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重铬酸盐广泛用作氧化剂、皮革制作等.以铬矿石(主要成分是Cr2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取重铬酸钠的流程如图1: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残渣主要是含铁(或Fe)元素的氧化物.在高温焙烧时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2Cr2O3+4Na2CO3+3O2$\frac{\underline{\;高温\;}}{\;}$4Na2CrO4+4CO2
(2)操作Ⅱ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SiO32-+2CO2+2H2O=H2SiO3↓+2HCO3-;AlO2-+CO2+2H2O=Al(OH)3↓+HCO3-
(3)下列仪器在分离出含Na2CrO4溶液的操作中,不需要的是ACE
A.酒精灯      B.烧杯     C.蒸发皿      D.漏斗    E.冷凝管
(4)用硫酸酸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rO42-+2H+=Cr2072-+H20.
(5)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通常以铁做电极,采用电解法除去.在如图2所示的装置中:
①电极A区Cr2O72-(Cr2O72-还原为Cr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072-+6Fe2++14H+=2Cr3++6Fe3++7H20
②假设一段时间后,所得溶液中Fe3+和Cr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要使Fe3+沉淀完全而Cr3+还未开始沉淀.则需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3.2~4.3之间.(已知:lg$\root{3}{0.4}$=-0.1,lg$\root{3}{4}$=0.2,lg$\root{3}{6}$=0.3,lg$\root{3}{60}$=0.6,KSPFe(OH)3=4.0×10-38,KSPCr(OH)3=6.0×10-31)

分析 以铬矿石(主要成分是Cr2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加入碳酸钠和氧气高温灼烧发生反应生成铬酸钠,二氧化碳,水浸后过滤得到滤渣FeO,滤液为Na2CrO4,Na2SiO3,NaAlO2;调节溶液PH沉淀硅酸跟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过滤得到滤液Na2CrO4,加入硫酸酸化生成重铬酸钠溶液,通过提纯得到重铬酸钠,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以铬矿石(主要成分是Cr2O3,含FeO、Al2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加入碳酸钠和氧气高温灼烧发生反应生成铬酸钠,二氧化碳,水浸后过滤得到滤渣FeO,滤液为Na2CrO4,Na2SiO3,NaAlO2;调节溶液PH沉淀硅酸跟离子和偏铝酸根离子,过滤得到滤液Na2CrO4,加入硫酸酸化生成重铬酸钠溶液,通过提纯得到重铬酸钠,
(1)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为FeO,则固体残渣主要是含铁元素的氧化物,在高温焙烧时生成Na2CrO4的化学方程式为2Cr2O3+4Na2CO3+3O2$\frac{\underline{\;高温\;}}{\;}$4Na2CrO4+4CO2
故答案为:铁(或Fe); 2Cr2O3+4Na2CO3+3O2$\frac{\underline{\;高温\;}}{\;}$4Na2CrO4+4CO2
(2)操作Ⅱ中通入过量CO2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SiO32-+2CO2+2H2O=H2SiO3↓+2 HCO3-、AlO2-+CO2+2H2O=Al(OH)3↓+HCO3-
故答案为:SiO32-+2CO2+2H2O=H2SiO3↓+2HCO3-;AlO2-+CO2+2H2O=Al(OH)3↓+HCO3-
(3)分离出含Na2CrO4溶液,需要过滤,仪器为漏斗、烧杯、玻璃棒,不需要ACE,故答案为:AC E;
(4)用硫酸酸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CrO42-+2H+=Cr2072-+H20,故答案为:2CrO42-+2H+=Cr2072-+H20;
(5)工业酸性废水中的Cr2O72-通常以铁做电极,则Fe为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具有还原性,
①电极A区Cr2O72-(Cr2O72-还原为Cr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r2072-+6Fe2++14H+=2Cr3++6 Fe3++7H20,
故答案为:Cr2072-+6Fe2++14H+=2Cr3++6 Fe3++7H20;  
②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3+和Cr3+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要使Fe3+沉 淀完全而Cr3+还未开始沉淀,需要c(Fe3+)=10-5mol/l时铁离子沉淀完全,由溶度积常数Ksp=c(Fe3+)c3(OH-),c3(OH-)=$\frac{4.0×{10}^{-38}}{1×1{0}^{-5}}$=4.0×10-33 ,c(OH-)=$\root{3}{4}$×10-11mol/L,c(H+)=$\frac{1{0}^{-14}}{c(O{H}^{-})}$=$\frac{1{0}^{-14}}{1{0}^{0.2}×1{{0}^{-11}}^{\;}}$=10-3.2,pH=-lgc(H+)=3.2;
Cr3+还未开始沉淀,c(Cr3+)=0.1mol/L,Ksp=c(Cr3+)c3(OH-)=6.0×10-31,c3(OH-)=$\frac{6.0×1{0}^{-31}}{0.1}$=6.0×10-30;c(OH-)=$\root{3}{6}$×10-10mol/L,c(H+)=$\frac{1{0}^{-14}}{1{0}^{0.3}×1{0}^{-10}}$=10-4.3mol/L,pH=-lgc(H+)=4.3,
则要使Fe3+沉淀完全而Cr3+还未开始沉淀.则需调节溶液pH的范围是3.2~4.3,
故答案为:3.2~4.3之间.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的反应及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等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及计算能力的考查,综合性较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面有关晶体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B..离子晶体中只有离子键没有共价键,分子晶体中只有分子间作用力没有共价键
C..分子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D..原子晶体中原子以共价键结合,具有键能大、熔点高、硬度大的特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图1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氮气a、氢气b.

(2)氮气和氢气通过图2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干燥气体 控制氢气和氮气的流速、.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入图2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不会(填“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难溶于水的氮气、氢气两种气体.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红棕色气体产生.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4NH3+5O2$\frac{\underline{\;催化剂\;}}{△}$4NO+6H2O.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OH-、NH4+、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面关于化学反应的限度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不同化学反应的限度都相同
B.可以通过延长化学反应的时间改变化学反应的限度
C.当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反应即停止
D.当一个可逆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限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把Zn粒放入盛有稀盐酸的容器中,产生H2的速率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
A.盐酸的浓度B.溶液的温度C.Zn颗粒的大小D.溶液中Cl-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验室为监测空气中汞蒸汽的含量,往往悬挂涂有CuI的滤纸,根据滤纸是否变色或颜色发生变化所用去的时间来判断空气中的含汞量,其反应为:CuI+Hg→Cu2HgI4+Cu (未配平),当有1molCuI参与反应时,转移的电子为(  )
A.0.25molB.0.5molC.1molD.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短周期元素X、Y、Z和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Y与X同主族,Z和W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W4为非极性分子
B.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强弱顺序是Y<Z<W
C.X、Y的最高价氧化物由固态转化为气态时,克服相同的作用力
D.XW4、YW4、ZW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氯化钡溶液可区别SO42-和CO32-离子
B.只能用加入试剂的方法区别(NH42 SO4和Fe2(SO43溶液
C.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别Fe(OH)3胶体和饱和FeCl3溶液
D.用澄清石灰水可区别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所示装置,试管中盛有水,气球a盛有干燥的固体过氧化钠颗粒,U形管中注有浅红色的水,已知,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是放热的.将气球用橡皮筋紧缚在试管口,实验时将气球中的固体颗粒抖落到试管b的水中,将发生的现象是(  )
A.U形管内红色褪去B.试管内溶液变红C.气球a被吹大D.U形管水位d<c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