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甲酸(HCOOH)是还原性酸,又称作蚁酸,常用于橡胶、医药、染料、皮革等工业生产。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分析甲酸的组成和结构后,对甲酸的某些性质进行了探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I.甲酸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该兴趣小组用如上图所示装置进行甲酸(HCOOH)与甲醇(CH3OH)的酯化反应实验:
有关物质的性质如下:
沸点/℃ | 密度(g·cm-3) | 水中溶解性 | |
甲醇 | 64.5 | 0.79 | 易溶 |
甲酸 | 100.7 | 1.22 | 易溶 |
甲酸甲酯 | 31.5 | 0.98 | 易溶 |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长玻璃管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甲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要从锥形瓶内所得的混合物中提取甲酸甲酯,可采用的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甲酸能脱水制取一氧化碳
(1)利用上图装置制备并收集CO气体,其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__________(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用小写字母表示)。
(2)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定条件下,CO能与NaOH固体发生反应:CO+NaOH HCOONa。
①为了证明“CO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设计下列定性实验方案:取固体产物,配成溶液,___________。
②测定产物中甲酸钠(HCOONa)的纯度:准确称取固体产物8,0g配制成100mL溶液,量取20.00mL该溶液于锥形瓶中,再加入___________作指示剂,用1.5mol/L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NaOH,平行滴定三次,平均消耗盐酸的体积为5.05mL,则产物中甲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直形冷凝管 平衡内外气压,冷凝回流产品 HCOOH+ CH3OHHCOOCH3+H2O 蒸馏 c→b→e→d→f 除去CO中的HCOOH 蒸气 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再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能够使溶液褪色 酚酞 81.1%
【解析】I.(1)由装置图可知,仪器A为直形冷凝管;由于产物甲酸甲酯的沸点较低,为防止其大量挥发,所以长玻璃管c的作用冷凝回流产品,也能起到平衡内外气压的作用;
(2) 甲酸和甲醇进行酯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COOH+CH3OHHCOOCH3+H2O;
(3)根据甲酸、甲醇和甲酸甲酯的沸点都有较大差别,可采用蒸馏的方法提取混合物中的甲酸甲酯;
II.(1)用甲酸脱水制取一氧化碳时,要用浓硫酸催化脱水,再用碱石灰进行除杂,最后用排水法收集CO,所以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c→b→e→d→f ;
(2) 由于甲酸的沸点不高,在加热时会有一定量的挥发,所以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O中的HCOOH蒸气;
(3) ①已知甲酸(HCOOH)是还原性酸,所以可用氧化性物质来检验是否有甲酸生成,所以取固体产物,配成溶液,加入稀硫酸酸化后,再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的紫色褪去,即证明CO与NaOH固体发生了反应;②这是用标准盐酸来滴定未知碱溶液的操作,所以用酚酞作指示剂,已知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1.5mol/L×5.05×10-3L=7.575×10-3 mol,所以8.0g固体产物中含NaOH的质量为7.575×10-3 mol×5×40g/mol=1.515g,则产物中甲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1.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室温下的溶液中,有关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关系判断正确有
①0.1 mol·L-1CH3COOH溶液中:c(CH3COO-)=c(H+) - c(OH-)
②0.1 mol·L-1CuSO4·(NH4)2SO4·6H2O的溶液中:
c(NH)>c(SO)>c(Cu2+)>c(H+)>c(OH-)
③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弱酸HX和NaX混合后的溶液中:
c(Na+)>c(HX)>c(X-)>c(H+)>c(OH-)
④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c(H+)+c(M+) >c(OH-)
⑤0.1 mol/L Na2CO3溶液中:c(OH-)=c(HCO)+c(H+)+c(H2CO3)
⑥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中:
c(Na+)>c(CH3COO-)>c(H+)>c(OH-)
⑦pH=7的NH3—NH4Cl混合溶液中:c(NH)=c(Cl-)
⑧0.1 mol·L-1的NaHA溶液,其pH=4:c(HA-)>c(H+)>c(H2A)>c(A2-)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紫菜与海带类似,是一种富含生物碘的海洋植物。商品紫菜轻薄松脆、比海带更易被焙烧成灰实验室里从紫菜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1)实验室焙烧紫菜,需要下列仪器中的________(填序号)。
a.试管 b.烧杯 c.坩埚 d.泥三角 e.铁三脚架 f.酒精灯
(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________,③______。
(3)提取碘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______)
A.酒精 B.苯 C.乙酸 D.食盐水
选择该试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使紫菜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须经过蒸馏,观察下面实验装置图改正其中的错误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进行上述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最后晶态碘在____里聚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25℃时,Ka(CH3COOH)=1.7×10-5。该温度下,用0.1mol/L的醋酸滴定10.00 mL0.1mol/L的碱MOH,滴定过程中加入醋酸的体积(V) 与溶液中lg[C(H+)/c(O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MOH的电离方程式为MOHM++OH-
B. a 点:V(CH3COOH)= 10.00mL
C. b点:c(CH3COO-)>c(H+ )>c(M+)>c(OH-)
D. 25℃,时,CH3COO-的水解平衡常数为(10/17)×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或性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NaClO是盐,具有强氧化性
B.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C.氯气能使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是因为HClO具有漂白性
D.干燥的氯气不具有漂白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I.新型高效的甲烷燃料电池采用铂为电极材料,两电极上分别通入CH4和O2,电解质为KOH溶液。某研究小组将两个甲烷燃料电池串联后作为电源,进行饱和氯化钠溶液电解实验,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烷燃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闭合开关K后,a、b电极上均有气体产生,其中b电极上得到的是________,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总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
(1)图中a极要连接电源的(填“正”或“负”)________极,C口流出的物质是________。
(2)b电极SO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
(3)电解过程中阴极区碱性明显增强,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F、Cl、Br、I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
B.被其他卤素单质从其卤化物中置换出来的可能性逐渐增大
C.单质的颜色逐渐加深
D.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下,三种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如下表。
物质 | Ag2CrO4 | AgCl | AgBr |
Ksp | 1.0×10-12 | 1.8×10-10 | 7.7×10-1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饱和AgCl溶液中通入少量HCl气体,溶液中c(Ag+)不变
B. 浓度均为1×10-6 molL﹣1的AgNO3、HBr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会生成AgBr沉淀
C. 常温下,以0.01 molL﹣1 AgNO3溶液滴定20mL0.01molL﹣1KCl和0.01molL﹣1K2CrO4的混合溶液,CrO42-先沉淀
D. 常温下,Ag2CrO4(s)+2Cl-(aq) 2AgCl(s)+CrO42-(aq)的平衡常数K=3.1×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