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某市对大气进行监测,发现该市首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PM2.5(直径小于等于2.5μm的悬浮颗粒物),其主要来源为燃煤、机动车尾气等.因此,对PM2.5、SO2、NOx等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PM2.5样本用蒸馏水处理制成待测试样.
若测得该试样所含水溶性无机离子的化学组分及其平均浓度如表:
离子K+Na+NH4+SO42-NO3-Cl-
浓度/mol•L-14×10-66×10-62×10-54×10-53×10-52×10-5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PM2.5待测试样的酸碱性为酸性,试样的pH=4.
(2)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①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
已知: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1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1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1
②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b.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

分析 (1)根据溶液中电荷守恒计算H+离子浓度和pH值;
(2)①盖斯定律的内容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值与反应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根据盖斯定律,用第一个热化学方程式减去第二个热化学方程式可得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可以和碱反应,二氧化硫溶于水得亚硫酸,酸性强于碳酸,所以可以和碳酸钠溶液反应;

解答 解:(1)溶液中电荷守恒:C(K+)+C(NH4+)+c(Na+)+C(H+)=2C(SO42-)+C(NO3-)+C(Cl-),4×10-6mol/L+2×10-5mol/L+6×10-6mol/L+C(H+)=2×4×10-5mol/L+3×10-5mol/L+2×10-5mol/L,得C(H+)=1×10-4mol•L-1,pH=-lg[H+]=4,溶液显酸性;
故答案为:酸性;4;
(2)①已知:①H2(g)+$\frac{1}{2}$O2(g)═H2O(g);△H=-241.81kJ•mol-1,②C(s)+$\frac{1}{2}$O2(g)═CO(g);△H=-110.51kJ•mol-1
利用盖斯定律,将②-①可得:C(s)+H2O(g)=CO(g)+H2(g),△H=(-110.5kJ/mol)-(-241.8kJ/mol)=+13l.3 kJ/mol,
所以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s)+H2O(g)═CO(g)+H2(g);△H=+13l.30kJ•mol-1
故答案为:C(s)+H2O(g)═CO(g)+H2(g);△H=+13l.30kJ•mol-1
②a.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所以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能够与碱反应:SO2+Ca(OH)2=CaSO3↓+H2O,可以用氢氧化钙吸收二氧化硫,故a正确;
b.二氧化硫水溶液是亚硫酸所以也能够与碳酸钠反应:SO2+Na2CO3=Na2SO3+CO2↑,可以用碳酸钠溶液做洗涤剂,故b正确;
c.二氧化硫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不能用氯化钙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与硫氢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单质,所以可以用硫氢化钠溶液吸收,故d正确;
故选:abd;

点评 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离子浓度、溶液pH值的计算,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物质的性质等,掌握盖斯定律的含义,明确溶液中电荷守恒规律及pH计算公式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O(g),发生反应:CO2(g)+2H2O(g)$?_{△}^{催化剂}$CH4(g)+2O2(g),测定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
t/s05001000
C(H2O)/mol•L-15.003.522.48
C(CO2)/mol•L-12.5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500s内用H2O(g)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2.96×10-3mol•L-1•s-1
B.在500s时生成的CH4的浓度是0.74mol•L-1
C.在1000s时反应达到平衡
D.0-500s的平均反应速率大于500~1000s的平均反应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使用镁片与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 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写出甲池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H++2e-=H2↑.
(2)写出乙池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负极Al+4OH--3e-=AlO2-+2H2O,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3)由此实验,可得到如下哪些正确结论?ad(填写字母序号).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
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
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已没有实用价值
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上述实验也反过来证明了“直接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原电池中的正负极”,这种做法不可靠(填“可靠”或“不可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加碘食盐中碘酸钾(KIO3)进行研究,设计实验测出加碘食盐中碘元素的含量,步骤如下:
步骤一:称取W g加碘盐,加适量蒸馏水溶解;
步骤二:用稀硫酸酸化,再加入过量KI溶液;
步骤三: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物质的量浓度为0.001mol•L-1的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
(已知:I2+2S2O32-═2I-+S4O62-
(1)步骤二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O3 -+5I-+6H+═3I2+3H2O;
(2)滴定时Na2S2O3溶液应放在碱式滴定管(填“酸式滴定管”或“碱式滴定管”);
(3)滴定至终点时消耗Na2S2O3溶液20.00mL,其终点颜色变化为溶液蓝色褪色,半分钟内不恢复蓝色;
(4)加碘食盐样品中的碘元素含量是$\frac{127}{300W}$mg•kg-1(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5)若滴定后仰视读数,则所测碘元素的含量偏高(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多种多样,图是扇形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对比中学常见元素周期表,分析其元素的填充规律,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元素形成的单质晶体均属于原子晶体
B.②、⑦、⑧对应的简单离子半径依次减小
C.②⑤形成的化合物阴阳离子个数比可能为1:1
D.④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易液化,是因为其分子间存在氢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W的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X和Y同主族,Y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最低化合价的绝对值的3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种元素的最简单气态氢化物中W的沸点最高
B.W、X、Y、Z的简单阴离子都会促进水的电离
C.原子的半径:Y>Z>W>X
D.YX2、YX3通入BaCl2溶液中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组成和结构可用表示的有机物共有(不考虑立体结构)(  )
A.16种B.28种C.48种D.6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1)请用下列 10 种物质的序号填空:①O2②H2③NH4NO3④K2O2⑤Ba(OH)2⑥CH4⑦CO2⑧NaF⑨NH3⑩I2
 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是④;既有离子键又有极性键的是③⑤.
(2)X、Y 两种主族元素能形成 XY2 型化合物,已知 XY2 中共有 38 个电子,若 XY2为常见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若 XY2其结构式为:S=C=S.为共价化合物时,
(3)氯化铝的物理性质非常特殊,如:氯化铝的熔点为 190℃(2.02×103Pa),但在 180℃就开始升华,据此判断,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填“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可以证明你的判断正确的实验依据是熔融状态下不能导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W结构中含有三个六元环,是一种新型香料的主要成分之一.W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和部分反应条件略去):

已知:①RCH═CH2+CH2═CHR′$\stackrel{催化剂}{→}$CH2═CH2+RCH═CHR′
②B中核磁共振氢谱图显示分子中有6种不同环境的氢原子
③D和H是同系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溴原子.
(2)A→B反应过程中涉及的反应类型有取代反应、加成反应.
(3)W的结构简式为
(4)B→C的化学方程式为;由D生成高分子化合物的方程式为
(5)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F的同分异构体有4种(不包括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5组峰的为(写结构简式),其峰面积之比为1:2:2: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