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如图所示的四个容器中分别盛有不同的溶液,除a、b外,其余电极均为石墨电极.甲为铅蓄电池,其工作原理为:Pb+PbO2+2H2SO4$?_{充电}^{放电}$2PbSO4+2H2O,其两个电极的电极材料分别为PbO2和Pb.闭合K,发现g 电极附近的溶液先变红,20 min后,将K断开,此时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据此回答:

(1 )a电极的电极材料是PbO2(填“Pb02”或“Pb”).
(2)丙装置中发生电解的总反应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电解\;}}{\;}$2H2↑+O2
(3)电解20 min后,停止电解,此时要使乙中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加人的物质及其物质的量是0.1molCu(OH)2
(4)20 min后将乙装置与其他装置断开,然后在c、d两 极间连接上灵敏电流计,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则此
时c电极为负极,d电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
   (5)电解后冷却至常温,取amL丁装置中的溶液,向其中逐滴加人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H溶液,当 加入bmL CH3COOH溶液时,混合溶液的pH恰好 等于7(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已知CH3COOH的电
离平衡常数为1.75×10-5,则$\frac{a}{b}$=$\frac{175}{176}$.

分析 甲池是原电池做电源,发生的反应为:Pb+PbO2+2H2SO4$?_{充电}^{放电}$2PbSO4+2H2O;乙丙丁是电解池,闭合K,发现G电极附近的溶液变红,说明G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H是电解池的阳极;所以a为正极,b为负极;c电极为阴极,d为阳极;e电极为阴极,f为阳极;20min后,将K断开,此时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
(1)依据分析判断电极名称;
(2)丙中电解水;
(3)时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2H++2e-=H2↑,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根据电子守恒计算生成的Cu、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
(4)20min后将乙装置与其他装置断开,然后在c、d两极间连上灵敏电流计,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形成了原电池反应,氢气在c极失电子,氧气在d极得电子;
(5)电解后丁装置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根据转移电子守恒计算生成NaOH的浓度,加醋酸生成醋酸钠溶液,结合Ka=$\frac{[C{H}_{3}CO{O}^{-}]•[{H}^{+}]}{[C{H}_{3}COOH]}$计算.

解答 解:甲池是原电池做电源,发生的反应为:Pb+PbO2+2H2SO4$?_{充电}^{放电}$2PbSO4+2H2O;乙丙丁是电解池,闭合K,发现G电极附近的溶液变红,说明G电极是电解池的阴极,H是电解池的阳极;所以a为正极,b为负极;c电极为阴极,d为阳极;e电极为阴极,f为阳极;20min后,将K断开,此时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
(1)a电极是铅蓄电池的正极,正极的电极材料是PbO2
故答案为:PbO2
(2)丙中电解硫酸铝,其实际上是电解水,其电解方程式为:2H2O$\frac{\underline{\;电解\;}}{\;}$2H2↑+O2↑;
故答案为:2H2O$\frac{\underline{\;电解\;}}{\;}$2H2↑+O2↑;
(3)时c、d两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相同,c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Cu2++2e-=Cu;2H++2e-=H2↑,d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设生成的氧气为xmol,则氢气也为xmol,生成的Cu为0.1L×1mol/L=0.1mol,由得失电子可得:2x+0.1×2=4x,解得x=0.1mol,
则电解时生成0.1mol氢气、0.1mol氧气和0.1molCu,若要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要加入0.1molCu(OH)2
故答案为:0.1molCu(OH)2
(4)20min后将乙装置与其他装置断开,然后在c、d两极间连上灵敏电流计,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形成了原电池反应,氢气在c极失电子,c为负极,氧气在d极得电子,正极的反应为:O2+4H++4e-=2H2O;
故答案为:负;O2+4H++4e-=2H2O;
(5)电解后丁装置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乙中电解生成0.1mol氧气,转移电子为0.4mol,则氯化钠被全部电解,则生成的氢氧化钠为0.2mol,其浓度2mol/L,加醋酸后溶液的pH恰好等于7,则c(H+)=c(OH-),由电荷守恒可知c(Na+)=c(CH3COO-)=$\frac{2mol/L×a×1{0}^{-3}L}{(a+b)×1{0}^{-3}L}$=$\frac{2a}{a+b}$mol/L,
c(CH3COOH)=$\frac{2mol/L×b×1{0}^{-3}L}{(a+b)×1{0}^{-3}L}$-c(CH3COO-)=$\frac{2(b-a)}{a+b}$mol/L,Ka=$\frac{[C{H}_{3}CO{O}^{-}]•[{H}^{+}]}{[C{H}_{3}COOH]}$=$\frac{\frac{2a}{a+b}×1{0}^{-7}}{\frac{2(b-a)}{a+b}}$=1.75×10-5,解得$\frac{a}{b}$=$\frac{175}{176}$;
故答案为:$\frac{175}{176}$.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电离常数在计算中的应用等,正确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和电解池的阴阳极、以及电极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离子放电顺序确定阴阳极电极反应,并结合得失电子守恒解答,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有人设想合成具有以下结构的烃分子.

