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图4-20所示,甲、乙两试管中各放一枚铁钉,甲试管中为NH4Cl溶液,乙试管为NaCl溶液。数天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甲中正极反应为_______,乙中正极反应为______。试管中残留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为:甲__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_______。

                                                                   图4-20

   

解析:该题在析氢腐蚀与吸氧腐蚀的基础上,综合气压原理、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增强了题目的综合性。NH4Cl溶液水解显酸性,甲试管中发生析氢腐蚀,生成氢气,气压增高,NaCl溶液呈中性,乙试管中发生吸氧腐蚀,氧气被消耗,气压降低,所以左侧导管中水柱下降,右侧导管中水柱上升。又由于甲试管中生成了摩尔质量小的氢气,乙试管中消耗了摩尔质量大的氧气,甲、乙两试管中残留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会减小。

答案:左侧导管中水柱下降,右侧导管中水柱上升2H++2e-====H2

2H2O+O2+4e-====4OH-  变小  变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10?平顶山模拟)如图所示,甲、乙之间的隔板K可以左右移动,甲中充入2molA和1molB,乙中充入2molC和1molHe,此时K停在0处.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2A(g)+B(g)2C(g),反应达到平衡后,恢复到反应发生前时的温度.
填写下列有关空白:
(1)根据隔板K滑动与否
(填“能”或“不能”)判断左右两边的反应是否达到平衡.
(2)达到平衡后,隔板K最终停留在0刻度左侧a处,则a的取值范围是
0~2
0~2

(3)到达平衡时,甲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
乙容器中A的物质的量(填“>”、“<”或“=”).
(4)若平衡时K停留在0刻度左侧1处,则活塞停留在0刻度右侧
B
B
(填序号).
A.右侧6处     B.右侧6~7处     C.右侧7处        D.右侧7~8处
(5)若上述(4)达平衡后,再将活塞向左推动至4处,则甲中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
A
(填序号).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0-201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理综)化学部分 题型:实验题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21的实验:

   (4)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5)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稀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的实验:
 
(4)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5)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某实验小组同学为了探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系列实验。

   【实验1】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装置如图20所示。

实验步骤:

①先连接好装置,检验气密性,加入试剂;

②加热A试管直到B中品红褪色,熄灭酒精灯;

③将Cu丝上提离开液面。

   (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熄灭酒精灯后,因为有导管D的存在,B中的液体不会倒吸,其原因是            

   (3)拆除装置前,不需打开胶塞,就可使装置中残留气体完全被吸收,应当采取的操作是   

   【实验2】实验中发现试管内除了产生白色固体外,在铜丝表面还产生黑色固体甲,其中可能含有氧化铜、硫化铜、硫化亚铜,以及被掩蔽的氧化亚铜。

查阅资料:

①氧化亚铜在酸性环境下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铜单质。在氧气流中煅烧,可以转化为氧化铜。

②硫化铜和硫化亚铜常温下都不溶于盐酸。在氧气流中煅烧,硫化铜和硫化亚铜都转化为氧化铜和二氧化硫。

为了研究甲的成分,该小组同学在收集到足够量的固体甲后,进行了如图21的实验:

   (4)②中检验滤渣是否洗涤干净的实验方法是             

   (5)③中在煅烧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下列对于固体甲的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填字母选项)         

    A.固体甲中,CuS和Cu2S不能同时存在

    B.固体甲中,CuO和Cu2O至少有一种

    C.固体甲中若没有Cu2O,则一定有Cu2S

    D.固体甲中若存在Cu2O,也可能有Cu2S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