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某品牌糖衣片补血剂,除去糖衣后显淡蓝绿色,主要成分是硫酸亚铁,不含其它铁的化合物.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测定该补血剂中硫酸亚铁的含量进行了以下探究:

请回答下列问题:
Ⅰ(1)实验时用18mol•L-1的浓硫酸,配制100mL 1mol•L-1H2SO4溶液,所需浓硫酸的体积为5.4mL.(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下列操作中,容量瓶所具备的功能有A   (填序号).
A.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B.长期贮存溶液
C.用来溶解固体溶质               D.常用来代替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3)在下列配制过程示意图中,有错误的是(填写序号)①④.

(4)下列说法正确的AC
A.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以减少误差
B.某同学将浓硫酸稀释后未冷却至室温便将溶液转移至容量瓶,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C.定容时仰视观察,所配溶液浓度会偏低
D.容量瓶使用前先要检查是否漏液,具体操作是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倒置不漏液即可
Ⅱ(1)步骤②加入过量H2O2的反应原理为:Fe2++H2O2+H+-Fe3++H2O(未配平),则加入H2O2的目的是:把亚铁离子全部氧化成铁离子.
(2)写出步骤③中生成红褐色物质的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
(3)从红褐色的悬浊液到最后的称量,其过程中所需的基本操作为:
a.过滤,b.洗涤,c.灼烧,d.冷却
(4)若称得固体的质量为ag,则每片补血剂中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0.19ag.
Ⅲ.已知人体不能很好地吸收利用Fe3+,科学研究表明服用含硫酸亚铁的补血剂时,同时服用维生素C,以利于铁元素的吸收.试分析维生素C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作还原剂,防止Fe2+被氧化.

分析 Ⅰ.(1)根据浓硫酸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2)容量瓶是配制一定体积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的定容仪器;
(3)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读数时应平视;
(4)根据公式c=$\frac{n}{V}$,可以根据影响n和V的因素来分析回答;
Ⅱ.由流程图可知,该实验原理为:将药品中的Fe2+形成溶液,将Fe2+氧化为Fe3+,使Fe3+转化为氢氧化铁沉淀,再转化为氧化铁,通过测定氧化铁的质量,计算补血剂中铁元素的含量.
(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酸性条件下能将Fe2+全部氧化为Fe3+,由流程图可知,加入H2O2是将Fe2+氧化为Fe3+
(2)三价铁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
(3)由氢氧化铁悬浊液最终转化为氧化铁,需要过滤、洗涤的氢氧化铁,然后灼烧生成氧化铁,冷却后称量氧化铁的质量;
(4)根据铁元素守恒可知ag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10片补血剂中铁的质量,据此计算;
Ⅲ.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有利于人体吸收.

解答 解:Ⅰ.(1)浓硫酸在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设所需浓硫酸最小体积为V,则100mL×10-3×1mol/L=18.4mol/L×V,解得V=5.4mL,故答案为:5.4 mL;
(2)容量瓶作为精密仪器不可用于储存和溶解,也不能测量除其规格以外容积的液体体积,故答案为:A;
(3)稀释浓硫酸时是将浓硫酸沿器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读数时应平视,不能仰视和俯视,故答案为:①④;
(4)A.洗涤烧杯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否则浓度偏小,故A正确;
B.未冷却体积偏小,浓度偏大,故B错误;
C.定容时仰视,体积偏大,浓度偏小,故C正确;
D.在瓶中放水到标线附近,塞紧瓶塞,使其倒立2min,用干滤纸片沿瓶口缝处检查,看有无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试验这个方向有无渗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C;
Ⅱ.(1)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酸性条件下能将Fe2+全部氧化为Fe3+,故答案为:把亚铁离子全部氧化成铁离子;
(2)三价铁离子与氢氧根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3++3OH-=Fe(OH)3↓,故答案为:Fe3++3OH-=Fe(OH)3↓;
(3)由氢氧化铁悬浊液最终转化为氧化铁,需要过滤、洗涤的氢氧化铁,然后灼烧生成氧化铁,冷却后称量氧化铁的质量,故答案为:过滤;
(4)ag氧化铁中铁元素的质量即为10片补血剂中铁的质量,所以每片补血剂含铁元素的质量$\frac{ag×\frac{112}{160}}{10}$=0.07ag,含硫酸亚铁的质量为$\frac{\frac{0.07ag}{56}}{152}$=0.19ag,故答案为:0.19ag;
Ⅲ.维生素C有还原性,能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铁离子还原成亚铁离子,有利于人体吸收,故答案为:作还原剂;防止Fe2+被氧化.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的理解、化学计算等,难度中等,清楚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与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已知乳酸是酸性比碳酸强的弱酸,其结构简式为.问:
(1)写出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乳酸与少量小苏打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H2CH(OH)COOH+HCO3-→CH2CH(OH)COO-+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关于氯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无色无味B.有毒C.密度比空气大D.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某温度下,相同体积、相同pH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pH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变化曲线
B.a点Kw的数值比c点Kw的数值大
C.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D.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下列三个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K1、K2、K3)与温度的关系分别如表所示
化学反应平衡常数温度
973K1173K
①Fe(s)+CO2(g)?FeO(s)+CO(g)K11.472.15
②Fe(s)+H2O(g)?FeO(s)+H2(g)K22.381.67
③CO(g)+H2O(g)?CO2(g)+H2(g)K3
请回答:(1)反应 ②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2)根据反应 ①与 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则K3=$\frac{K{\;}_{2}}{K{\;}_{1}}$(用K1、K2表示).
(3)反应 ③能进行的主要原因是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反应 ①达到平衡时再加入少量铁粉,平衡将不移动(填“正向移动”、“不移动”或“逆向移动”);铁的转化率将减小(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5)要使反应 ③在一定条件下建立的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可采取的措施有BD.
A.缩小反应容器的容积       B.升高温度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D.设法减少平衡体系中的CO的浓度
(6)若反应 ③的逆反应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可见反应在t1、t3、t7时都达到了平衡,而t2、t8时都改变了一种条件,试判断改变的是什么条件:t2时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t8时增大压强或使用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离子的检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
A.向待测液里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则待测液中肯定含有Fe3+
B.向待测液里加入BaCl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过量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则表明待测液中肯定含有SO42-
C.向待测液里加入过量硝酸无现象,再加入硝酸银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表明待测液中肯定不含Cl-
D.向待测液里加入CaCl2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表明待测液中肯定含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在两支分别盛有Al(OH)3的试管中,向其中一支中滴加足量盐酸,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溶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向另一支滴加足量NaOH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沉淀溶解,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OH-═AlO2-+2H2O.由此说明Al(OH)3是一种两性氢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
A.Cl2通入NaOH溶液中  Cl2+2OH-═Cl-+ClO-+H2O
B.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反应  FeS+2H+═Fe2++H2S↑
C.硫酸铵和氢氧化钡溶液  Ba2++SO42-═BaSO4
D.氢氧化钡与稀硫酸反应  Ba2++SO42-+2H++2OH-═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已知:
①H2(g)+$\frac{1}{2}$O2(g)═H2O(g)△H1=akJ/mol
②2H2(g)+O2(g)═2H2O(g)△H2=bkJ/mol
③H2(g)+$\frac{1}{2}$O2(g)═H2O(1)△H3=ckJ/mol
④2H2(g)+O2(g)═2H2O(1)△H4=dkJ/mol.
A.a<c<0B.b>d>0C.2a=b<0D.2c=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