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题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2C可用于考古断代,推算出文物的年代

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主要取决于气体分子之间的平均间距

C.道尔顿、阿伏伽德罗、卢瑟福、玻尔等科学家的研究不断更新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D.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可用原子吸收光谱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14C可用于考古断代,故A错误;B.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气体分子间距离一定,不是影响气体体积大小的因素,故B错误;C.阿伏伽德罗提出了分子假说,同体积的气体,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时,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即阿伏伽德罗定律,C错误;D.确定物质中含有哪些金属元素可用原子吸收光谱,故D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组离在溶液中能共存的是

AH+ Na+HCO3-Cl- BCu2+Na+ Cl-SO42-

CMg2+K+SO42-OH- DAg+Al3+NO3- 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各反应中,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

A. Na和O2 B. Fe和稀HNO3 C. Cu和FeCl3溶液 D. Na2CO3和稀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T℃时,A气体与B气体反应生成C气体。反应过程中A、B、C浓度变化如图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分别为T1T2时,B的体积分数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t1+10min时,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B.在t1+10min时,保持容器总压强不变,通入稀有气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T℃时,在相同容器中,若由0.3mol·L—1 A 、0.1 mol·L—1 B和0.4 mol·L—1 C反应,达到平衡后,C的浓度仍为0.4 mol·L—1

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A的转化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 0.2 molX元素的离子被还原成中性原子时,需要得到2.408×1023个电子,0.3gX的单质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0.015g氢气;X的中子数和质子数相等;Y的原子半径是其所在周期元素中最小的,它的阴离子结构与氩原子结构相同。

(1)计算X的相对原子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X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Y单质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物质属于酚类的是( )

A. CH3CH2OH B. HOC6H4CH3 C. C6H5CH2OH D. C6H5O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关于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质一定是化合物
B.电解质可以是混合物
C.电解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D.电解质一定是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一定条件下,向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H3OHg和3 mol H2Og,CH3OHg + H2OgCO2g + 3H2g H298K=+ 49.4 kJ/mol实验测得:达到平衡状态时,吸收热量19.76 kJ。则

①达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反应前的 倍。

该条件下反应达平衡状态的依据是填序号

A.vCH3OH=vCO2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cCH3OH=cH2O D.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

2在25 ℃、101 kPa下,1 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Q 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于H2O2分解反应,Cu2+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FeCl3改为Fe2SO43更为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实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 mL气体为准,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检查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设计了如下系列实验。

Ⅰ.(1)将钠、钾、镁、铝各1 mol分别投入到足量的同浓度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与盐酸反应最剧烈,________与盐酸反应的速度最慢;________与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最多。

(2)向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出现黄色浑浊,可证明Cl的非金属性比S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Ⅱ.利用下图装置可验证同主族元素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3)上面装置中D装置的作用是为防止_____________

(4)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l>I,则A中加浓盐酸,B中加KMnO4(KMnO4与浓盐酸常温下反应生成氯气),C中加淀粉碘化钾混合溶液,观察到C中溶液________的现象,即可证明。从环境保护的观点考虑,此装置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可用________溶液吸收尾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