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实验室需配制一种仅含四种离子(不包括水电离出的离子)的混合溶液,且在混合液中四种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5mol•L-1,下面四个选项中能达到此目的是(  )
A.Fe2+、Na+、NO3-、Cl-B.Mg2+、NH4+、SO42-、NO3-
C.H+、K+、Cl-、CO32-D.K+、Mg2+、CO32-、OH-

分析 A.四种离子浓度相等时,阳离子正电荷大于阴离子,不满足电荷守恒;
B.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浓度相等时满足电荷守恒;
C.氢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共存;
D.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氢氧根离子反应.

解答 解:A.Fe2+、Na+、NO3-、Cl-的浓度为0.5mol•L-1时,阴阳离子总电荷不相等,违反了电荷守恒,故A错误;
B.Mg2+、NH4+、SO42-、NO3-之间不发生反应,浓度为0.5mol•L-1时满足电荷守恒,可以完成配制,故B正确;
C.H+、CO32-之间发生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无法完成配制,故C错误;
D.Mg2+与CO32-、OH-之间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无法进行配制,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本题中还要注意所配溶液必须满足电荷守恒,为易错点;试题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训练和检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制取乙酸乙酯的过程,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任务.
【实验目的】制取乙酸乙酯
【实验原理】甲、乙、丙三位同学均采取乙醇、乙酸与浓硫酸混合共热的方法制取乙酸乙酯.
【装置设计】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下列三套实验装置:
请从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装置中选择一种作为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的装置,较合理的是乙、丙(选填“甲”、“乙”、“丙”).

【实验步骤】
(1)用酒精灯对试管①加热;(2)将试管①固定在铁架台上(3)按所选择的装置组装仪器,在试管①中先加入3mL乙醇,并在摇动下缓缓加入2mL浓硫酸充分摇匀,冷却后再加入2mL冰醋酸并加入碎瓷片;(4)在试管②中加入适量的饱和Na2CO3溶液,并滴加几滴酚酞溶液;(5)当观察到试管②中有明显现象时停止实验.
【问题讨论】a.用序号写出该实验的步骤(3)(2)(4)(1)(5);
b.装好实验装置,加入药品前还应检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c.写出试管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条件)CH3COOH+CH3CH2OHCH3COOCH2CH3+H2O;
d.步骤(5)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液面上有无色油状液体生成,可闻到香味,红色逐渐变浅,上述实验结束后,可用分液漏斗(填仪器名称)将乙酸乙酯粗品分离出来.
e.步骤(2)中将加入乙醇与加入浓硫酸的顺序颠倒会出现的后果是乙醇加到浓硫酸中,少量的乙醇接触硫酸,放出的热量能使液体飞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  )
A.皮肤烫伤后刺痛发红,应立即用凉水冲洗、浸泡
B.温度计打破,其中的水银流出,立即把看得见的水银收集并放入瓶中密闭,在洒落水银的地方撒上硫黄粉
C.在胶塞上安装玻璃管时,不小心手被玻璃管割伤,先除去伤口处的玻璃,再用75%的酒精擦洗水消毒,之后找医生敷药包扎
D.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手拍打把火扑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用单线桥标出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指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1)Cl2+SO2+2H2O=H2SO4+2HCl
氧化剂:Cl2,还原剂:SO2
(2)C+2H2SO4 (浓)═CO2↑+2SO2↑+2H2O
氧化产物:CO2,还原产物:S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0.1 mol NaHSO4 晶体中含阴阳离子总数是0.3NA
B.6.2gNa2O溶入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 mol/L
C.11.2 L CO2和O3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是1.5 NA
D.17 g H2O2完全分解,转移电子数是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物质与其用途完全符合的有多少条(  )
①Si-光导纤维  ②Na2CO3-制玻璃  ③Fe2O3-红色油漆或涂料  ④MgO-耐火材料  ⑤NaClO-消毒剂  ⑥NaCl-制纯碱     ⑦SO2-食品漂白剂  ⑧Al2O3-焊接钢轨 ⑨NH3-制冷剂.⑩AgI-人工降雨.
A.6B.7C.5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关系:溶液>胶体>浊液
B.胶体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C.向沸水中加入Fe(OH)3可制得Fe(OH)3胶体
D.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与胶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今有浓度均为1.5mol•L-1的氢氧化钠和硫酸溶液各200mL,分别加入等质量的Al粉,反应完毕后生成气体的质量之比为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H2SO4反应的铝粉7.2g
B.参加反应的H2SO4为0.2mol
C.铝与NaOH反应中消耗氧化剂约0.53mol
D.参加反应的NaOH约为0.27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宁夏卫一高一上10月月考化学a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30ml 5mol/LNaOH溶液中NaOH的质量为

A.4g B.5g C.6g D.7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