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氯化镁溶液的密度为1.18 g·cm―3,其中镁离子的质量分数为5.1%,300 mL该溶液中Cl―离子的物质的量约等于( )
A.0.37 mol B.0.63 mol C.0.74 mol D.1.5 mol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A、B、C、D和Cu五种金属片,将其分别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硫酸中(如下图),每次实验时,通过灵敏电流计测出电子流动方向如下:
实验分组 | 所用金属 | 电子流向 |
① | A、Cu | A→Cu |
② | C、D | D→C |
③ | A、C | C→A |
④ | B、Cu | Cu→B |
⑤ | …… | …… |
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五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①中,Cu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②中,溶液中H+向金属片________移动;
(4)在④中,两金属片上均无气泡放出。此时两金属片上的电极反应式分别为:
Cu: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实验⑤用B、D,则导线中电流方向为:_________(填B→D或D→B);
(6)已知反应:Cu+2Fe3+==Cu2++2Fe2+。请用下列试剂和材料,用上图所示装置,将此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检验正极产物。
试剂:CuCl2溶液、FeCl3溶液、FeCl2溶液、KSCN溶液、K3[Fe(CN)6]溶液、双氧水、NaOH溶液
材料:Cu片、Fe片、石墨棒
a、设计电池应选用的试剂和材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检验正极产物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12.8gMg、Al、Fe组成的合金溶于足量的NaOH溶液中,可产生0.3mol气体。另取等质量合金溶于过量稀硝酸中,生成NO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恰好使Mg2+、Al3+、Fe3+完全转化为沉淀,其质量为38.3g,则上述反应中生成NO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
A. 11.2L B. 33.6L C. 22.4L D.6.72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 mol·L-1,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25℃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 mol·L-1
B.此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C.20℃时,密度小于1.174 g·cm-3的KCl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密度一定大于1.174 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用化学方法测量一个不规则容器的体积。把35.1 g NaCl放入500 mL的烧杯中,加入150 mL蒸馏水。待NaCl完全溶解后,将溶液全部转移到容器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完全充满容器。从中取出溶液100 mL,该溶液恰好与20 mL 0.100 mol·L-1 AgNO3溶液完全反应。试计算该容器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甲、乙、丙、丁是中学常见的物质,其中甲、乙、丙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丁为用量最大,用途最广的金属单质,乙的溶液一定为FeCl3
B.若通常情况下甲、乙、丙、丁都是气体,且乙和丁为空气的主要成分,
则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4NO+6H2O
C.若甲、乙、丙的溶液显碱性,丙可作为医疗上治疗胃酸过多症的药剂,将等物质的
量的乙和丙溶于水形成混合溶液,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c(Na+)>c(HCO3-)>c(CO32-)>c(OH-)> c(H+)
D.若丁为化合物,且为氯碱工业的重要产品,则甲一定为含Al3+的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物质检验的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及现象 | 实验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2滴含[Fe(CN)6]3-溶液,出现蓝色沉淀。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C | 某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 该气体是NH3 |
D | 将少量某有机物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中,充分振荡,未见砖红色沉淀生成 | 该有机物不含醛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