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4.K3[Fe(C2O43]•3H2O〔三草酸合铁(Ⅲ)酸钾晶体〕是制备负载型活性铁催化剂的主要原料,也是一些有机反应很好的催化剂.图1是在实验室制备K3[Fe(C2O43]•3H2O的流程: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Ⅰ中加入稀硫酸的目的是抑制Fe2+水解.步骤Ⅱ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一可逆过程,其离子方程式为Fe2++H2C2O4?FeC2O4↓+2H+.常温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4.4[已知常温下:Ka1(H2C2O4)=5.6×10-2、Ka2(H2C2O4)=5.4×10-5、Ksp(FeC2O4)=2.1×10-7]
(2)下列试剂均可将FeC2O4氧化为K3[Fe(C2O43],最适宜作为“试剂a”的是c(填序号)
a.氯水b.酸性KMnO4溶液c. H2O2溶液d.稀硝酸
(3)使用托盘天平称量制得的K3[Fe(C2O43]•3H2O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内砝码的总质量为20g.游码示数如图2所示,则制得晶体的质量为21.9g,该实验中K3[Fe(C2O43]•3H2O的产率为44.6%.(已知:K3[Fe(C2O43]•3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1,FeSO4•7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8)

(4)某研究小组将K3[Fe(C2O43〕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后,利用图3所示装置(可重复使用)确认所得含碳元素的气体产物为CO和CO2.按气流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的连接顺序为DCDBAD(填装置序号);确认气体产物中含CO的现象为A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分析 制备K3[Fe(C2O43]•3H2O的流程:硫酸亚铁加入稀硫酸抑制Fe2+水解,硫酸亚铁与草酸反应生成草酸亚铁沉淀,用过氧化氢将草酸亚铁氧化为K3[Fe(C2O43],加入草酸溶液煮沸后,一定条件下结晶得到K3[Fe(C2O43]•3H2O晶体.
(1)亚铁离子在水溶液中水解,加入稀硫酸抑制水解;步骤Ⅱ中发生(NH42Fe(SO42•6H2O+H2C2O4═FeC2O4↓+(NH42SO4+H2SO4+6H2O,本质为亚铁离子和草酸生成草酸亚铁的沉淀,根据其离子反应方程式结合Ka1(H2C2O4)=5.6×10-2、Ka2(H2C2O4)=5.4×10-5、Ksp(FeC2O4)=2.1×10-7]书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双氧水为绿色氧化剂,反应后煮沸即可过量的双氧水;
(3)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的总质量与游码所对刻度之和.根据铁原子守恒计算出理论K3[Fe(C2O43]•3H2O质量,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
(4)先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多余的二氧化碳用NaOH溶液吸收,再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吸收完全,然后干燥,剩余的气体通过灼热的CuO,最后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产物.

解答 解:(1)步骤Ⅰ中:亚铁离子在水溶液中水解:Fe2++2H2O?Fe(OH)2+2H+,溶解的过程中要加入几滴稀硫酸,目的是抑制Fe2+水解,步骤Ⅱ中发生(NH42Fe(SO42•6H2O+H2C2O4═FeC2O4↓+(NH42SO4+H2SO4+6H2O,本质为亚铁离子和草酸生成草酸亚铁的沉淀,所以离子反应为:Fe2++H2C2O4?FeC2O4↓+2H+,化学平衡常数为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乘积的比值,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frac{{c}^{2}({H}^{+})}{c(F{e}^{2+})×c({H}_{2}{C}_{2}{O}_{4})}$=$\frac{{K}_{a1}×{K}_{a2}}{{K}_{sp}}$=$\frac{5.6×1{0}^{-2}×5.4×1{0}^{-5}}{2.1×1{0}^{-7}}$=14.4;
故答案为:抑制Fe2+水解;Fe2++H2C2O4?FeC2O4↓+2H+;14.4;
(2)将FeC2O4氧化为K3[Fe(C2O43],最适宜作为“试剂a”是H2O2溶液,反应为 2FeC2O4+H2O2+3K2C2O4+H2C2O4═2K3[Fe(C2O43]↓+2H2O,温度较高时,H2O2分解,反应后煮沸即可过量的双氧水,其它氧化剂引入杂质,
故答案为:C;
(3)在天平的标尺上,1g之间有10个小格,一个小格代表的质量是0.1g,即天平的分度值为0.1g;被测物体的质量为20g+1.9g=21.9g,27.6克FeSO4•7H2O,物质的量为$\frac{27.6g}{276g/mol}$=0.1mol,根据铁原子守恒,理论生成K3[Fe(C2O43]•3H2O的物质的量为0.1mol,质量为:0.1mol×491g/mol=49.1g,产率=$\frac{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frac{21.9g}{49.1g}$×100%≈44.6%,
故答案为:21.9;44.6%;
(4)某研究小组将K3[Fe(C2O43〕在一定条件下加热分解后,利用图3所示装置(可重复使用)确认所得含碳元素的气体产物为CO和CO2,先用D中的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然后多余的二氧化碳用C中的NaOH溶液吸收,再用D中澄清石灰水检验是否吸收完全,然后通过B中的浓硫酸干燥,剩余的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O与CuO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最后二氧化碳通过D中澄清石灰水,则仪器连接顺序为:DCDBAD,若A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含有CO;
