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在含有Cl-、Br-、I-的溶液中,已知其浓度均为0.1m01/L,已知AgCl、AgBr、AgI的溶度积分别为1.6×10-10、4.l×10-15、1.5×10-16,若向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试回答:
①当AgBr沉淀开始析出时,溶液中Ag+浓度是4.1×10-14mo1/L.
②当AgC1沉淀开始析出时,溶液中的Br-、I-是否完全沉淀是(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1/L时,认为己沉淀完全,本空选填“是”或“否”).

分析 ①根据溶度积常数计算各沉淀生成时所需银离子的浓度;
②计算出溴离子、碘离子浓度分别为1.0×10-5mol/L时银离子浓度,然后根据氯化银开始沉淀时银离子浓度进行比较,即可判断当AgC1沉淀开始析出时,溶液中的Br-、I-是否完全沉淀.

解答 解:①当生成AgBr沉淀时,所需银离子的浓度为:c(Ag+ )=$\frac{4.1×1{0}^{-15}}{0.1}$mol/L=4.1×10-14mol/l,
故答案为:4.1×10-14mo1/L;
 ②当生成AgCl沉淀时,所需银离子的浓度为:c(Ag+ )=$\frac{{K}_{sp}}{c(C{l}^{-})}$=$\frac{1.6×1{0}^{-10}}{0.1}$mol/L=1.6×10-9mol/l;
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10-5mol/L时,认为己沉淀完全;Br-沉淀完全时,溶液中Ag+浓度为:c(Ag+)=$\frac{4.1×1{0}^{-15}}{1×1{0}^{-5}}$mol/L=4.1×10-10mol/l<1.6×10-9mol/l,可见Br-已经完全沉淀;
I-离子完全沉淀时,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为:c(Ag+)=$\frac{1.5×1{0}^{-16}}{1×1{0}^{-5}}$mol/L=1.5×10-11mol/l<1.6×10-9mol/l,可见I-已经完全沉淀,
故答案为:是.

点评 本题考查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题目难度中等,明确溶解平衡及其影响因素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度积的概念及表达式,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所贮的化学能比反应物所贮化学能要多的是(  )
A.CaO+H2O═Ca(OH)2B.CO2+C $\frac{\underline{\;高温\;}}{\;}$ 2CO
C.CH4+2O2$\frac{\underline{\;点燃\;}}{\;}$CO2+2H2OD.NaOH+HCl═NaCl+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为比较不同的催化剂对H2O2分解反应的催化效果,甲乙两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1、图2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图1实验可通过观察产生气泡快慢来比较反应速率的大小
B.若图1所示实验中反应速率为①>②,则一定说明Fe3+比Cu2+对H2O2分解催化效果好
C.用图2装置可测定反应产生的气体体积
D.为检查图2装置的气密性,可关闭A处活塞,将注射器活塞拉出一定距离,一段时间后松开活塞,观察活塞是否回到原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分子式为C4H10O且能和钠反应放出氢气的物质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为(不考虑立体异构体)(  )
A.7B.6C.5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室温下,向下列溶液中通入相应的气体至溶液pH=7(通入气体对溶液体积的影响可忽略),溶液中部分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向0.10mol•L-1NH4HCO3溶液中通入CO2:c(NH4+)=c(HCO3-)+c(CO32-
B.0.10mol•L-1CH3COONa溶液中通入HCl:c(Na+)>c(Cl-)>c(CH3COOH)
C.0.10mol•L-1Na2SO3溶液通入SO2:c(Na+)=2[c(SO32-)+c(HSO3-)+c(H2SO3)]
D.向0.10mol•L-1NaHSO3溶液中通入NH3:c(Na+)>c(SO32-)>c(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化学反应原理在科研和生产中有广泛应用.
(1)工业上制取Ti的步骤之一是:在高温时,将金红石(TiO2)、炭粉混合并通人Cl2先制得TiCl4和一种可燃性气体,已知:
①TiO2 (s)+2Cl2(g)=TiCl4(1)+O2(g);△H=-410.0kJ•mol-1
②CO(g)=C(s)+$\frac{1}{2}$O2(g);△H=+110.5kJ•mol-1
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TiO2(s)+2C(s)+2Cl2(g)$\frac{\underline{\;高温\;}}{\;}$ TiCl4(l)+2CO(g)△H=-631kJ/mol.
(2)利用“化学蒸气转移法”制备二硫化钽(TaS2)晶体,发生如下反应:
TaS2(s)+2I2(g)?TaI4(g)+S2(g)△H1>0  (Ⅰ);若反应(Ⅰ)的平衡常数K=1,向某恒容且体积为15m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I2 (g)和足量TaS2(s),I2 (g)的平衡转化率为66.7%.
如图1所示,反应(Ⅰ)在石英真空管中进行,先在温度为T2的一端放入未提纯的TaS2粉末和少量I2 (g),一段时间后,在温度为T1的一端得到了纯净TaS2晶体,则温度T1<T2(填“>”“<”或“=”).上述反应体系中循环使用的物质是I2
(3)利用H2S废气制取氢气的方法有多种.
①高温热分解法:
已知:H2S(g)?H2(g)+$\frac{1}{2}$S2(g);△H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进行H2S分解实验.以H2S起始浓度均为c mol•L-1测定H2S的转化率,结果如图2.图中a为H2S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关系曲线,b曲线表示不同温度下反应经过相同时间且未达到化学平衡时H2S的转化率.△H2>0(填>,=或<);说明随温度的升高,曲线b向曲线a逼近的原因: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所需的进间缩短.

②电化学法:
该法制氢过程的示意图如图3.反应后的溶液进入电解池,电解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2H+ $\frac{\underline{\;通电\;}}{\;}$2Fe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2016年3月新疆理化技术研究所首先发现:在光、碱性CeO2修饰TiO2的复合纳米材料的催化作用下,二氧化碳和水可转化为甲烷和一氧化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反应可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B.CO2和CH4均含极性共价键
C.产物可能还有O2
D.CO2溶于水呈酸性的原因:CO2+H2O?H2CO3H2CO3?2H++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短周期元素X、Y、Z、G、M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单质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G为金属元素.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原子半径:Z>G>M>Y
B.X、M形成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X>M
C.G与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烧碱溶液反应
D.X、Z分别与Y可形成原子数为1:1的物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A.乙酸在水中电离:CH3COOH?H++CH3COO-
B.乙烷和溴蒸气的混合物光照后发生反应:CH3CH3+Br2$\stackrel{光}{→}$CH3CH2Br+HBr
C.苯在浓硫酸并加热条件下与浓硝酸发生反应:+HNO3$→_{50~60℃}^{浓硫酸}$+H2O
D.乙酸、乙醇和浓硫酸的混合物在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CH3COOH+CH3CH2OH$→_{△}^{催化剂}$CH3COO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