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下列物质按电解质、非电解质、混合物排序正确的是(  )
A.盐酸、硫酸、五水硫酸铜B.NH3、Cu、空气
C.NaOH、SO2、空气D.氨水、食盐、酒精

分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里和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混合物是指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可以分析各个选项中各种的所属类别.

解答 解:A、盐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不是电解质;硫酸在溶液中能导电,故为电解质;五水硫酸铜是纯净物,故A错误;
B、铜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能导电,故为电解质;二氧化硫在水溶液中导电和其本身无关,在熔融状态下不导电,故为非电解质;空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故C正确;
D、氨水是氨气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故不是电解质;食盐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混合物,故不是电解质;酒精是纯净物,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混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难度不大,需要对相关概念有深刻的理解,并能对相关属类的物质有清晰的理解,这要求在学习概念时,既要理解概念,又要能举出典型例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高效水处理剂ClO2在实验室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2KClO3+H2C2O4+H2SO4═2ClO2↑+K2SO4+2CO2↑+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CO2 是氧化产物
B.1mol KClO3 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为1mol
C.KClO3 在反应中被氧化
D.H2C2O4的还原性强于ClO2 的还原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对于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常温下,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
B.能发生水解反应,1 mol 该有机物能与8 mol 的NaOH反应
C.与稀硫酸共热能生成两种有机物
D.该物质的化学式是C14H10O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将足量CO2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离子还能大量共存的是(  )
A.K+、SiO32-、Cl-、NO3-B.H+、NH4+、Al3+、SO42-
C.Na+、S2-、OH-、SO42-D.Na+、C6H5O-、CH3COO-、HC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根据所学化学知识计算:
(1)6.02×1022个Na+的物质的量为:0.1mol.
(2)3molH2O的质量为:54g.
(3)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CH4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1:1; 分子个数之比1:1;原子个数之比5:3;质量比4: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对各物质的分类全部正确的是(  )
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强电解质非电解质
ANO2CuOHFKOHH2SO4SO2
BCO2Na2O2HClCu(OH)2HClO4CH4
CSiO2MgOHClONH3•H2ONaHCO3C2H5OH
DMn2O7K2OHBrNa2CO3Ba(OH)2Cl2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1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编号代表对应的元素.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⑦的基态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3d54S1,元素⑧位于ds区.⑤元素原子的价层电子的电子排布图为
(2)若元素①③⑤形成的某化合物显酸性,经测定这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6:16,该化合物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23,则其中所有杂化原子的杂化方式分别为SP2和SP3
(3)元素③④⑤⑥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F>N>O>C(用元素符号表示).请写出由④和⑤两种元素形成的与N3ˉ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N2O,(写出一种即可)其VSEPR构型为直线形.
(4)ZnS的晶胞结构如图2所示,在ZnS晶胞中,S2-的配位数为4.
(5铜能与类卤素(SCN)2分子(与氯气分子性质相似)反应生成Cu(SCN)2,1mol(SCN)2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9NA.铜与金形成的金属互化物结构如图3,其晶胞边长为a nm,该金属互化物的密度为$\frac{389}{{N}_{A}•{a}^{3}×1{0}^{-21}}$g•cm-3(用含“a、NA 的代数式表示)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相关物质的溶度积常数见表:
物质Cu(OH)2Fe(OH)3CuClCuI
Ksp2.2×10-202.6×10-391.7×10-71.3×10-12
(1)某酸性Cu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Cl3,为得到纯净的CuCl2•2H2O晶体,加入CuO、Cu(OH)2、CuCO3或 Cu2(OH)2CO3,调至pH=4,使溶液中的Fe3+转化为Fe(OH)3沉淀,此时溶液中的c(Fe3+)=2.6×10-9 mol•L-1.过滤后,将所得滤液低温蒸发、浓缩结晶,可得到CuCl2•2H2O晶体.
(2)在空气中直接加热CuCl2•2H2O晶体得不到纯的无水CuCl2,原因是CuCl2•2H2O在加热时会发生水解(可能混有CuCl2、Cu(OH)2、Cu(OH)Cl、CuO等杂质),.由CuCl2•2H2O晶体得到纯的无水CuCl2的合理方法是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脱水.
(3)某学习小组用“间接碘量法”测定含有CuCl2•2H2O晶体的试样(不含能与I-发生反应的氧化性杂质)的纯度,过程如下:取0.36g试样溶于水,加入过量KI固体,充分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用0.100 0mol•L-1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Na2S2O3标准溶液20.00mL.已知:2Cu2++4I-=2CuI↓+I2; I2+2S2O32-=S4O62-+2I-
①可选用淀粉溶液作滴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现象是溶液蓝色褪去,且半分钟之内不恢复原色.
②该试样中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为95%.
③若滴定终点时俯视滴定管刻度,则由此测得的CuCl2•2H2O的质量分数会偏小.(填“偏大”、“偏小”或“不变”,下同)
④若加入KI后,部分I-因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则导致测得的CuCl2•2H2O的质量百分数的值会偏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工业上除去高压锅用水中溶解的氧气常用的试剂有Na2SO3和N2H4(肼).
①已知16g液态的肼与氧气反应得到氮气和液态水时,放热354.87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N3H4(1)+O2(g)=N2(g)+2H2O(1);△H=-709.74kJ•mol-1
②除去等质量的O2,所耗Na2SO3和N2H4的质量比是63:8(填最简整数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