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A元素原子M电子层有6个电子,则K、L层排满电子,所以A元素核外电子数=2+8+6=16,为S元素;
B元素与A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数,说明位于同一周期,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则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2+8+1=11,为Na元素;
(1)B为Na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电子、核外有11个电子、3个电子层;
(2)A、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硫化钠,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
解答 解:A元素原子M电子层有6个电子,则K、L层排满电子,所以A元素核外电子数=2+8+6=16,为S元素;
B元素与A元素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数,说明位于同一周期,B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只有1个电子,则B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2+8+1=11,为Na元素;
(1)B为Na元素,原子核内有11个电子、核外有11个电子、3个电子层,则Na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答案为:
;
(2)A、B元素形成的化合物是Na2S,名称是硫化钠,钠元素焰色反应呈黄色,所以硫化钠焰色反应呈黄色,故答案为:硫化钠;黄.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相互关系及应用,明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结构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不是物质的性质,且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l/min | 0 | 20 | 40 | 60 | 80 | 120 |
x(HI) | 1 | 0.91 | 0.85 | 0.815 | 0.795 | 0.784 |
x(HI) | 0 | 0.60 | 0.73 | 0.773 | 0.780 | 0.784 |
A. | 若升高温度到某一温度,则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点 可能分別是A、E | |
B. | 若再次充人a molHI,则达到平衡时,相应点的播坐 标值不变,纵坐标值增大 | |
C. | 若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则再次达到平衡时,相应 点与改变条件前相间 | |
D. | 若改变的条件是使用催化剂.则再次达到平衡时,相 应点与改变条件前不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先加NaOH,后加Na2CO3,再加BaCl2 | B. | 先加NaOH,后加BaCl2,再加Na2CO3 | ||
C. | 先加Na2CO3,后加BaCl2,再加NaOH | D. | 以上答案皆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先加入B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HCl溶液,沉淀不溶解,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SO${\;}_{4}^{2-}$ | |
B. | 加入足量的CaCl2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可以产生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该溶液不一定含有大量的CO${\;}_{3}^{2-}$ | |
C. | 加入足量浓 NaOH溶液加热,产生了带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NH${\;}_{4}^{+}$ | |
D. | 先加适量的硝酸将溶液酸化,再加AgNO3溶液,产生了白色沉淀.溶液中一定含有大量的C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