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下列反应在210℃时达到平衡:
①PCl5(g)?PCl3(g)+Cl2(g)+Q  Q<0   K1=1
②CO(g)+Cl2(g)?COCl2(g)+Q   Q>O   K2=5×104
③COCl2(g)?CO(g)+Cl2(g)+Q      K3=?
(1)氯原子核外有5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最外层上的电子云有4种不同的伸展方向
(2)上述反应中有多种元素,请按照原子半径由大到小进行排序:P>Cl>C>O.
(3)碳与其同主族的短周期元素相比较,二者的最高价氧化物的熔沸点差异较大,原因是二氧化碳晶体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所以后者熔沸点远高于前者.
(4)下列不可用于比较氧和碳非金属性强弱的是bc
a、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c、水的沸点高于甲烷             d、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5)210℃时,K3=5×104(填计算结果).210℃时,向一个容积3L的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6molPCl5(g),达到平衡后,PCl5(g)的平衡转化率为50%;若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为a分钟,则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的过程中,C12(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1}{a}$mol/(L•min.
(6)若向一个绝热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12(g)和1molCO(g),达到平衡后,再加入C12(g),则平衡②将向右移动(填“向左”、“向右”、或者“不”),K2将会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分析 (1)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5,能层和能级决定电子的能量,电子云不同的伸展方向即为轨道数;
(2)电子层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的原子,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核电荷数越多半径越小;
(3)根据CO2与SiO2形成的晶体类型进行解答,CO2是分子晶体,SiO2是原子晶体,原子晶体的熔点高于分子晶体;
(4)比较两种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根据单质之间的置换反应、与氢气反应的难易程度、氢化物的稳定性以及最高正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强弱;
(5)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的化学计量数幂之积,由于反应③=①+②,故K3=K1×K2,据此计算;
(6)根据反应CO(g)+Cl2(g)?COCl2(g)+Q   Q>O,可知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反应放热,在绝热条件,容器内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且平衡常数发生改变.

解答 解:(1)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5,有5种不同能级的电子,最外层上的电子云有4种不同的伸展方向,
故答案为:5;4;
(2)P、Cl有三个电子层,C、O有二个电子层,故P、Cl的半径大于C、O.Cl核电荷数越多于P,故P半径大于Cl.O核电荷数越多于C,故C半径大于O.即P>Cl>C>O,
故答案为:P>Cl>C>O;
(3)CO2是分子晶体,CO2的熔化与C=O键能没有关系,其熔化只需要克服范德华力(分子间作用力),SiO2是原子晶体,其熔化要破坏Si-O共价键,共价键的强度远远大于范德华力,
故答案为:二氧化碳晶体是分子晶体,二氧化硅是原子晶体,所以后者熔沸点远高于前者;
(4)a、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可用于比较氧的非金属性比碳的非金属性强,故不选a;
b、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不可用于比较氧和碳非金属性强弱,因氧无含氧酸,故选b;
c、水的沸点高于甲烷,不可用于比较氧和碳非金属性强弱,因沸点是物质的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非金属性强弱无关,故选c;
d、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可用于比较氧的非金属性比碳的非金属性强,因CO2中碳显+4价,氧显-2价,故不选d.
故答案为:bc;
(5)平衡常数等于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的化学计量数幂之积,由于反应③=①+②,故K3=K1×K2=1×5×104=5×104
                              PCl5(g)?PCl3(g)+Cl2(g)
起始浓度(mol/L)     2                0               0
变化浓度(mol/L)    x                x               x
平衡浓度(mol/L)     2-x             x               x
则:$\frac{{x}^{2}}{2-x}$=1,解得x=1,PCl5(g)的平衡转化率为$\frac{1mol/L}{2mol/L}$×100%=50%;
C12(g)的平均反应速率为$\frac{1mol/L}{amin}$=$\frac{1}{a}$mol/(L•min);
故答案为:5×104;50%;$\frac{1}{a}$mol/(L•min;
(6)增大反应物的浓度,促进平衡正向移动,即反应向右进行,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在绝热容器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K2减小,
故答案为:向右;减小.

点评 本题综合性较强,考查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原子半径的比较、晶体结构分析及平衡常数的计算与影响因素,难度较大,对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有很大作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实验需要0.1mol•L-1的 NaOH溶液500mL,其操作有以下各步:
①用托盘天平称量NaOH的质量
②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中
③将冷却后的氢氧化钠溶液转移入容量瓶中
④将NaOH倒入烧杯中用水溶解、冷却
⑤加水至液面接近刻度线1~2cm处,定容,摇匀
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玻璃棒、胶头滴管.
(2)根据计算得知,所需NaOH的质量为2.0g.
(3)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①④③②⑤(用序号填写)
(4)配制过程中,下列情况会使配制结果偏低的是③④.
①定容时俯视刻度线观察液面
②未经冷却就进行转移操作
③移液时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④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5)若取50.0mL上述已配好的溶液,与另一150mL0.2mol/L的NaOH溶液混合,最后得到的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75mol/L(设溶液的体积变化可忽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B.KOH的碱性比NaOH的碱性强
C.HBrO4酸性比HClO4D.Na的金属性比Al的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近20年来,对以氢气作为未来的动力燃料氢能源的研究获得了迅速发展,像电一样,氢是一种需要依靠其他能源如石油、煤、原子能等的能量来制取的所谓“二级能源”,而存在于自然界的可以提供现成形式能量的能源称为一级能源,如煤、石油、太阳能和原子能等.
(1)为了有效发展民用氢能源,首先必须制得廉价的氢气,下列可供开发又较经济且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氢气的方法是C
A.电解水      B.锌和稀硫酸反应    C.光解海水    D.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
(2)氢气燃烧时耗氧量小,发热量大.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为:
C(s)+O2(g)=CO2(g);△H=-393.5kJ•mo-1L
2H2(g)+O2(g)=2H2O(l);△H=-571.6kJ•mo-1L
试通过计算说明等质量的氢气和碳燃烧时产生热量的比是4.36.
(3)氢能源有可能实现能源的贮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研究表明过渡金属型氢化物(又称间充氢化物),在这类氢化物中,氢原子填充在金属的晶格间隙之间,其组成不固定,通常是非化学计量的,如:LaH276、TiH1.73、CeH2.69、ZrH1.98、PrH2.85、TaH0.78.已知标准状况下,1体积的钯粉大约可吸附896体积的氢气(钯粉的密度为10.64g/cm3,相对原子质量为106.4),试写出钯(Pd)的氢化物的化学式PdH0.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用太阳能电解水可获得最理想的单质燃料X,但运输极不方便,国外试用了如下的方法把X转变成便于运输的甲醇燃料;将空气通过极浓的NaOH溶液中,此时空气中的Y有70%被吸收,转变为正盐Z,当Z达到饱和后即加入硫酸,此时溶液会放出纯净的气体Y.一定条件下通过X与Y反应生成甲醇.试回答以下问题:
(1)Z是Na2CO3(写化学式),X和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2)温度仍为120℃,活塞可左右自由滑动并且导热,