故答案为:DCDBAD;A中黑色粉末变为红色,其后D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制备实验过程分析判断,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及实验操作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信息与所学知识的结合,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2.已知A、B、C、D、E是短周期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C、D、E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之间可以两两反应;A与C同主族;B与E同主族;E的单质为淡黄色晶体,自然界中游离态的E常出现在火山口附近.
(1)请写出A、E元素的名称:A氢,E硫;元素E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A族.
(2)画出C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3)写出C、D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相互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NaOH=NaAlO2+2H2O;
(4)A、B、C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
(5)B、C、D、E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Na>Al>S>O(用元素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3H6O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至少有三种同分异构体可以水解得到甲酸或甲醇
C.至少有三种同分异构体能与NaOH溶液反应
D.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或碳氧双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根据给定条件,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①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2++HCO3-+OH-=CaCO3↓+H2O
②向Ca(HCO3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请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a2++2HCO3-+2OH-=CaCO3↓+CO32-+2H2O
(2)已知:氧化性 Br2>Fe3+;在含有n mol FeBr2的溶液中,通入Cl2的物质的量为X.
①当X≤0.5n mol时,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Cl2=2Fe3++2Cl-
②当X≥1.5n mol时,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4Br-+3Cl2=2Fe3++2Br2+6Cl-
③当X=n mol时,这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2Br-+2Cl2=2Fe3++Br2+4Cl-
④在2mol/L FeBr2 溶液80mL中通入4.48L标况下的氯气,充分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Fe2++6Br-+5Cl2=4Fe3++3Br2+10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硼镁泥是硼镁矿生产硼砂(Na2B4O7•lOH2O)时的废渣,其主要成分是Mg0,还含有CaO、Al2O3、Fe2O3、FeO、MnO、B2O3、SiO2等杂质.以硼镁泥为原料制取的七水硫酸镁在印染、造纸和医药等工业上都有广泛的应用.硼镁泥制取七水硫酸镁的工艺流程如下:

(1)滤渣A能溶于氢氟酸,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O2+4HF=SiF4↑+2H2O
(2)滤渣B中含有不溶于稀盐酸的黑色固体,则滤渣B含有的成分有Fe(OH)3、Al(OH)3、MnO2,加MgO并煮沸的目的是调节pH,促进Al3+、Fe3+完全水解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而除去
(3)写出加NaCl0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Mn2++ClO-+H2O═MnO2↓+2H++Cl-;2Fe2++ClO-+2H+═2Fe3++Cl-+H2O
(4)趁热过滤的目的是防止硫酸镁在温度降低时结晶析出
(5)因B2O3溶于硫酸,所以此法制备的七水硫酸镁含有少量硼酸(H3BO3),硼酸与NaOH溶液反应可制得硼砂,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失去结晶水的硼砂与金属钠、氢气及石英砂一起反应可制备有机化学中的“万能还原剂--NaBH4”和另一种钠盐,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H3BO3+2NaOH+3H2O=Na2B4O7•lOH2O;Na2B4O7•lOH2O+16Na+8H2+7SiO2=4NaBH4+7Na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难溶于水,可由炼锌的废渣锌灰制取,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为提高锌灰的浸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①②③⑤(填序号).
