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2L密闭容器内,800℃时反应2NO(g)+O2(g)?2NO2(g)△H<0体系中,n(NO)随时间的变化如表:
时间(s) 0 1 2 3 4 5
n(NO)(mol) 0.020 0.010 0.008 0.007 0.007 0.007
各物质的浓度的变化如图.
(1)如图表示NO2的变化的曲线是
 
.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
 
 mol?L-1?s-1
(2)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2v(NO2)=v(O2)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2v(O2)  d.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催化剂.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1)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浓度为NO浓度的变化量△c(NO);根据v=
△c
△t
计算v(NO),再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O2);
(2)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再改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
(3)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可采用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增大反应物浓度等方法,再结合平衡移动原理分析解答.
解答: (1)NO2是产物,随反应进行浓度增大,平衡时浓度为NO浓度的变化量△c(NO)=
0.020mol-0.007mol
2L
=0.0065mol/L,所以图中表示NO2变化的曲线是b,2s内用NO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
△n(NO)
V
△t
=
0.020mol-0.008mol
2L
2s
=3.0×10-3mol?L-1?s-1,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所以v(O2)=
1
2
v(NO)=
1
2
×3.0×10-3mol?L-1?s-1=1.5×10-3mol?L-1?s-1
故答案为:b;1.5×10-3
(2)a、当2v(NO2)=v(O2)时,该反应未达平衡状态,而当v(NO2)=2v(O2)时,反应才处于平衡状态,故a错误;         
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气体气体体积改变的可逆反应,当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故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b正确;
c、v(NO):v(O2)=2:1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正确;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知,混合物质量始终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故答案为:bc;
(3)a.及时分离除NO2气体平衡向右移动,但反应速率减小,故a错误;    
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b错误;
c.增大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且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c正确;         
d.选择高效催化剂能增大反应速率,但平衡不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注意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维生素A(见图)是一切健康上皮组织必需的物质,缺乏维生素A时会引起儿童发育不良,导致夜盲症、皮肤干燥等多种病症.下列有关维生素A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维生素A的分子式为C18H28O
B、一定条件下,维生素A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C、维生素A可使溴水褪色
D、1mol维生素A分子最多可跟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3种气态物质间进行反应,X、Y、Z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反应在t1 min时到达平衡,如图所示:
(1)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②下列可作为判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X、Y、Z的浓度相等时
B.υ(X):υ(Y)=2:3时
C.生成3mol Y的同时生成1mol Z时
D.消耗1mol Z的同时消耗2mol X时
E.2υ(X)正=3υ(Y)逆时
F.混合物的密度不变时
③x的转化率α(x)=
 
(用分数表示).
(2)若上述反应中X、Y、Z分别为NH3、H2、N2,且已知1mol氨气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kJ的热量,则至t1 min时,该反应吸收的热量为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篮烷()是双环戊二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的一氯代物有
 
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稀硝酸逐滴加入盛有铝铁合金的容器中,当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时,产生标准状况下NO 40.32L,将反应后的溶液平均分成三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1NaOH溶液,至恰好达到最大沉淀,不考虑空气中O2的氧化,则需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为
 

(2)第二份溶液中边加入NaOH溶液,边在空气中充分搅拌,至恰好达到最大沉淀量,将产生的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量比第一份重5.1g,则该过程中消耗O2的物质的量为
 

(3)第三份溶液中逐滴加入4mol?L-1NaOH溶液,至Al(OH)3沉淀恰好溶解,消耗NaOH溶液500mL,计算原合金中铝的质量.(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金属晶体M有两种堆积形式,如图甲和乙,在T℃以上时甲可以转变为乙,这两种结构中最邻近的原子间距离相同.
(1)乙的堆积方式称为
 
堆积;甲和乙两种堆积方式中配位数之比为
 
,晶胞边长之比为
 

(2)在T℃以下测定该金属晶体有关性质参数如下表所示.已知原子化热指1mol金属由固态转变为气态原子时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是衡量金属键强弱的物理量.
金属 相对原子质量 密度/g?cm-3 原子化热/kJ?mol-1
Na 22.99 0.960 108.4
M 60.20 7.407 7735
预测该金属的熔点比Na
 
(填“高”或“低”),由上述数据可计算M原子的原子半径为
 
pm.(已知
3
=1.732,7.407≈
200
7
,1pm=10-12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T、Q、R、W、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1所示,其中T所处的周期序数与主族序数相等,请用相关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Q 的气态氢化物甲的分子式为
 
,甲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甲与Z的单质在光照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Q、R、W的非金属性强弱顺序为
 
(填强到弱),从原子结构解释其原因
 

(3)Z 元素比R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能证明这一结论的事实是
 
(填序号).
①相同条件下,Z 单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强于R 单质
②Z单质与氢气化合比R 单质与氢气化合容易
③Z的氢化物比R 的氢化物稳定
④Q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弱酸,R的最高价含氧酸是强酸
(4)向T的硫酸盐中加入足量的Ba(OH)2溶液,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QW 和RW都是汽车尾气中含有的大气污染物,它们在汽车排气管的“催化转换器”中反应生成可参与大气生态循环的无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6)M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单质,与元素Z的单质有如图2所示转化关系:E转化为F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把一定量的M 放入E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E、F的物质的量相等,则已反应的E与未反应的E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液态化合物AB会发生微弱的自身电离,电离方程式为AB?A++B-,在不同温度下其平衡常数为K(25℃)=1.0×10-14,K(35℃)=2.1×10-14.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的电离是吸热过程
B、在35℃时,c(A+)>c(B-
C、AB的电离程度(25℃)>(35℃)
D、c(A+)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Fe2+、NO3-、Fe3+、NH4+、H+、H2O六种微粒,分别属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化剂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sp2
B、还原剂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54s1
C、还原产物的VSEPR模型为正四面体
D、该反应可设计为原电池,其负极反应为Fe2+-e-=Fe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