起始时Ⅰ中X为n mol,Y为6.5 mol,CH3OH(g)和D各为2 mol;Ⅱ中A、B、C各为4 mol.当 n 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Ⅰ和Ⅱ中温度始终相等),使两侧反应都达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
回答下列问题:
①若 n=2.5,则1中起始时反应向正反应(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进行.欲使起始时反应向该方向进行,则 n 的取值范围是1.5<n<4.5.
②若 n 分别取3.0和4.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分别达到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温度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研究铁及其化合物的应用意义重大.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高炉炼铁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反应:
FeO(s)+CO(g)═Fe(s)+CO2(g)△H1
Fe2O3(s)+$\frac{1}{3}$CO(g)═$\frac{2}{3}$Fe3O4(s)+$\frac{1}{3}$CO2(g)△H2
Fe3O4(s)+CO(g)═3Fe(s)+CO2(g)H3
Fe2O3(s)+CO(g)═2Fe(s)+3CO2(g)H4
则△H4的表达式为△H2+$\frac{2}{3}$△H3(用含△H1、△H2、△H3的代数式表示).
(2)上述反应在高炉中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各阶段主要成分与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250℃ 600℃ 1000℃ 2000℃
 主要成分 Fe2O3 Fe3O4 FeO Fe
1600℃时固体物质的主要成分为FeO和Fe,该温度下若测得固体混合物中m(Fe):m(O)=35:2,则FeO被CO还原为Fe的百分率为80%(设其它固体杂质中不含Fe、O元素).
(3)铁等金属可用作CO与氢气反应的催化剂.已知某种催化剂可用来催化反应    CO(g)+3H2(g)?CH4(g)+H2O(g)△H<0.在T℃,106Pa时将l mol CO和3mol H2加入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实验测得CO的体积分数x(CO)如下表:
 t/min 0 10 20 30 40 50
 x(CO) 0.25 0.23 0.214 0.202 0.193 0.193
①能判断CO(g)+3H2(g)?CH4(g)+H2O(g)达到平衡的是bd(填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发生变化
c.v(CO)=3v(H2)    d.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发生变化
②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37.1%;在T℃106Pa时该反应的压强平衡常数Kp(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的计算式为$\frac{(\frac{0,371}{3.258})^{2}}{0.193×(\frac{1.887}{3.258})^{3}×1{0}^{12}P{a}^{2}}$;
③图表示该反应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图中温度T1、T2、T3由高到低的顺序是T3>T2>T1,理由是正反应放热,在相同压强下,温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的转化率越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已经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除稀有气体外,非金属元素只有十多种,但与生产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1)为了提高煤的利用率,常将其气化为可燃性气体,主要反应是碳和水蒸气反应生成水煤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C(s)+H2O(g)$\frac{\underline{\;高温\;}}{\;}$CO(g)+H2(g).
(2)氮是动植物生长不可缺少的元素,合成氨的反应对人类解决粮食问题贡献巨大,反应如下:
N2(g)+3H2(g)$?_{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
①合成氨的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1所示.

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其原因是反应物化学键断裂吸收的总能量小于(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化学键形成放出的总能量.
②在一定条件下,将一定量的N2和H2的混合气体充入某定容密闭容器中,一段时间后,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C(填序号).
A.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单位时间内断裂3mol H-H键的同时断裂6mol N-H键
C. N2、H2、NH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2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3)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2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用氢气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 (H2)=0.225mol/(L.min).
②达平衡时容器内平衡时与起始时的压强之比5:8(或0.6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恒温条件下,反应N2(g)+3H2(g)?2NH3(g)在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overline{M}$,N2与NH3的浓度均为c mol/L.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frac{1}{2}$,当达到新平衡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新的平衡体系中,N2的浓度小于2c mol/L大于c mol/L
B.新的平衡体系中,NH3的浓度小于2c mol/L大于c mol/L
C.新的平衡体系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小于$\overline{M}$
D.新的平衡体系中,气体的密度是原平衡体系的1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三硫化磷(P4S3)是黄绿色针状晶体,易燃、有毒,分子结构之一如图所示,已知其燃烧时P被氧化为P4010,下列有关P4S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P4S3中磷元素为+3价
B.P4S3属于共价化合物
C.P4S3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P4S3+8O2=P4O10+3SO2
D.1 mol P4S3分子中含有9 mol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