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乙二酸(HOOC-COOH,可简写为H2C2O4)俗称草酸,易溶于水,属于二元中强酸.为探究草酸的部分化学性质,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C2O4=HC2O4-+CO2↑+H2O.此实验说明乙二酸有酸性,其酸性比碳酸强.
Ⅱ.取某浓度的乙二酸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滴加0.100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①该滴定过程中不需要(填“需要”或“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②滴至20.00mL时,溶液恰好变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则此乙二酸的浓度为0.2000mol/L,此实验说明乙二酸具有还原性(填“氧化性”、“还原性”或“酸性”).
Ⅲ.该小组同学将2.52g草酸晶体(H2C2O4•2H2O)加入到100mL 0.2mol•L-1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后溶液呈酸性,其原因是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用文字简单表述).

分析 Ⅰ.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乙二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乙二酸的酸性比碳酸强,由于乙二酸过量,故生成NaHC2O4
Ⅱ.①高锰酸钾本身有颜色,可利用KMnO4溶液自身的颜色作为指示剂判断滴定终点时,再滴加KMnO4溶液时,溶液将由无色变为紫红色,故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②依据5H2C2O4 +2MnO4-+6H+=10CO2↑+2Mn2++8H2O计算乙二酸的浓度,乙二酸具有还原性;
Ⅲ.根据反应物的量判断生成物,根据生成物的性质来分析溶液呈酸性的原因,两者正好1:1反应生成NaHC2O4,溶液显酸性说明HC2O4-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

解答 解:Ⅰ.向盛有1mL饱和NaHC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乙二酸溶液,观察到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乙二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乙二酸有酸性,其酸性比碳酸强,由于乙二酸过量,故生成NaHC2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H2C2O4=HC2O4-+CO2↑+H2O,
故答案为:HCO3-+H2C2O4=HC2O4-+CO2↑+H2O;有酸性,其酸性比碳酸强;
Ⅱ.①原乙二酸溶液无色,而KMnO4为紫红色,滴定终点时,当滴入最后一滴高锰酸钾溶液,锥形瓶内的颜色由无色变成紫红色,且半分钟不变化,证明达到终点,所以不需要另加指示剂,
故答案为:不需要;
 ②乙二酸(H2C2O4)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乙二酸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高锰酸钾被还原成锰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6H++2MnO4-+5H2C2O4═2Mn2++10CO2↑+8H2O,滴加0.100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至20.00mL时,溶液恰好变色,则25.00mL溶液中含H2C2O4的物质的量为:0.1mol/L×20.00mL×$\frac{5}{2}$,此乙二酸的浓度为$\frac{0.1mol/L×20.00mL}{25.00mL}$×$\frac{5}{2}$=0.2mol/L,高锰酸钾中锰的化合价降低,乙二酸中碳的化合价升高,所以乙二酸具有还原性,
故答案为:0.2000; 还原性;
Ⅲ.2.52g草酸晶体的物质的量=$\frac{2.52g}{126g/mol}$=0.02mol,100mL 0.2mol/L的NaOH溶液中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100mL×10-3L/mL×0.2mol/L=0.02mol;
所以反应生成NaHC2O4,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故答案为:反应所得溶液为NaHC2O4溶液,由于HC2O4-的电离程度比水解程度大,导致溶液中c(H+)>c(OH-),所以溶液呈酸性.

点评 本题考查溶液的配制、乙二酸的性质,溶液配制关键清楚溶液配制的原理,理解实验原理,掌握氧化还原滴定原理与应用是解题的关键,是对知识的综合运用,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5.某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做了两次实验,不可思议地用原电池完成总反应:H++OH-=H2O
实验①:向甲池的Pt电极表面通氢气,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乙池的Pt电极表面出现气泡.
实验②:向乙池的Pt电极表面通入另一气体,发现电流计指针也发生了偏转,且偏转方向与实验①相同,同时甲池的Pt电极表面也出现气泡.

