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经常采用“推理”的思维方式,但有时也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根据lmolO2和Mg完全反应获得4mol电子;可推出lmo1 O2和其他金属完全反应都获得4mol电子
B.相同pH值的H3PO4和H2SO4溶液,稀释相同倍数再分别测其pH值,若H3PO4溶液的pH小于H2SO4溶液,可推出元素的非金属性S>P
C.根据Cl2+2KI=2KCl+I2反应中,氧化性:Cl2>I2;可推出SiO2+2C $\frac{\underline{\;高温\;}}{\;}$Si+2CO↑反应中,氧化性:C>Si
D.向3%H2O2溶液中加0.1gMnO2粉末比加2滴1mol•L-1FeCl3溶液反应剧烈;根据此实验可推出MnO2的催化效果一定比FeCl3

分析 A.lmo1O2和金属反应时,如果生成的化合物中O元素显-2价,则氧气得到4mol电子,如果生成的化合物中O元素显-1价,则氧气得到2mol电子;
B.加水稀释促进弱酸的电离,根据稀释pH值变化可判断硫酸为强酸,磷酸为弱酸,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
C.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D.比较催化效果应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比较.

解答 解:A.lmo1O2和金属反应时,如果生成的化合物中O元素显-2价,则氧气得到4mol电子,如果生成的化合物中O元素显-1价,则氧气得到2mol电子,如生成Na2O2,故A错误;B.将等PH的H3PO4和H2SO4溶液稀释相同的倍数,再分别测其pH值,磷酸溶液的PH变化小,因加水稀释促进磷酸的电离,所以磷酸为弱酸,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弱,则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因此可推出元素的非金属性S>P,故B正确;
C.Cl2+2KI=2KCl+I2反应中,Cl2为氧化剂,I2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Cl2>I2,SiO2+2C $\frac{\underline{\;高温\;}}{\;}$Si+2CO↑反应中,氧化剂为SiO2,CO为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SiO2>CO,故C错误;
D.比较MnO2与FeCl3的催化效果需在同一条件下进行比较,因二氧化锰为固体,氯化铁为溶液,所以该实验比较催化效果错误,应选择都为固体且都为粉末状,且加入的质量相同,然后再进行比较,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探究化学规律,为高频考点,涉及氧化还原反应、非金属性比较、催化剂催化效果等,把握物质的性质、反应原理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4.纤维素是化工厂重要的原料,通过对纤维素的处理可以得到P,其生产流程如图:
已知:①CH3CH2Br+NaOH$→_{△}^{水}$CH3CH2OH+NaBr
②2CH3CH2OH$→_{△}^{浓H_{2}SO_{4}}$CH3CH2OCH2CH3+H2O
(1)C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2)B的结构简式为CH2BrCH2Br.
(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C6H12O6$\stackrel{酒化酶}{→}$2CH3CH2OH+2CO2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CH2BrCH2Br+2NaOH$→_{△}^{H_{2}O}$HOCH2CH2OH+2NaBr,该反应类型是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
(5)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P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1mol该有机物与足量钠反应生成1molH2
b.分子结构中有六元环
c.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某物质用途广泛,可用作分析试剂、媒染剂、催化剂及化工原料.经测定它含有铁元素,摩尔质量为482g/mol.为进一步确定它的组成,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以下实验:
Ⅰ).称取48.20g该物质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所得溶液显棕黄色.
Ⅱ).取上述溶液50mL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0.1mol/L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经干燥后通入浓硫酸中,浓硫酸增重0.85g;产生的红褐色沉淀经过过滤、洗涤、灼烧后得4.00g固体.
Ⅲ).另取上述溶液50mL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23.30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Ⅱ中产生气体的电子式
(2)该物质的化学式为NH4Fe(SO42•12H2O,请写出有关该物质的一个用途氮肥.
(3)该物质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金属元素完全沉淀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NH4Fe(SO42+3Ba(OH)2=(NH42SO4+3BaSO4↓+2Fe(OH)3↓.
(4)将SO2气体通入该物质的溶液中可以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2Fe3++SO2+2H2O=2Fe2++SO42-+4H+
(5)请设计实验方案验证该物质中金属阳离子: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溶解,滴加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显血红色,即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存在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据《天工开物》记载,我国古代以炉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来升炼倭铅(即锌),其原理如图.已知锌的熔点420℃、沸点906℃.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升炼倭铅过程包含分解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
B.冶炼时锌变为蒸气在兜室冷凝为固体
C.“泥封”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得到的锌被氧化
D.“锌火”是锌蒸气和一氧化碳在空气的燃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常温下,浓度均为0.10mol/L、体积均为V0的HA和HB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frac{V}{{V}_{0}}$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HB的电离平衡常数a<b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c>b
C.相同条件下NaA溶液的pH小于NaB溶液的pH
D.当lg$\frac{V}{{V}_{0}}$=3时,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A、HB和H2O的挥发),则$\frac{c({B}^{-})}{c({A}^{-})}$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正、负极质量都增大
B.反应2Mg(s)+CO2(g)=C(s)+2MgO(s)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H<0
C.NH3•H2O溶液加水稀释后,溶液中$\frac{c(N{H}_{3}•{H}_{2}O)}{c(N{{H}_{4}}^{+})}$的值减小
D.常温下,pH均为5的盐酸与氯化铵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9.聚合物G可用于生产全生物降解塑料,在“白色污染”日益严重的今天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关转化关系如下:

已知:CH3CH2CH2Br+NaOH$→_{△}^{H_{2}O}$CH3CH2CH2OH+NaB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分子式为C6H12O6;CH3-CH=CH2,D的结构简式为CH3CHOHCH2OH;
(2)请写出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羟基、羧基;
(3)反应①~④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④;
(4)写出由F生成聚合物G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某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的轨道排布式中,能量最低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苯甲酸钠(,缩写为NaA)可用作饮料的防腐剂,研究表明苯甲酸(HA)的抑菌能力显著高于A-,已知25℃时,HA的Ka=6.25×10-5,H2CO3的Ka1=4.17×10-7,Ka2=4.90×10-11,在生产碳酸饮料的过程中,除了添加NaA外,还需加压冲入CO2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为25℃,不考虑饮料中其他成分)(  )
A.相比于未充CO2的饮料,碳酸饮料的抑菌能力较低
B.提高CO2充气压力,饮料中c(A-)不变
C.当pH为5.0时,饮料中$\frac{c(HA)}{c({A}^{-})}$=0.16
D.碳酸饮料中各种粒子的浓度关系为:c(H+)=c(HCO3-)+c(CO32-)+c(OH-)-c(H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