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依据钠、钾与水反应生成可燃烧性氢气解答;
(2)氯气与氨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
(3)在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氮元素由铵根中-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氮元素由硝酸根中+5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氮气既是还原产物也是氧化产物,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计算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
(4)方程式:1l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中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1价,CuSO4是氧化剂,P4中部分磷元素由0价降低到-3价,部分磷元素由0价升高到+5价,磷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所以P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判断;
(5)CN-与S2O32-反应生成两种离子,一种与Fe3+可生成红色弱电解质,该离子为SCN-;另一种与H+作用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腿色的刺激性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硫,生成的另一种离子为SO32-,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解答 解:(1)钠、钾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和氢气,氢气为易燃气体,所以钠、钾失火时不能用水灭火,可以用沙子隔绝空气灭火;
故答案为:沙子;
(2)氯气与氨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氮气和氯化氢,氯化氢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氯化铵为白色固体,所以会看到产生大量白烟,氯化铵化学式:NH4Cl;反应方程式为:8NH3+3Cl2=N2+6 NH4Cl;
故答案为:NH4Cl;8NH3+3Cl2=N2+6 NH4Cl;
(3)5NH4NO3═2HNO3+4N2↑+9H2O的反应中,氮元素由铵根中-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氮元素由硝酸根中+5价降低为0价,被还原,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被氧化的氮原子与被还原的氮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5-0):[0-(-3)]=5:3,则被氧化和被还原的氮元素质量之比为5:3,
故答案为:5:3;
(4)Cu元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到+1价,CuSO4是氧化剂,P4中部分磷元素由0价降低到-3价,部分磷元素由0价升高到+5价,磷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所以P4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若6molH3PO4生成,则参加反应CuSO4为6mol×$\frac{60}{24}$=15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被CuSO4氧化的P4的物质的量为$\frac{15mol×1}{4×5}$=0.75mol,
故答案为:0.75;
(5)CN-与S2O32-反应生成两种离子,一种与Fe3+可生成红色弱电解质,该离子为SCN-;另一种与H+作用产生能使品红溶液腿色的刺激性气体,该气体为二氧化硫,生成的另一种离子为SO32-,该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N-+S2O32-=SCN-+SO32-,
故答案为:CN-+S2O32-=SCN-+SO32-.
点评 本题为综合题,考查了钠、钾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准确分析氧化还原反应中各元素化合价变化、明确氧化还原反应得失电子守恒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SO2、SiO2、CO2均为酸性氧化物 | |
B. |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 |
C. | 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氨气均为电解质 | |
D. | 福尔马林、水玻璃、氢氟酸、小苏打均为纯净物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2O3 | B. | NO2 | C. | N2O | D. | N2O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由1mol CH3COONa和少量CH3COOH形成的中性溶液中,CH3COO-数目为NA个 | |
B. | 1mol Na与O2完全反应,生成Na2O和Na2O2的混合物,转移电子总数NA个 | |
C. | 7.8gNa2O2与过量水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 |
D. | 已知N2(g)+3H2(g)?2NH3(g)△H=-92.4kJ•mol-1,当有3NA个电子转移时,△H变为-46.2kJ•mol-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用O3替代Cl2作饮用水消毒剂更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 |
B. | “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的形成都与氮氧化合物有关 | |
C. | 尽量使用含12C的产品,减少使用含13C或14C的产品符合“促进低碳经济”宗旨 | |
D. | 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光导纤维遇强碱会“断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 |
B. | 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分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 | |
C. | 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别溶液和胶体,云、雾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 |
D. | 将98gH2SO4溶解于500mL水中,所得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