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模拟工业流程从浓缩的海水中提取液溴,查阅资料知: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设计了如下操作步骤及主要实验装置(夹持装置略去):

  ①连接A与B,关闭活塞b、d,打开活塞a、c,向A中缓慢通入至反应结束;

  ②关闭a、c,打开b、d,向A中鼓入足量热空气;

  ③进行步骤②的同时,向B中通入足量SO2:

  ④关闭b,打开a,再通过A向B中缓慢通入足量Cl2;

  ⑤将B中所得液体进行蒸馏,收集液溴。

  请回答:

(1)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鼓入热空气的作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中尾气可用    (填选项字母)吸收处理。

    a.水    b.浓硫酸    c.NaOH溶液    d.饱和NaCI溶液

(5)步骤⑤中,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蒸馏,收集液溴,将装置图中缺少的必要仪器补画出来。

(6)若直接连接A与C,进行步骤①和②,充分反应后,向锥形瓶中滴加稀硫酸,再经步骤⑤,也能制得液溴。滴加稀硫酸之前,C中反应生成了NaBrO3等,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7)与B装置相比,采用C装置的优点为____________。


【知识点】化学实验 元素化合物D5  J1  J4 J2

【答案解析】(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分)

(2)使A中生成的Br2 随空气流进入B中(2分)

(3)Br2+SO2+2H2O=4H++2Br+SO(2分)

(4)c(2分)

(5)①③必画,②不做要求(③水溶液液面与烧杯内液体相对高度可不作要求)(2分)

   (6)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2分)

(7)操作简单、污染小(1分,只要答出1点即可得分)

解析:⑴实验室中常用来制备氯气往往用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⑵鼓入热空气的作用为将A中生成的Br2 吹入B中

⑶步骤B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溴被二氧化硫还原为Br-,反应是Br2+SO2+2H2O=4H++2Br+SO

⑷尾气中含可能没有反应完的二氧化硫或氢溴酸,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

⑸蒸馏时需要温度计控制温度,加碎瓷片防止爆沸,为了使液体受热均匀,可采取水浴加热。

⑹溴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NaBrO3,则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知还生成NaBr,即3Br2+3Na2CO3=5NaBr+NaBrO3+3CO2

⑺仔细观察B、C装置知与B装置相比,采用C装置的优点为产生的污染少(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操作简单。

【思路点拨】熟练掌握溴、二氧化硫的性质是关键;运用比较的方法分析装置特点与差异。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如果要合成所用的原始原料可以是(  )

 

A.

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

 

B.

1,3﹣戊二烯和2﹣丁炔

 

C.

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D.

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光纤通信使用的光缆的主要成分是晶体Si,太阳能电池使用的材料主要是SiO2

  B.氨很容易液化,液氨气化吸收大量的热,所以液氨常用作制冷剂

  C.高锰酸钾溶液、酒精、双氧水都能杀菌消毒,消毒原理相同,都利用了强氧化性

  D.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增白食品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解释或结论

A

过量的Fe粉中加入稀HNO3,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

稀HNO3将Fe氧化为Fe3+

B

AgI沉淀中滴入稀KCl溶液

有白色沉淀出现

AgCl比AgI更难溶

C

Al箔插入稀HNO3

无现象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D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试纸变蓝色

浓氨水呈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均正确的是(  )

①氯气具有酸性,可与烧碱或石灰乳反应制备含氯消毒剂,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

②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干燥SO2等还原性的气体;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潜水艇中氧气的来源

③硅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金属与非金属的交界位置,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自然界中可以以游离态和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④浓氨水可检验氯气管道是否漏气

⑤玻璃容器可长期盛放各种酸

⑥Na2S可除去污水中的Cu2+

⑦碘酒是指单质碘的乙醇溶液

⑧明矾作净水剂,液氨用作制冷剂,生石灰作干燥剂

A.①④⑦⑧          B.④⑥⑦⑧          C.②⑦⑧         D.②③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均正确的是(   )

现象

品红褪色

最后试管有浅黄色沉淀

最后一滴溶液使酚酞由无色变为粉红色,且30秒不复原

盐桥左端从

无色逐渐变为

蓝色

结论

有强

氧化性

有机物中含

有溴原子

滴定达到终点

金属II比I活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因为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B.任何情况下,温度都不可能对反应的方向起决定性作用

C.焓变与熵变是判断反应方向的两个主要因素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工业制硝酸的主要反应是4NH3(g)+5O2(g)4NO(g)+6H2O(g) ΔH=-1025 kJ·mol-1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_______;升高温度,K值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2)若反应物起始的物质的量相同,下列关系图错误的是______

(填序号)。

(3)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容器内部分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

  浓度

时间  

c(NH3) (mol·L-1)

c(O2) (mol·L-1)

c(NO) (mol·L-1)

起始

0.8

1.6

0

第2min

0.6

a

0.2

第4min

0.3

0.975

0.5

第6min

0.3

0.975

0.5

第8min

0.8

1.6

0.5

①起始时物料比c(O2)c(NH3)>1.25,其原因是________;

②反应在第2min到第4min时,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mol·L-1·min-1

③反应在第2min时改变了反应条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使用催化剂                   b.升高温度

c.充入He气体                         d.增加O2的浓度

④反应在第8min时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固体氯化钠不导电,所以氯化钠是非电解质

    B. 铜丝能导电,所以铜是电解质

    C. 氯化氢水溶液能导电,所以氯化氢是电解质

    D. SO3溶于水能导电,所以SO3是电解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