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序号 | t/min c/(mol•L-1) 温度/℃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60 |
1 | 800 | 1.0 | 0.80 | 0.67 | 0.50 | 0.50 | 0.50 | 0.50 |
2 | 800 | c2 | 0.60 | 0.50 | 0.50 | 0.50 | 0.50 | 0.50 |
3 | 800 | c3 | 0.92 | 0.75 | 0.63 | 0.60 | 0.60 | 0.60 |
4 | 820 | 1.0 | 0.40 | 0.25 | 0.20 | 0.20 | 0.20 | 0.20 |
分析 (1)根据v=$\frac{△c}{△t}$计算10~20min时间内A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
(2)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B、D起始浓度为0,所以两组实验中A的起始浓度相同为1.0mol•L-1 ;
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但达平衡时实验2的时间较短,所以只能是加入催化剂;
(3)实验1、3比较,温度相同,10min-20min时,实验3的浓度减少量都大于实验1的,所以实验3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1;
实验1、3 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计算实验1中平衡时各组分浓度,根据K=$\frac{c(B)×c(D)}{{c}^{2}(A)}$计算平衡常数,用c3表示出平衡时各组分浓度,再利用平衡常数列方程计算;
(4)均在30min到达平衡,相同时间内浓度变化量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解答 解:(1)实验①10~20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A)=$\frac{(0.8-0.67)mol/L}{20min-10min}$=0.013mol/(L•min),
故答案为:0.013;
(2)实验1、2,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B、D起始浓度为0,所以两组实验中A的起始浓度相同为1.0mol•L-1 ;
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但达平衡时2组的时间较短,所以只能是使用催化剂;
故答案为:1.0;使用催化剂;
(3)实验1、3比较,温度相同,10min-20min时,实验3的浓度减少量都大于实验1的,所以实验3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1的,即v3>v1;
实验1在3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
2A(g)?B(g)+D(g)
起始(mol•L-1):1.0 0 0
反应(mol•L-1):0.50 0.25 0.25
平衡(mol•L-1):0.50 0.25 0.25
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frac{0.25×0.25}{0.{5}^{2}}$=0.25,
实验3的温度与实验1的温度相同,温度不变,平衡常数相同,
2A(g)?B(g)+D(g)
起始(mol•L-1):C3 0 0
反应(mol•L-1):0.6 0.30 0.30
平衡(mol•L-1):c3-0.60 0.30 0.30
则K=$\frac{0.3×0.3}{({c}_{3}-0.6)^{2}}$=0.25,解得:c3=1.2,故c3>1.0mol/L,
故答案为:>;>;
(4)均在30min到达平衡,相同时间内,实验1中A的浓度变化量为(1-0.5)mol/L=0.5mol/L,实验4中A的浓度变化量为(1-0.2)mol/L=0.8mol/L,实验4的反应速率更快,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故答案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计算与影响因素、反应速率计算、平衡常数应用等,侧重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l(OH)3可以用来做胃酸中和剂 | |
B. | 铝与任何酸、碱都能反应放出氢气 | |
C. | 不宜用铝制品来蒸煮酸性或碱性食物 | |
D. | Al2O3可以用来制造耐火坩埚、耐火管等实验仪器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Fe2+ | B. | I- | C. | Cl- | D. | Mn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弱酸化学式 | HSCN | CH3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平衡常数 | 1.3×10-1 | 1.8×10-5 | 4.9×10-10 | K1=4.3×10-7 K2=5.6×10-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废旧电池必须进行集中处理的主要原因是回收其中的碳电极 | |
B. | 钠、镁等金属着火,可用CO2灭火 | |
C. | “雨后彩虹”和“海市蜃楼”现象的出现与胶体的性质有关 | |
D. | “加碘食盐”“含氟牙膏”“富硒营养品”“高钙牛奶”“加铁酱油”等等,这里的碘、氟、硒指的是分子,钙、铁则分别是钙离子和铁离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