝酸铵遇热爆炸:2NH4NO3$\frac{\underline{\;\;△\;\;}}{\;}$2N2↑+O2↑+4H2O↑
C.干燥的 AlCl3遇水产生气体:AlCl3+3H2O═Al(OH)3+3HCl↑
D.火灾现场存有电石,禁用水灭火:CaC2→Ca(OH)2+C2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