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氯化铁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配制氯化铁溶液时滴加少量盐酸的作用是抑制氯化铁的水解;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其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H2O+CO2↑,同时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原因是CaCO3与上述水解平衡中的H+反应,使c(H+)减小,引起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导致Fe(OH)3增多,形成红褐色沉淀,若将氯化铁溶液蒸干后灼烧则得Fe2O3.(填化学式)

分析 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配制氯化铁溶液时滴加少量盐酸的作用是抑制氯化铁的水解;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碳酸钙粉末和氯化铁的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反应,使c(H+)减小,引起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导致Fe(OH)3增多,形成红褐色沉淀;因氯化氢易挥发,所以把FeCl3 溶液蒸干后得氢氧化铁沉淀,再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Fe2O3

解答 解:FeCl3为强酸弱碱盐,Fe3+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水解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
在配制FeCl3的溶液时,滴加少量盐酸,防止Fe3+水解;
若向氯化铁溶液中加入碳酸钙粉末,发现碳酸钙逐渐逐渐溶解,并产生无色气体,是由于FeCl3为强酸弱碱盐,Fe3+离子水解使溶液呈酸性,CaCO3与水解平衡中的H+反应CaCO3+2H+=Ca2++H2O+CO2↑,使c(H+)减小,引起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导致Fe(OH)3增多,形成红褐色沉淀;
FeCl3为强酸弱碱盐,水解生成Fe(OH)3和盐酸,盐酸易挥发,FeCl3溶液在加热时促进Fe3+的水解,水解后生成Fe(OH)3,加热分解生成Fe2O3
故答案为:Fe3++3H2O?Fe(OH)3 +3H+;抑制氯化铁的水解;CaCO3+2H+=Ca2++H2O+CO2↑;CaCO3与上述水解平衡中的H+反应,使c(H+)减小,引起水解平衡向右移动,导致Fe(OH)3增多,形成红褐色沉淀;Fe2O3

点评 本题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注意盐类水解的原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0.1mol/LCH3COOH溶液中:c(CH3COO-)+c(CH3COOH)=0.1mol/L
B.Na2S溶液中:c(OH-)=c(H+)+c(HS-)+2c(H2S)
C.配制FeCl3溶液,应加少量盐酸
D.将Al2(SO43溶液蒸干,灼烧得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当容器A中的反应开始后,若分别进行下列操作,请回答有关问题:
(1)若弹簧夹C打开,B容器中的现象是容器B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2)若关闭弹簧夹C一会儿,容器A中的反应还在进行时,B容器中的现象是容器A中溶液进入容器B,有白色沉淀生成,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B容器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①2NaOH+FeSO4═Fe(OH)2↓+Na2SO4,②4Fe(OH)2+O2+2H2O═4Fe(OH)3
(3)若先打开弹簧夹C一段时间,容器A中的反应还在进行时,再关闭弹簧夹C一会儿,B容器中的现象是开始时容器B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弹簧夹C关闭后容器A中溶液进入容器B,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物质不是常见的室内污染物是(  )
A.甲苯B.甲醛C.NO2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当温度不变时,恒容的容器中进行反应2A?B,若反应物的浓度由0.1mol•L-1降到0.06mol•L-1需20秒,那么由0.06mol•L-1降到0.036mol•L-1,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等于10秒B.等于12秒C.大于12秒D.小于12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方法可以证明2HI(g)??H2(g)+I2(g)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H2的同时生成n mol HI
②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③百分组成w(HI)=w(I2)    
④反应速率v(H2)=v(I2)=v(HI)/2
⑤c(HI):c(H2):c(I2)=2:1:1
⑥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某一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
⑦温度和体积一定时,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⑧条件一定,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⑨温度和体积一定时,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⑩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②⑥⑨B.①②③④C.⑥⑦⑧⑨D.③④⑤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与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铁表而镀铜可以增强其抗腐蚀性
B.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xHy):CxHy+(x+$\frac{y}{4}$)O2$→_{高温}^{催化剂}$xCO2+$\frac{y}{2}$H2O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是造成雾霾天气的一种重要因素
D.废旧电池中含有的重金属离子对水和土壤会造成污染,因而不能随意丢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砖瓦是用含铁等元素的黏土隔绝空气烧制而成的.当烧窑作业临近结束时,若用淋水的办法来降低温度,窑内处于还原性气氛,则砖呈青色,称青砖.若用捅开窑顶自然冷却的办法,则砖呈红色,称红砖.由此判断砖块中的成分,错误的是(  )
A.砖块中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
B.青砖中的铁元素主要以氢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
C.红砖中的铁元素主要以氧化铁的形式存在
D.青砖中的铁元素主要以氧化亚铁的形式存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准确移取25.00mL某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于一洁净锥形瓶中,然后用0.20mol/L的盐酸溶液滴定(指示剂为甲基橙),滴定结果如下:
HCl溶液起始读数HCl溶液终点读数
第一次2.15mL
第二次3.10mL21.85mL
第三次4.20mL22.95mL
(1)其中第一次滴定达到终点时,滴定管中的液面如上图所示,其正确的读数是22.40mL.
(2)排去酸式滴定管中气泡的具体操作是将酸式滴定管稍稍倾斜,迅速打开活塞,气泡随溶液的流出而被排出;.
(3)根据以上数据可计算出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5mol/L.(精确到0.01)
(4)滴定到终点时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是由黄色变为橙色.
(5)下列操作会导致待测NaOH溶液浓度偏高的是AC(填序号).
A.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后未用标准酸液润洗,直接装入标准酸液
B.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滴定后俯视
C.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后气泡消失
D.滴定到终点附近时,用少量蒸馏水冲洗锥形瓶内壁上沾附的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