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关于细胞的组成元素与无机环境的关系,正确的认识是( )
A. 细胞中的元素最终来自无机环境,各元素含量也与无机环境中的大体相似
B. 无机环境的元素最终来自死亡的细胞,各元素的含量与细胞中的大不相同
C. 两者元素组成的种类和含量差别很大,因为细胞可以主动从环境中获取需要的元素
D. 细胞中大量元素的含量与地壳中的相似,这体现了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统一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8gNa2O2固体中阴离子的个数为2NA
B.标准状况1.12L氯气与H2O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C.CO2通过Na2O2使其增重ag时,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aNA/56
D.60gSiO2含有的化学键数目为4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同学依据资料深入探究Fe3+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资料:i.Fe3+ 在水溶液中以水合铁离子的形式存在,如[Fe(H2O)6]3+;
[Fe(H2O)6]3+发生如下水解反应:
[Fe(H2O)6]3+(几乎无色)+nH2O[Fe(H2O)6-n(OH)n]3-n(黄色)+nH3O+(n=0~6);
ii.[FeCl4(H2O)2]-为黄色。
【实验I】
【实验II】
分别用试管①、③中的试剂作为待测液,用色度计测定其透光率。透光率越小,溶液颜色越深;透光率越大,溶液颜色越浅。
图1 图2
Fe(NO3)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FeCl3溶液透光率随温度变化曲线
(1)实验I中,试管②溶液变为无色的原因是 。
(2)实验I中,试管③溶液呈棕黄色与[FeCl4(H2O)2]-有关,支持此结论的实验现象是 。
(3)由实验II图1、2可知:加热时,溶液颜色 (填“变浅”、“变深”或“不变”)。
(4)由实验II,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结论一]FeCl3溶液中存在可逆反应:[FeCl4(H2O)2]-+4H2O[Fe(H2O)6]3++4Cl-
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 。
[结论二] 结论一中反应的ΔH (填“>0”或“<0”)。
(5)实验小组同学重新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4)中结论一。实验方案:取试管①中溶液, (请描述必要的实验操作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铝自然形成的氧化膜易脱落。以硫酸为电解液,分别以石墨和铝材做阴、阳极材料,经过电解处理形成的氧化铝膜,抗蚀能力强。其制备的简要流程如右图。下列用来解释流程中反应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碱洗目的是除去铝材表面的自然氧化膜:2OH-+Al2O3=2AlO2-+H2O
B.碱洗时铝材表面会出现气泡:2Al+2OH-+2H2O=2AlO2-+3H2↑
C.用稀氨水洗去耐蚀铝材表面的酸:NH3·H2O+H+=NH4++H2O
D.获得耐蚀铝材的电极反应为:4Al–12e-+3O2=2Al2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镁铝合金5.1 g溶于300 ml 2mol/L的盐酸中,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为5.6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500 ml 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最终产生白色沉淀。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5.1 g镁铝合金中含有镁和铝的质量分别为2.4g、2.7g
B、若白色沉淀只有Mg(OH)2,该NaOH溶液的浓度至少为1.2mol/L
C、生成沉淀的最大质量为13.6 g
D、溶解5.1 g镁铝合金时,剩余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1 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X、Y、Z、M、R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和最外层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简单阳离子半径:X< R
B. 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Z < Y
C. M的氢化物常温常压下为气体
D. X与Y可以形成正四面体结构的分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23gNO2与N2O4的混合物中含有NA个氧原子
B.一定条件下,1.4g N2和0.2mol H2混合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C.标准状况下,40g三氧化硫体积约为11.2L
D.1L1mol·L1的Na2CO3 溶液中阴离子数目小于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任何活细胞中数量最多的化学元素都是氧
B. 在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蛋白质、水、脂质、无机盐、糖类、核酸
C. 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化合物与食物中的各种成分相同
D. 在不同的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种类基本相同,含量有所差别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