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甲同学进行了FeCl2溶液的配制、浓度的测定以及Fe2+还原性的实验,并针对异常现象进行探究.
步骤一:制取FeCl2    甲同学准备用两种方案制取.
方案1:按如图装置用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

E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2FeCl3=2FeCl2+2HCl.此方案有个明显的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H2
方案2:由0.1mol•L-1 FeCl3溶液制取FeCl2溶液,你认为其操作应该是向0.1mol•L-1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
步骤二:测定方案2所配FeCl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用重铬酸钾法(一种氧化还原滴定法)可达到目的.若需配制浓度为0.01000mol•L-1的K2Cr2O7标准溶液480mL,实验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量筒、玻璃棒、烧杯,还缺少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本实验滴定过程中操作滴定管的图示正确的是A(填编号).

下列错误的操作使测定的FeCl2溶液浓度偏小的是A
A.若在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定容时采取俯视姿势
B.若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
步骤三:向2mL FeCl2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无现象;再滴加5滴5% H2O2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约为1.5mol•L-1、pH约为5),观察到溶液变红,大约10秒左右红色褪去,有气体生成(经检验为O2).
甲同学探究“步骤三”中溶液褪色的原因:
实验I.取褪色后溶液两份,一份滴加FeCl3溶液无现象;另一份滴加KSCN溶液出现红色;
实验II.取褪色后溶液,滴加盐酸和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测得生成了两种可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
实验III.向2mL 0.1mol•L-1 FeCl3溶液中滴加2滴0.1mol•L-1KSCN溶液,变红,通入O2,无明显变化.
①实验I说明溶液红色褪去是因为SCN-发生了反应而不是Fe3+发生反应.
②实验III的目的是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
得出结论:溶液褪色的原因是酸性条件下H2O2将SCN-氧化成SO42-和相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SCN-+11H2O2═2SO42-+2H++2CO2↑+N2↑+10H2O.

分析 步骤一:方案1:按如图中装置可知,用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无水FeCl2,A装置一般用锌和稀盐酸制备H2,B装置用来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C装置用来干燥氢气,可以装置碱石灰,E装置中也要装置碱石灰,吸收氯化氢气体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份进入D装置,D装置中用氢气与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
方案2:由FeCl3溶液制取FeCl2溶液,可以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
步骤二: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可知,配制溶液是需要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烧杯等,在操作滴定管时应用左手握住活塞,手指在另上侧拧开活塞,根据氧化还原滴定原理可以进行误差分析;
步骤三:根据实验步骤可知,实验III的目的是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在酸性条件下H2O2将SCN-氧化成SO42-和氮气,同时有二氧化碳生成,据此书写离子方程式;

解答 解:步骤一:方案1:按如图中装置可知,用H2还原无水FeCl3制取无水FeCl2,A装置一般用锌和稀盐酸制备H2,B装置用来除去氢气中的氯化氢,C装置用来干燥氢气,可以装置碱石灰,E装置中也要装置碱石灰,吸收氯化氢气体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水份进入D装置,D装置中用氢气与氯化铁生成氯化亚铁,所以E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2FeCl3=2FeCl2+2HCl,根据装置图可知,此方案有个明显的缺陷是没有处理尾气H2
故答案为:碱石灰;H2+2FeCl3=2FeCl2+2HCl;没有处理尾气H2
方案2:由FeCl3溶液制取FeCl2溶液,可以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足量铁粉,其操作为向0.1 mol•L-1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
故答案为:向0.1 mol•L-1 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静置后取上层清液;
步骤二:根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操作步骤可知,配制溶液是需要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量筒、玻璃棒、烧杯等,在操作滴定管时应用左手握住活塞,手指在另上侧拧开活塞,故选  A,
在氧化还原滴定中:
A.若在配制K2Cr2O7标准溶液定容时采取俯视姿势,会使标准液的浓度偏高,导致消耗的标准液的体积偏小,会使测定的FeCl2溶液浓度偏小,故A正确;
B.若滴定操作中,如果滴定前装有K2Cr2O7标准溶液的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气泡,而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使标准液的体积偏大,会使测定的FeCl2溶液浓度偏大,故B错误;
C.锥形瓶洗净后未干燥,对实验没有影响,故选A;
故答案为:50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A; A;
步骤三:根据实验步骤可知,实验III的目的是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在酸性条件下H2O2将SCN-氧化成SO42-和氮气,同时有二氧化碳生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CN-+11H2O2═2SO42-+2H++2 CO2↑+N2↑+10 H2O,
故答案为:排除H2O2分解产生的O2氧化SCN-的可能;2SCN-+11H2O2═2SO42-+2H++2 CO2↑+N2↑+10 H2O.