①研磨    ②多次浸取    ③升高温度    ④加压       ⑤搅拌
(2)步骤II中加入ZnC03的作用是ZnCO3+2H+=Zn2++CO2↑+H2O、Fe3++3H2O=Fe(OH)3↓+3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所得滤渣中的物质是Fe(OH)3、ZnCO3(写化学式).
(3)步骤IV还可以回收Na2SO4来制取Na2S及Na2SO4•10H20.
①等物质的量的Na2SO4和CH4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制取Na2S,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04+CH4$\frac{\underline{\;\;\;高温\;\;\;}}{催化剂}$Na2S+2H2O+CO2
②已知Na2SO4•10H20.
及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从滤液中得到Na2SO4•10H20.
晶体的操作方法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4)若步骤II加入的ZnCO3为bmol,步骤Ⅲ所得Cd为dmol,最后得到VL、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的Na2SO4溶液.则理论上所用锌灰中含有锌元素的质量为65(Vc-b-d)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硫化锌(Zn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难溶于水,可由炼锌的废渣锌灰制取t其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为提高锌灰的浸取率,可采用的方法是①②③⑤(填序号).
①研磨  ②多次浸取  ③升高温度  ④加压    ⑤搅拌
(2)步骤Ⅱ中加入ZnCO3的作用是ZnCO3+2H+=Zn2++CO2↑+H2O、Fe3++3H2O=Fe(OH)3↓+3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所得滤渣中的物质是Fe(OH)3、ZnCO3(写化学式).
(3)步骤Ⅳ还可以回收Na2SO4来制取Na2S及Na2SO4•10H2O.
①等物质的量的Na2SO4和CH4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可以制取Na2S,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04+CH4$\frac{\underline{\;\;\;高温\;\;\;}}{催化剂}$Na2S+2H2O+CO2
②Na2S可由等物质的量的Na2S04和CH4在高温、催化剂条件下制取.化学反应方程式为Na2S04+CH4$\frac{\underline{\;\;\;高温\;\;\;}}{催化剂}$Na2S+2H2O+CO2
③已知Na2SO4•10H2O及Na2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从滤液中得到Na2SO4•10H2O晶体的操作方法是蒸发浓缩,降温结晶,过滤
(4)若步骤Ⅱ加入的ZnCO3为b mol,步骤Ⅲ所得Cd为d mol,最后得到VL、物质的量浓度为
c mol/L的Na2SO4溶液.则理论上所用锌灰中含有锌元素的质量为65(Vc-b-d)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铝元素在自然界中主要存在于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Fe2O3、FeO、SiO2)中.工业上用铝土矿制备铝的某种化合物的工艺流程如下.

(1)在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生成红褐色沉淀,滤液A、B显酸性.
①滤液A中加入漂白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2Fe2++ClO-+5H2O=2Fe(OH)3↓+Cl-+4H+
②使滤液B中的铝元素以沉淀析出,可选用的最好试剂为C(填代号).
A.氢氧化钠溶液    B.硫酸溶液        C.氨水      D.二氧化碳
(2)由滤液B制备少量无水AlCl3
①由滤液B制备氯化铝晶体(将AlCl36H2O)涉及的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填操作名称)、洗涤.
②将AlCl36H2O溶于浓硫酸进行蒸馏,也能得到一定量的无水AlCl3,此原理是利用浓硫酸下列性质中的②③(填序号).
①氧化性  ②吸水性  ③难挥发性  ④脱水性
(3)SiO2和NaOH焙烧制备硅酸钠,可采用的装置为B(填代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燃料电池是燃料(例如CO、H2、CH4等)跟氧气或空气起反应,将此反应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电解质溶液通常是KOH溶液.下列关于甲烷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负极反应式为CH4+10OH--8e-═CO32-+7H2O
B.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
C.随着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碱性不变
D.甲烷燃料电池也可以用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