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度和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3B 2C
B.在tl s时,v(A)正=0
C.(t1+l0)s时再充入0.4 molA和0.25 mol B,反应物A的转化率增大
D.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也在tl时刻达到平衡
【知识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G1 G2
【答案解析】C 解析:A、从开始到t1s,A的浓度减小了0.8-0.2=0.6(mol/L),B的浓度减小了0.5-0.3=0.2(mol/L),C的浓度增大了0.4-0=0.4(mol/L),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A+B 2C,故A错误;B、在tl s时,反应达平衡状态,但是速率不为0,故B错误;C、(t1+l0)s时再充入0.4 molA和0.25 mol B,相当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反应物A的转化率增大,故C正确;D、若该反应在绝热容器中进行,随反应的进行温度就会发生变化,反应速率发生变化,不会在tl时刻达到平衡,故D错误;
故答案选C。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关键是根据图像得到化学反应方程式。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
N2+3H22NH3,若将平衡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都增加到原来的2倍,则产生的结果是
A.平衡不发生移动 B.平衡沿着逆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 D.NH3的质量分数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乙酸异戊酯是组成蜜蜂信息素质的成分之一,具有香蕉的香味,实验室制备乙酸异戊酯的反应装置示意图和有关数据如下:
实验步骤:
在A中加入4.4 g的异戊醇,6.0 g的乙酸、数滴浓硫酸和2~3片碎瓷片,开始缓慢加热A,回流50分钟,反应液冷至室温后,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别用少量水,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分出的产物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固体,静置片刻,过滤除去硫酸镁固体,,进行蒸馏纯化,收集140~143 ℃馏分,得乙酸异戊酯3.9 g。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名称是:
(2)在洗涤操作中,第一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 第二次水洗的主要目的是: 。
(3)在洗涤、分液操作中,应充分振荡,然后静置,待分层后 (填标号),
A.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直接将乙酸异戊酯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下口放出
D.先将水层从分液漏斗的下口放出,再将乙酸异戊酯从上口放出
(4)本实验中加入过量乙酸的目的是:
(5)实验中加入少量无水硫酸镁的目的是:
(6)在蒸馏操作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 (填标号)
(7)本实验的产率是:
A、30℅ B、40℅ C、 50℅ D、60℅
(8)在进行蒸馏操作时,若从130 ℃开始收集馏分,产率偏 (填高或者低)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网上收集到如下信息:Fe(NO3)3溶液可以蚀刻银,制作美丽的银饰。他们对蚀刻银的原因进行了如下探究:
【实验】制备银镜,并与Fe(NO3)3溶液反应,发现银镜溶解。
(1)下列有关制备银镜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边振荡盛有2%的AgNO3溶液的试管,边滴入2%的氨水,至最初的沉淀恰好溶解为止
b.将几滴银氨溶液滴入2 mL乙醛中
c.制备银镜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底部加热
d.银氨溶液具有较弱的氧化性
e.在银氨溶液配制过程中,溶液的pH增大
【提出假设】
假设1:Fe3+具有氧化性,能氧化Ag。
假设2:Fe(NO3)3溶液显酸性,在此酸性条件下NO3-能氧化Ag。
【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假设】
(2)甲同学从上述实验的生成物中检验出Fe2+,验证了假设1成立。请写出Fe3+氧化Ag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设计实验验证假设2,请帮他完成下表中内容
(提示:NO3-在不同条件下的还原产物较复杂,有时难以观察到气体产生)。
实验步骤(不要求写具体操作过程) | 预期现象和结论 |
① | |
② | |
…… | 若银镜消失,假设2成立。 |
若银镜不消失,假设2不成立。 |
【思考与交流】
(4)甲同学验证了假设1成立,若乙同学验证了假设2也成立,则丙同学由此得出结论:Fe(NO3)3溶液中的Fe3+和NO3-都氧化了Ag。
你是否同意丙同学的结论,并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MnO2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可被还原为Mn2+,它还对H2O2的分解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某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MnO2的性质。
(1)该小组设计了如下4个方案以验证MnO2的氧化性,可行的是________。
A.把MnO2固体加入到FeSO4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B.把MnO2固体加入到FeCl3溶液中,再加入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
C.把MnO2固体加入到Na2SO3溶液中,再加入BaCl2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
D.把MnO2固体加入到稀盐酸中,观察是否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2)该小组为研究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MnO2的氧化能力,他们控制KI溶液的浓度和MnO2固体的质量相同,恒定实验温度在298 K,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实验 | 酸或碱[ | 现象 |