点评 本题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有关性质以及之间的转化、实验过程分析及实验基本操作,主要是物质性质和离子检验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某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闭合K1,断开K2,可防止Fe发生吸氧腐蚀
B.闭合K1,断开K2,Cl-向石墨电极移动
C.闭合K2,断开K1,可用于制备家用消毒液(主要成分NaClO)
D.闭合K2,断开K1,电解质溶液中Na+的浓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Cu(OH)2+HCl        Cu(OH)2+CH3COOH
B.NaHCO3+H2SO4      Na2CO3+HCl
C.NaHCO3+NaOH       Ca(HCO32+NaOH
D.BaCl2+H2SO4         Ba(NO32+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0.毒重石的主要成分BaCO3(含Ca2+、Mg2+、Fe3+等杂质),实验室利用毒重石制备BaCl2•2H2O的流程如图:

 Ca2+Mg2+Fe3+
开始沉淀的pH11.99.11.9
完全沉淀的pH13.911.13.2
已知: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1)实验室用37%的盐酸配制1mol/L盐酸,下列仪器中,不需要使用的是d
a.容量瓶     b.量筒      c.烧杯     d.滴定管
为了加快毒重石的酸浸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研磨成粉、加热、搅拌等(至少两条).
(2)加入氨水调节溶液pH=8的目的是使Fe3+形成Fe(OH)3沉淀而除去.滤渣Ⅱ中含Mg(OH)2、Ca(OH)2(填化学式).加入H2C2O4时应避免过量,原因是H2C2O4过量会导致形成BaC2O4沉淀,产品产量减少.
(3)操作Ⅳ的步骤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4)利用间接酸碱滴定法可测定Ba2+的含量,实验分两步进行.
已知:2CrO42-+2H+=Cr2O72-+H2O;Ba2++CrO42-=BaCrO4
步骤Ⅰ:移取x mL一定浓度的Na2CrO4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体积为V0mL.
步骤Ⅱ:移取y mL BaCl2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入x mL与步骤Ⅰ相同浓度的Na2CrO4溶液,待Ba2+完全沉淀后,再加入酸碱指示剂,用b mol•L-1盐酸标准液滴定至终点,测得滴加盐酸的体积为V1mL.通过计算,氯化钡溶液浓度为$\frac{(V{\;}_{0}-{V}_{1})b}{y}$ mol•L-1(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B.蔗糖、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布朗运动
D.由于2NO+2CO?2CO2+N2的△H<0,则该反应一定能自发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0.1 mol•L-1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c(SO42-)>c(H+)=c(OH-
B.常温下等体积pH相同的CH3COOH和HCl溶液,消耗NaOH的量一样多
C.常温下,醋酸钠与醋酸的混合溶液pH=7:则c(Na+)>c(CH3COO-
D.0.1mol•L-1NaHCO3溶液中:c(Na+)+c(H+)=c(HCO3-)+2 c(CO32-)+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已知700C时纯水KW=1×10-1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00C时,向纯水中加人H3PO4后,水的Kw减小
B.700C的Na2CO3溶液中c(Na+)>c(CO32-)c(HCO3-)>c(OH-)>c(H+
C.700C的H2S04溶液中c(H+)=c(OH-)+2c(SO42-
D.将室温下0.1 mol/L的NaOH溶液加热至700C时,c(OH-)/c(H+)随之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硫酸钙可用于生产硫酸、漂白粉等一系列物质(见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O2制取干冰的过程吸收热量,属于物理变化
B.硫酸钙与焦炭反应时生成的n(CO2):n(SO2)=1:2
C.由SO2制取H2SO4的过程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D.石灰乳与Cl2反应制取漂白粉时,Cl2仅作还原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乙烯在空气中燃烧时有黑烟,因此可以用燃烧法区别甲烷和乙烯
B.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存在条件下加热发生取代反应
C.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蛋白质发生变性
D.氨基酸能够以不同数目和顺序相结合形成结构复杂的多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