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 ||
X | Y | Z |
短周期元素R、T、X、Y、Z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对位置如下表所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气态氢化物稳定性:Y>T
B.五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Z
C.R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二周期第IVA族
D.Z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4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始祖鸟烯形状宛如一只展翅低头飞翔的鸟,其键线式结构表示如下图,其中R1、R2为烷烃基。则下列有关始祖鸟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始祖鸟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
B.若R1=R2=甲基,则其化学式为C12H16
C.若R1=R2=甲基,则始祖鸟烯的一氯代物有3种
D.始祖鸟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则两反应的反应类型是 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CO和SiO2都不能和水反应,所以它们都不是酸性氧化物
B.易溶于水的化合物溶于水的过程不一定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
C.Na2O2是离子化合物,含有极性键和离子键
D.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物,既可溶解于浓氨水又可溶解于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2L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SO2 和O2 ,化学方程式是2SO2 + O22SO3。经
测定反应开始后3s末O2的浓度减小了 0.75 mol/ L,则前3 s 内S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25 mol/( L·s) B.0.75 mol/(L·s) C.0.83 mol /(L·s) D.0.5 mol/(L·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对Cl2与KI溶液的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反应装置如下:
通入氯气一段时间,KI溶液变为黄色。继续通入氯气一段时间后,溶液黄色褪去,变为无色。继续通入氯气,最后溶液变为浅黄绿色。
(1)KI溶液变为黄色说明氯元素的 性强于碘,
从原子结构解释原因 。
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已知I2+I- I3-,I2、I3-在水中均呈黄色。为确定黄色溶液的成分,进行了以下实验。
操作 | 实验现象 | |
a | 取2~3 mL黄色溶液,加入足量CCl4, 振荡静置。 | CCl4层呈紫红色, 水层显浅黄色。 |
b | 取2~3 mL饱和碘水,加入足量CCl4, 振荡静置。 | CCl4层呈紫红色,水层近乎无色。 |
①实验b的目的是 。
② 根据实验a中现象,推测水层中含有的粒子有 。(不用写H2O、H+、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铁及其化合物是中学化学中的一类重要物质,下列关于铁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2Fe3++Fe===3Fe2+成立说明氧化性:Fe3+>Fe2+
B.25℃,pH=0的溶液中,Al3+、NH、NO、Fe2+可以大量共存
C.5.6 g铁与足量的氯气反应失去电子为0.3 mol
D.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Fe2++2H2O2+4H+===Fe3++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铜器久置,表面会生成一层绿色固体,为了解铜在空气中的腐蚀情况,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家中铜器表面的绿色固体进行探究。
查阅相关资料后,猜想该绿色物质可能是铜的碳酸盐。
①对试管内的绿色固体进行加热,至完全分解,观察到A装置中绿色固体逐渐变成黑色,B装置中无水硫酸铜变成蓝色,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取少量加热后生成的黑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观察到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变成蓝色。
③取少量上述蓝色溶液于试管中,浸入一根洁净的铁丝。观察到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绿色固体中含有的元素是________。
(2)加热后试管中剩余的黑色物质是________。
(3)假设该绿色物质是一种纯净物,则其化学式可能是________,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步骤③中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装置最后的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果将B、C两装置对调,能否达到实验目的?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