A | 1滴0.2 mol/L NaOH溶液 | 不变色 |
B | 1滴水 | 缓慢变浅棕褐色 |
C | 1滴0.1 mol/L硫酸 | 迅速变棕褐色 |
该小组从上述对比实验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在酸性条件下,MnO2氧化I-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探究MnO2的催化效果,需要用30%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 g/cm3)配制浓度约为3%的H2O2溶液(密度近似为1 g/cm3)100 mL。其配制方法是:用量筒量取________mL 30% H2O2溶液放入________(填仪器名称)中,再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
(4)在实验时,某同学把1滴KI溶液误滴入到过量的5 mL 3%的H2O2溶液中,发现产生了大量气泡。该小组查阅到KI与H2O2可发生如下反应:2KI+H2O2===2KOH+I2,认为有可能是反应产物I2起了催化H2O2分解的作用。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该假设是否正确________。
(5)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取氯气,下列仪器可作为该反应的反应容器的是________(填序号)。
(6)二氧化锰可用于制作干电池,电池总反应为:Zn+2MnO2+2NH===Zn2++Mn2O3+2NH3+H2O,则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 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零),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1∶c2=3∶1
B.X、Y的转化率不相等
C.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D.c1的取值范围为0 mol·L-1<c1<0.14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SiCl4在室温下为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强烈的刺激性。把SiCl4先转化为SiHCl3,再经氢气还原生成高纯硅。一定条件下,在20L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SiCl4转化为SiHCl3 的反应:3SiCl4(g)+2H2(g)+Si(s)4SiHCl3(g) ΔH=Q kJ·mol-1。2 min后达到平衡,H2与SiHCl3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1 mol·L-1和0.2 mol·L-1。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v(SiCl4)= 。
(2)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Q 0(填“>”、“<”或“=”)。
(3)若平衡后再向容器中充入与起始时等量的SiCl4和H2(假设Si足量),当反应再次达到平衡时,与原平衡相比较,H2的体积分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原容器中,通入H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为 。
(5)平衡后,将容器的体积缩为10 L,再次达到平衡时,
H2的物质的量浓度范围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L-1的NaF溶液中所含F-的数目小于0.1NA
B.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中含有的C—H键数目为0.5NA
C. 0.1 molNa完全被氧化生成Na2O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A
D. 0.1 molO3中含氧原子数目为0.2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含氮化合物对人类生活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1)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是用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化合。
已知:N2(g)+O2(g) =2NO(g) △H=+180.5kJ/mol
4NH3(g)+5O2(g)=4NO(g)+6H2O(g) △H=-905kJ/mol
2H2(g)+O2(g)=2H2O(g) △H=-483.6kJ/mol
①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在2L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N2 和3mol H2,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则0~10min,NH3的平均速率为 ;达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 。
③若在②达平衡后,保持容器体积及温度不变,移走0.5molNH3,再达平衡时,N2的体积分数将 ,平衡常数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科学家一直致力于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固氮”的方法。据报道:在常温常压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反应,生成NH3和一种单质。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关系,部分实验数据如下(反应时间3h,其余条件一样)
T/℃ | 30 | 40 | 50 |
NH3生成量/10-6mol | 4.8 | 5.9 | 6.0 |
①写出常温下“人工固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此反应△H 0(填“>”、“<”或“=)。
②该反应中的催化剂TiO2的制取方法之一是将TiCl4气体导入氢氧火焰中(700~1000℃)进行水解。写出TiCl4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
③在上述固氮过程中,除加入催化剂外,能提高生产速率,但不降低产率的措施还可以是 。
A.适当升高温度 B.将氨气液化分离
C.增大反应物N2的浓度 D.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