(1)实验①,甲池通氢气的Pt电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2H2-4e-+4OH-=2H2O.
(2)实验②中乙池中通入气体为O2,甲池电解质溶液为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6.某同学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将铜粉与硫粉混合均匀加热以制取CuS
B.将铜丝插入浓硫酸中并加热,反应后再加水以观察CuSO4溶液的颜色
C.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充分灼烧以制取CuO
D.向淀粉溶液中加入适量稀硫酸微热,再加少量新制Cu(OH)2并加热,产生砖红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25℃时,AgCl的溶度积Ksp=1.8×10-1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饱和AgCl水溶液中加入盐酸,Ksp值变大
B.AgNO3溶液与NaCl溶液混合后的溶液中,一定有c(Ag+)=c(Cl-
C.温度一定时,当溶液中c(Ag+)×c(Cl-)=Ksp时,此溶液中必有AgCl的沉淀析出
D.将AgCl加入到较浓的KI溶液中,AgCl能转化为AgI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某烧碱样品中含有少量不与酸作用的可溶性杂质,为了测定其纯度,进行以下滴定操作:
A.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成250mL烧碱溶液;
B.用碱式滴定管移取25mL烧碱溶液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甲基橙作指示剂;
C.在天平上准确称取烧碱样品mg,在烧杯中加蒸馏水溶解;
D.将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标准H2SO4溶液装入酸式滴定管,调整液面,记下开始刻度为V1mL;
E.在锥形瓶下垫一张白纸,滴定到终点,记录终点刻度为V2mL.
回答下列问题:
(1)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用字母填写)C→A→B→D→E.
(2)操作D中液面应调整到“0”刻度以下.
(3)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当滴入最后一滴H2SO4溶液,锥形瓶内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并且半分钟内不褪色.
(4)该烧碱样品的纯度计算式是$\frac{0.8c({V}_{2}-{V}_{1})}{m}$×100%.
(5)下列各操作(其他操作均正确)中,将导致测定结果偏高的是②④(填写序号).
①操作B中的碱式滴定管只用蒸馏水洗未用所盛烧碱溶液润洗.
②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直接装入标准H2SO4溶液.
③滴定时,锥形瓶摇动太剧烈,有少量液体溅出.
④滴定到终点时,滴定管尖嘴部分悬有液滴.
⑤酸式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氯酸钠(NaClO3)是无机盐工业的重要产品之一.
(1)工业上制取氯酸钠采用在热的石灰乳中通入氯气,然后结晶除去氯化钙后,再加入适量的Na2CO3(填试剂化学式),过滤后即可得到.
(2)实验室制取氯酸钠可通过如下反应:
3C12+6NaOH$\frac{\underline{\;\;△\;\;}}{\;}$5NaC1+NaC1O3+3H2O
先往-5℃的NaOH溶液中通入适量C12,然后将溶液加热,溶液中主要阴离子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如图表1所示,图中C表示的离子是ClO-.(填离子符号)
图表(3)某企业采用无隔膜电解饱和食盐水法生产氯酸钠.则阳极反应式为:Cl--6e-+6OH-=C1O3-+3H2O.
(4)样品中C1O3-的含量可用滴定法进行测定,步骤如下:
步骤1:准确称取样品ag(约2.20g),经溶解、定容等步骤准确配制1000mL溶液.
步骤2:从上述容量瓶中取出10.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准确加入25mL 1.000mol/L (NH42Fe(SO42溶液(过量),再加入75mL硫酸和磷酸配成的混酸,静置10min.
步骤3:再在锥形瓶中加入100mL蒸馏水及某种指示剂,用0.0200mol/L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的体积.
步骤4:为精确测定样品中C1O3-的质量分数,重复上述步骤2、3操作2-3次.
步骤5:数据处理与计算.
①步骤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Cl-+6Fe3++3H2O;
静置10min的目的是使溶液中C1O3-与Fe2+反应充分完全.
②步骤3中K2Cr2O7标准溶液应盛放在酸式滴定管(填仪器名称)中.
③用0.0200mol/L 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的目的是计算步骤②消耗的(NH42Fe(SO42的量.
④在上述操作无误的情况下,所测定的结果偏高,其可能的原因是溶液中的Fe2+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滴定由NaOH固体配成的溶液时,下列操作会使滴定结果偏低的是(  )
A.NaOH固体称量时间过长B.盛放标准盐酸的滴定管用碱液润洗
C.用酚酞作指示剂D.固体NaOH中含有Na2O杂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电解制金属锰的阳极泥中主要含有MnO2,MnO等.利用该阳极泥生产MnO2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①部分物质的溶解性或Ksp如表:
物质MnSO4Mn(OH)2MnO2
溶解性或Ksp易溶1.9×10-13难溶
②Na2MnO4,在pH≤7的环境中,易歧化为MnO2和高锰酸钾.
回答下列问题:
(1)电解MnSO4溶液时,阴极为Mn2+得电子被还原为金属Mn,阳极反应式为2H2O-4e-=O2↑+4H+
电解过程中溶液的pH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需要控制电解液的pH≈6.8,原因是pH过高,Mn2+生成Mn(OH)2,pH过低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
(2)步骤①中+2价Mn和+4价Mn均被氧化为Na2MnO4,写出该步骤中+2价Mn反应的化学方程式:MnO+2NaOH+O2$\frac{\underline{\;煅烧\;}}{\;}$Na2MnO4+H2O.
(3)步骤②一④均采用pH≈10的环境,目的是提高产品中Mn的转化率.
(4)步骤④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氧化产物的化学式为CO2.该反应中除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另外一种生成物的化学式为NaOH.
(5)步骤⑥为烘干操作,所用的烘干设备可能是BD(填字母).
A.鼓风机         B.烘干机         C.压榨机         D.红外烘箱
(6)产率与步骤①煅烧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

步骤①最好选用的煅烧温度约为B°C(填字母).
A.340            B.460          C.490           D.55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速凝于一体的新型多功能水处理剂.其生产流程如图1:

(1)配制KOH溶液时,是在每100mL水中溶解61.6g KOH固体(该溶液的密度为1.47g/mL),它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0mol/L.
(2)在溶液I中加入KOH固体的目的是AC(填编号).
A.与溶液I中过量的Cl2继续反应,生成更多的KClO
B.KOH固体溶解时会放出较多的热量,有利于提高反应速率
C.为下一步反应提供碱性的环境
D.使副产物KClO3转化为 KClO
(3)每制得59.4克K2FeO4,理论上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为0.45mol.从溶液II中分离出K2FeO4后,还得到副产品KNO3、KCl,写出③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3ClO-+10OH-=2FeO42-+3Cl-+5H2O.
(4)高铁酸钾(K2FeO4)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FeO42-+20 H+=4Fe3++3O2↑+10H2O.
(5)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制备K2FeO4较好的方法为电解法,其装置如图2所示.电解过程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8OH--6e-═FeO4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