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实验中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跟50  mL 0.55mol•L-1 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不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相等(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中和热为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时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
(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分析 中和热测定时,应避免热量的散失而导致实验误差,实验时,烧杯间填满碎纸条,且用硬纸板盖上,且使大小烧杯口相平,为充分反应,可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为准确测量中和热,应分别测定实验前酸、碱的温度以及反应后的温度,为减小实验误差,且分别实验3次,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热量为中和热,物质的量与热量成正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实验时应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以成分反应,为防止热量散失,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环形玻璃搅拌棒,
故答案为:环形玻璃搅拌棒;
(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导致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3)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NaOH完全反应,生成水的量不同,则放出的热量不同,因中和热为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时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则中和热相等,
故答案为:不相等;相等;中和热为稀的强酸与强碱反应生成1mol时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用量无关;
(4)氨水中一水合氨的电离吸热,则放出热量偏少,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偏小,故答案为:偏小.

点评 本题考查中和热的测定,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注意理解中和热的概念和测定原理是解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并能导电的是(  )
A.熔融的NaClB.KNO3溶液C.CuD.酒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  )
A.HCOOH+H2O?HCOO-+H3O+B.CO32-+H2O?HCO3-+OH-
C.CO2+H2O?HCO3-+H+D.HS-?S2-+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氮是地球上含量丰富的一种元素,氮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作用,氨是最重要的氮肥,是产量最大的化工产品之一.其工业合成原理为:N2(g)+3H2(g)?2NH3(g)△H=-92.4kJ•mol-1.在密闭容器中,使2mol N2和6mol H2混合发生以上反应.
(1)当反应达到平衡时,N2和H2的浓度比是1:3,N2和H2的转化率比是1:1
(2)升高平衡体系的温度(保持体积不变),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达到平衡时,充入氩气并保持压强不变,平衡将逆向(填“正向”“逆向”或“不”)移动
(4)若容器恒容、绝热,加热使容器内温度迅速升至原来的2倍,平衡将向左移动(填“向左移动”“向右移动”或“不移动”).达到新平衡后,容器内温度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来的2倍.
(5)如图表示工业500℃、60.0MPa条件下合成氨,原料气投料比与平衡时NH3体积分数的关系.根据图中a点数据计算N2的平衡体积分数:14.5%.
(6)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0.01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平衡时溶液中c(NH4+)=c(Cl-);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NH3•H2O的电离常数Kb=$\frac{1{0}^{-9}}{a-0.0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H<0,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小
B.点c处反应达到平衡
C.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n(N2)不一样
D.点d(t1时刻)和点e(t2时刻)处H2的转化率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 X和1mol Y进行反应:2X(g)+Y(g)?Z(g),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60 s,以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1 mol•L-1•s-1
B.将容器体积变为20 L,Z的平衡浓度变为原来的$\frac{1}{2}$
C.若增大压强,则物质Y的转化率减小
D.若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反应的△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碘是人体不可缺乏的元素,为了防止碘缺乏,现在市场上流行一种加碘盐,就是在精盐中添加一定量的KIO3进去.某研究小组为了检测某加碘盐中是否含有碘,查阅了有关的资料,发现其检测原理是:KIO3+5KI+3H2SO4=3I2+3H2O+3K2SO4
(1)该反应还原产物与氧化产物质量比是1:5
(2)先取少量的加碘盐加蒸馏水溶解,然后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最后加入一定量的苯,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分成两层,下层无色,上层呈紫红色;
(3)某学生在一次分液操作中发现上下层溶液都是无色液体,无法知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哪一层是有机层,哪一层是水层,请你用简单的方法帮他鉴别出来,写出有关步骤及判断方法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4)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C
A.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刻度线1-2cm处,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B.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C.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D.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5)用容量瓶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下面操作造成所配稀硫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BDE
A.转移时没有洗涤烧杯、玻璃棒
B.溶解的时候溶液没有冷却到室温就转移
C.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用量筒量取浓硫酸后洗涤量筒并把洗涤液转移到容量瓶
E.向容量瓶加水定容时眼睛俯视液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6.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且G为黄绿色;形成D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K为红棕色粉末.其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写出E物质的电子式
(2)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l+Fe2O3$\frac{\underline{\;高温\;}}{\;}$Al2O3+2Fe,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大于(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3)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作阳极,L作阴极,接通电源(短时间)电解E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2KCl+2H2O $\frac{\underline{\;通电\;}}{\;}$2KOH+H2↑+Cl2↑.
(4)H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排序c(Cl-)>c(Al3+)>c(H+)>c(OH-
(5)J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3AlO2-+6H2O=4Al(OH)3↓.
(6)写出G与熟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有关NaHCO3与Na2CO3的性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Na2CO3和NaHCO3粉末与同浓度盐酸反应,Na2CO3碱性强,反应放出气体速度快
B.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与同浓度的盐酸反应,Na2CO3消耗盐酸的体积是NaHCO3的两倍
C.向Na2CO3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有NaHCO3结晶析出
D.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和BaCl2溶液反应,现象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