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下表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CH3CH3+Cl2CH3CH2Cl+HCl

CH2===CH2+HCl―→CH3CH2Cl

均为取代反应

B

由油脂得到甘油

由淀粉得到葡萄糖

均发生了水解反应

C

Cl2+2Br===2Cl+Br2

Zn+Cu2===Zn2+Cu

均为单质被还原的置换反应

D

2Na2O2+2H2O===4NaOH+O2

Cl2+H2O===HCl+HClO

均为水作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


B [解析] CH2===CH2与HCl的反应为加成反应,A项错误;油脂水解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B项正确;Zn+Cu2===Zn2+Cu的反应中被还原的是Cu2,C项错误;Na2O2与H2O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为Na2O2,Cl2与H2O的反应中氧化剂、还原剂均为Cl2,D项错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O2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

NH3+CO2―→NNNHOOHOH+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两个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氨分子中氮、氢原子个数比,设计如下实验流程:

实验中,先用制的的氨气排尽洗气瓶前所有装置中的空气,再连接洗气瓶和气体收集装置,立即加热氧化铜。反应完毕后,黑色的氧化铜转化为红色的铜。下图A、B、C为甲、乙两小组制取氨气时可能用到的装置,D为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甲小组测得,反应前氧化铜的质量m1g、氧化铜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m2g、生成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1L。

乙小组测得,洗气前装置D的质量m3g、洗气后装置D的质量m4g、生成氨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2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仪器a的名称               。

(2)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3)甲、乙两小组选择了不同的方法制取氨气,请将实验装置的字母编号和制备原理填写在下表的空格中。

实验装置

实验药品

制备原理

甲小组

A

氢氧化钙、硫酸、硫酸铵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                。

乙小组

浓氨水、氢氧化钠

用化学平衡原理分析氢氧化钠的作用:                                         。

(4)甲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之比为             。

(5)乙小组用所测得数据计算出氨分子中氮、氢的原子个数比明显小于理论值,其原因是                                      。为此,乙小组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装有某药品的实验仪器,重新实验。根据实验前后该药品的质量变化及生成氨气的体积,得出了合理的实验结果。该药品的名称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中,Mg燃烧生成MgO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

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小组将纯净的SO2气体通入0.1mol·L-1的Ba(NO32溶液中,得到了BaSO4沉淀,为探究上述溶液中何种微粒能氧化通入的SO2,该小组突出了如下假设:

假设一:溶液中的NO3-

假设二:溶液中溶解的O2

(1)       验证假设

该小组涉及实验验证了假设一,请在下表空白处填写相关实验现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实验1: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BaCl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假设一成立

实验2:在盛有不含O2的25ml0.1mol/LBa(NO32溶液的烧杯中,缓慢通入纯净的SO2气体

(2)为深入研究该反应,该小组还测得上述两个实验中溶液的pH随通入SO2体积的变化曲线入下图

实验1中溶液pH变小的原因是____;V1时,实验2中溶液pH小于实验1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__。

验证假设二

请设计实验验证假设二,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

实验步骤、预期现象和结论(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若假设二成立,请预测:在相同条件下,分别通入足量的O2和KNO3,氧化相同的H2SO3溶液(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充分反映后两溶液的pH前者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后者,理由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辛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表,甲与戊的原子序数相差3,戊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硬度最大的物质,丁与辛属同周期元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金属性:甲>乙>丁

B.原子半径:辛>己>戊

C.丙与庚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差13

D.乙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只含离子键的化合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常温下,下列各组物质中,Y既能与X反应又能与Z反应的是(  )

X

Y

Z

NaOH溶液

Al(OH)3

稀硫酸

KOH溶液

SiO2

浓盐酸

O2

N2

H2

FeCl3溶液

Cu

浓硝酸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属汞一旦洒落在实验室地面或桌面时,必须尽可能收集,并深埋处理

B.用pH计、电导率仪(一种测量溶液导电能力的仪器)均可监测乙酸乙酯的水解程度

C.邻苯二甲酸氢钾可用于标定NaOH溶液的浓度。假如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电子天平读数比实际质量偏大,则测得的NaOH溶液浓度比实际浓度偏小

D.向某溶液中加入茚三酮试剂,加热煮沸后溶液若出现蓝色,则可判断该溶液含有蛋白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可利用离子交换和滴定地方法。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 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x中x的值:            (列出计算过程)

(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物样品,采用上述方法测得n(Fe)∶n(Cl) = 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        。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        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        反应制备;

(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和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                                         ,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