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具有重要意义。

(1)已知:Ⅰ.2SO2(g) + O2(g)2SO3(g)ΔH=-196.6 kJ· mol-1

Ⅱ.2NO(g) + O2(g) 2NO2(g)ΔH=-113.0 kJ· mol-1

则反应NO2(g)+SO2(g)SO3(g)+NO(g)的ΔH=____kJ· mol-1

(2)一定条件下,将NO2(g)与SO2(g)以体积比2∶1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SO3和NO的体积比保持不变 D.每消耗1 mol SO3的同时生成1 mol NO

(3)CO可用于合成甲醇,化学方程式为CO(g)+2H2(g)CH3OH(g)。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甲所示,该反应的ΔH____0(填“>”或“<”)。

(4)依据燃烧的反应原理,合成的甲醇可以设计成如图乙所示的原电池装置。

①该电池工作时,OH-____(填“正”或“负”)极移动。

②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

【答案】-41.8BD<负2H2O+O2+4e-4OH-

【解析】

(1)根据盖斯定律,将第二个方程式颠倒过来,与第一个方程式相加得:2NO2+2SO22SO3+2NO, △H=-83.6 kJ·mol-1,则NO2+SO2SO3+NO △H=-41.8 kJ·mol-1

(2)A.本反应是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故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A错误;B.随着反应的进行,NO2的浓度减小,颜色变浅,可以说明反应已达平衡,B正确;C.SO3NO都是生成物,比例保持1:1,不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C错误;D.所述的两个速率分别表示正逆反应速率,能作为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D正确,答案选BD;

(3)由图可知,温度升高,CO的转化率降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逆反应是吸热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H<0;

(4)①在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所以OH-向负极移动。

②该电池正极是氧气得到电子,电解质溶液显碱性,则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常温常压下,将三个分别盛满氨气、氯化氢、二氧化氮的等容积烧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当水进入烧瓶中,并使气体充分溶解后(假设烧瓶中的溶液不向外扩散),三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 111B. 332

C. 123D. 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下列化合物中:H2O2、Na2O、I2、NaCl、CO2、NH4Cl、Na2O2,CaF2,MgCl2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①I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CaF2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

②只有极性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是________________

③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断开1molH2(g)H-H键需要吸收436kJ能量,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或热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 断开1molHCl(g)H-Cl键要吸收432kJ能量

B. 生成1molCl2(g)中的Cl-Cl键放出243kJ能量

C. HCl(g)→1/2H2(g)+1/2Cl2(g)-92.5kJ

D. H2(g)+Cl2(g)→2HCl(g)+864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HF、H2S、NH3、CO2、CCl4、N2、C60、SO2分子中

(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

(2)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直线型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

(3)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

(4)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三角锥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

(5)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V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___________

(6)以极性键相结合,而且分子极性最大的是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生产、生活中下列过程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

A.多吃水果(富含维生素C)美容养颜B.铝的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薄膜

C.久置于空气中,浓硫酸的体积增大D.食品袋内装有还原铁粉的小袋防食品变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药皂中含有苯酚,能杀菌消毒,故苯酚具有强氧化性

B. 氢氧化镁分解时吸收大量的热量,添加到合成树脂中可作阻燃剂

C. 氯化钠溶液显中性,可用铝制容器贮存氯化钠溶液

D.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可用于制硬化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下列各组物质中不能按图示关系转化的是

选项

A

NaOH

NaHSO3

Na2SO3

SO2

B

Fe

Fe(NO3)3

Fe(NO3)2

HNO3

C

C

CO2

CO

O2

D

Al

NaAlO2

Al(OH)3

NaOH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验证元素周期律。

.为了实验验证镁和铝的金属性强弱,学生甲和学生乙分别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方法:

方案一:学生甲用水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水反应的情况

方案二:学生乙用稀盐酸作试剂,比较镁和铝与稀盐酸反应的情况

(1)以上两实验方案实验现象较为明显的是_____________

(2)学生乙在实验中取了一段黑色的镁带,投入稀盐酸中,现象不十分明显,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

. (3) 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利用如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4)仪器B的名称为__________,干燥管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6)若要证明非金属性: C>Si,则在A中加盐酸、B中加CaCO3C中加Na2SiO3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现象),即可证明。但有的同学认为盐酸具有挥发性,可进入C中干扰实验,应在两装置间添加装有__________________溶液的洗气瓶除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