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分)锌浮渣主要含Zn、ZnO、SiO2、Fe2+、Cd2+、Mn2+,工业上可通过控制条件逐一除去杂质以制备超细活性氧化锌,其工艺流程如下:

(1)锌浮渣利用硫酸浸出后,将滤渣1进行再次浸出,其目的是____。

(2)净化1是为了将Mn2+转化为MnO2而除去,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3)90℃时,净化2溶液中残留铁的浓度受pH影响如右图所示。pH较小时,虽有利于Fe2+转化为Fe3+,但残留铁的浓度仍高于pH为3~4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渣3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填化学式)。

(5)碳化在50℃进行,“前驱体”的化学式为ZnCO3·2Zn(OH)2·H2O,写出碳化过程生成“前驱体”的化学方程式:____;碳化时所用NH4HCO3的实际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1倍,其原因一是为了使Zn2+充分沉淀,二是____________。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齐鲁名校教科研协作体19所名校高三第二次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铅蓄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负极质量减小,正极质量增加

B.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C.铜锌原电池工作时,电子沿外电路从铜电极流向锌电极

D.新制饱和氯水在光照下有气泡产生,其主要成分是氯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安徽省“江淮十校”高三4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工业磷酸一铵(NH4 H2PO4)是一种很好的阻燃、灭火剂,广泛用于木材、纸张、织物的阻燃,纤维加工和染料工业的分散剂等。下图是实验室用磷矿石(主要成分Ca5F(PO4)3及制H2SO4的废气,模拟 工业湿法制备磷酸并用于制备干燥磷酸一铵的工艺流程:

已知:磷酸二氢盐的溶解性类似于硝酸盐,磷酸一氢盐和磷酸正盐的溶解性类似于碳酸盐。

(1)将下列物质加入气体Y的水溶液中,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填编号)。

A.SiO2 B.稀盐酸 C.NaOH溶液 D.Na2 SiO3溶液

(2)写出溶液x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3)操作l用到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

(4)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_____、过滤、______

(5)通人NH3时,要控制到合适的pH,理由是_________

(6)为测量产品中磷酸一铵的纯度,进行下列实验:称取6.0 g样品,将样品用足量的水溶解后,滴加过量的Ba(OH)2溶液(假设其它杂质不与Ba(OH)2反应);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固体的质量为15.0 g.试计算样品的纯度(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宁夏银川市、石嘴山市高三四月联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12分)【选做题】本题包括A、B两小题,请选定其中一小题作答。若多做,则按A小题评分。

A.【物质结构与性质】

我国从国外进口某原料经测定主要含有A、B、C、D、E五种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元素A、B、C、D、E的原子结构等信息如下:

元素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A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B

原子核外有三种不同的能级且各个能级所填充的电子数相同

C

最外层p轨道半充满

D

位于短周期,其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

E

位于ds区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A的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A、B、C、D、E所对应的元素符号作答):

(1)B、C、D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为______________。

(2)E的二价离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3)A2B2D4常用作除锈剂,该分子中B的杂化方式为____________;1 mol A2B2D4分子中含有σ键数目为____________。

(4)与化合物BD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化学式为__________(任写一种)。

(5)B2A6、C2A4分子中均含有18个电子,它们的沸点相差较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6)BD2在高温高压下所形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一个该晶胞中含________个D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雷美替胺是首个没有列为特殊管制的非成瘾失眠症治疗药物,合成该有机物过程中涉及如下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溴水区分化合物Ⅱ和化合物Ⅲ

B.化合物Ⅰ、Ⅱ、Ⅲ均能与NaHCO3溶液发生反应

C.1 mol化合物Ⅰ最多能与3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与化合物Ⅰ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含有2个醛基的芳香族化合物有10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泰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常用铁罐车运输浓硝酸

B.SO2有漂白性,常用来漂白纸浆

C.硅酸钠溶液呈碱性,常用作木材的防火剂

D.Al具有良好延展性和抗腐蚀性,常用铝箔包装物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南通、扬州、连云港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图像能直观地反映有关物理量的变化及规律,下列各图像与描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SO2氧化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

B.图2表示0.1 mol MgCl2·6H2O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时固体质量随时间的变化

C.图3表示分别稀释10 mL pH=2的盐酸和醋酸时溶液pH的变化,图中b>100

D.图4表示平衡2NO2(g)N2O4(g)在t1时迅速将体积缩小后c(N2O4)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已知A— + H2B(过量)= HA + HB—,则结合H+的能力:HB—<A—<B2—

B.在25℃时,将cmol/L的醋酸溶液与0.02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a=2×10-9/(c-0.02)

C.若将CO2 通入0.1 mol/LNaOH溶液中至溶液中性,则溶液中2 c(CO32ˉ)+ c(HCO3ˉ)= 0.1 mol/L

D.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pH=3硫酸和pH=11一元碱BOH溶液混合,所得溶液可能为中性也可能为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