(1)结构D显然是不可能合成的,原因是碳原子不能形成5个共价键;
(2)在结构A的每两个碳原子之间插入一个CH2原子团,可以形成金刚烷的结构,写出金刚烷的分子式C10H16
(3)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是最简单的芳香烃,能证明该芳香烃中的化学键不是单双键交替排列的事实是bc:a.它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b.它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分子中所有碳碳键的键长均相等      d.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
(4)下列有关烃的说法正确的是bd
a.不符合通式CnH2n+2的烃都一定含不饱和键;
b.烃分子中H原子个数不一定都比C原子个数多;
c.若知道了某烃的C、H原子个数比,只能得出该烃的最简式,不可能得出分子式;
d.烃分子中H%最高的是甲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肼(N2H4)又称联氨,可用如下方法制备:CO(NH22+ClO-+OH-=N2H4+Cl-+CO3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2H4是氧化产物B.N2H4中存在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C.配平后,OH-的化学计量数为2D.生成3.2gN2H4转移0.l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在催化剂存在条件下乙烯与溴反应制 1,2-二溴乙烷
B.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取环己烷
C.甲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1.9mol•L-1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的多少而变化的是BC(填字母序号).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B.溶液的浓度
C.溶液的密度
D.溶液中Cl-的数目
(3)下列有关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不正确的是BCD(填字母序号).
A.使用容量瓶前检验是否漏水
B.容量瓶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洗涤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固体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距离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配制溶液时,若试样是液体,用量筒取样后用玻璃棒引流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水至距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反复倒转多次,摇匀
(4)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480mL物质的量浓度为0.200mol•L-1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用量筒量取8.4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会使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有C(填字母序号).
A.转移溶液后,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直接定容
B.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刻度线
C.在容量瓶中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D.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又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 H2O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B.28g N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
C.1mol Mg与足量稀盐酸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1L 1mol•L-1 Na2 CO3溶液中含有的钠离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
A.NaHSO4═Na++H++SO42-B.AgCl═Ag++Cl-
C.Ba (OH)2═Ba2++2OH-D.CH3COONH4?NH4++CH3CO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关于二氧化硫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O2是硫及其某些硫化物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
B.SO2具有漂白作用,也有防腐作用
C.SO2是硫酸的酸酐,称为硫酐
D.SO2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lgar-Flynn-Oyamada”反应被《Name Reactions》收录.该反应可用于合成黄酮醇:


合成有机化合物M也用到了该反应,其合成的路线如下:

已知:
+$→_{△}^{H_{2}SO_{4}(浓)}$+H2O
+R′CHO$\stackrel{一定条件}{→}$
(1)A属于烃,其结构简式是
(2)G的官能团名称是羟基和碳碳双键.下列关于G的说法正确的是bcd(填字母).
a.有顺反异构
b.其溶液具有弱酸性
c.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1mol G最多能与3mol Br2反应生
(3)写出L的结构简式
(4)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有④⑤.试剂a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
(5)E不能发生银镜反应,F能发生银镜反应,写出E被氧气氧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
(6)试剂b的结构简式是,名称是苯甲醇.
(7)写出F和J生成K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