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二氯亚砜(SOCl2)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与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其熔点-105℃,沸点79℃,140℃以上时易分解.
(1)用硫黄(用S表示)、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氯化亚砜,原子利用率达100%,则三者的物质的量比为2:3:1.写出SOCI2吸收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SOCl2+H2O=SO2↑+2HCl↑.
(2)甲同学设计如图装置用ZnCl2•xH2O晶体制取无水ZnCl2,回收剩余的SOCl2并验证生成物中含有S0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D→E→F→C.
②冷凝管的进水口是b.(填“a”或“b”)
③实验结束后,为检测ZnCl2•xH2O晶体是否完全脱水,称取蒸干后的固体ag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为bg.若$\frac{a}{b}$=2.1(保留一位小数),即可证明ZnCl2•xH2O晶体已完全脱水.
④乙同学认为直接将ZnCl2•x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灼烧即可得到无水ZnCI2,但大家说此方法不可行,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ZnCl2•xH2O$\frac{\underline{\;\;△\;\;}}{\;}$2HCl+ZnO+(x-1)H2O.
(3)丙同学认为SOC12还可用作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的脱水剂,但丁同学认为该实验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戊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判断丁同学的观点:
取少量FeCl3•6H2O于试管中,加入过量SOCl2,振荡使两种物质充分反应;再往试管中加水溶解,滴加KSCN溶液,若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脱水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按照戊同学的思路方法,还可以选择证明Fe2+或SO42-(填离子符号)是否存在证明该过程是否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 (1)用硫黄(用S表示)、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氯化亚砜,原子利用率达100%,则反应的方程式为2S+3Cl2+SO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3SOCl2,根据方程式可知三者的物质的量比,SOCl2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与HCl;
(2)①A中SOCl2吸收结晶水得到SO2与HCl,用冰水冷却收集SOCl2,浓硫酸吸收水蒸气,防止溶液中水蒸气加入B中,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种二氧化硫与HCl,防止污染环境,E装置防止倒吸;
②根据逆流冷却效果好进行判断;
③ZnCl2•xH2O完全脱水得到ZnCl2,则ag为ZnCl2的质量,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为bg为AgCl的质量,结合氯离子守恒计算;
④ZnCl2加热时会水解为氢氧化锌与HCl,氯化氢挥发,氢氧化锌受热分解为ZnO;
(3)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Fe3+会被还原为Fe2+,而SOCl2水解得到SO2会被氧化为H2SO4,可以检验硫酸根、亚铁离子或铁离子判断.

解答 解:(1)用硫黄(用S表示)、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氯化亚砜,原子利用率达100%,则反应的方程式为2S+3Cl2+SO3$\frac{\underline{\;一定条件\;}}{\;}$3SOCl2,所以三者的物质的量比为2:3:1,SOCl2遇水剧烈反应生成SO2与HCl,反应方程式为:SOCl2+H2O=SO2↑+2HCl↑,
故答案为:2:3:1;SOCl2+H2O=SO2↑+2HCl↑;
(2)①A中SOCl2吸收结晶水得到SO2与HCl,用冰水冷却收集SOCl2,浓硫酸吸收水蒸气,防止溶液中水蒸气加入B中,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尾气中二氧化硫与HCl,防止污染环境,E装置防止倒吸,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D→E→F→C,
故答案为:D;E;F;C;
②逆流冷却效果好,应从b口进水,
故答案为:b;
③ZnCl2•xH2O完全脱水得到ZnCl2,则ag为ZnCl2的质量,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为bg为AgCl的质量,由氯离子守恒:$\frac{ag}{136g/mol}×2$=$\frac{bg}{143.5g/mol}$,解得$\frac{b}{a}$=2.1;
故答案为:2.1;
④ZnCl2加热时会水解为氢氧化锌与HCl,氯化氢挥发,氢氧化锌受热分解为ZnO,不能得到ZnCl2,该方案不可行,反应的方程式为ZnCl2•xH2O$\frac{\underline{\;\;△\;\;}}{\;}$2HCl+ZnO+(x-1)H2O,
故答案为:ZnCl2•xH2O$\frac{\underline{\;\;△\;\;}}{\;}$2HCl+ZnO+(x-1)H2O;
(3)若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Fe3+会被还原为Fe2+,而SOCl2水解得到SO2会被氧化为H2SO4,可以检验硫酸根、亚铁离子或铁离子判断,检验铁离子,滴加KSCN溶液,若没有明显现象,则证明脱水过程中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没有明显现象;Fe2+、SO42-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实验方案设计、对原理与操作的分析与评价、化学计算等,关键是对实验原理的理解,较好地考查学生实验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物质鉴别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用焰色反应鉴别NaCl、KCl溶液
B.用氢氧化钠鉴别MgCl2溶液、AlCl3溶液
C.利用丁达尔效应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
D.用澄清石灰水鉴别SO2、CO2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一定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A(s)+3B(g)?2C(g)+D(g),经2min达平衡状态,此时B反应消耗了0.9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v (A):v (B):v (C):v (D)=4:3:2:1
B.该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不可作为平衡标志
C.充入N2使压强增大可加快反应速率
D.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
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目的或结论
A将某溶液中加入盐酸,有气体生成,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溶液中有CO32-
B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消失该原溶液一定含有SO42-
C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后,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再将上层液体从下端管口放出取出分液漏斗中的上层液体
D向某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有气体产生,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纸显蓝色说明该溶液中一定含有NH4+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如图所示,在注射器中加入少量Na2SO3晶体,并吸入少量浓硫酸(以不接触纸条为准).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只变红不褪色
B.湿润的品红试纸蘸有KMnO4酸性溶液的滤纸均褪色证明了SO2的漂白性
C.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未变蓝说明SO2不能将I-还原为I2
D.实验后,可把注射器中的物质推入NaOH溶液,以减少环境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震惊全国的天津港“8.12”爆炸事故中,因爆炸冲击导致氰化钠泄漏而造成环境污染,可以通过喷洒双氧水或硫代硫酸钠溶液来处理.
资料:氰化钠化学式NaCN(N元素-3价),白色结晶颗粒,剧毒,易溶于水
(1)NaCN用双氧水处理后,产生一种酸式盐和一种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aCN+H2O2+H2O═NaHCO3+NH3↑.
(2)某化学兴趣小组实验室制备硫代硫酸钠(Na2S2O3),并检测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能否达标排放.
【实验一】实验室通过图装置制备Na2S2O3
①a装置中盛浓硫酸的仪器名称是圆底烧瓶;
b装置的作用是安全瓶或防倒吸.
②c装置中的产物有Na2S2O3和CO2等,d装置中的溶质有NaOH、Na2CO3,还可能有Na2SO3
③实验结束后,在e处最好连接盛NaOH溶液(选填“NaOH溶液”、“水”、“CCl4”中任一种)的注射器,再关闭K2打开K1,目的是防止拆除装置时污染空气
【实验二】测定用硫代硫酸钠溶液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
已知:
①废水中氰化钠的最高排放标准为0.50mg/L.
②Ag++2CN-=[Ag (CN)2]-,Ag++I-=AgI↓,AgI呈黄色,且CN-优先与Ag+反应.
实验如下:
取25.00mL处理后的氰化钠废水于锥形瓶中,并滴加几滴KI溶液作指示剂,用1.000×10-4 mol/L的标准AgNO3溶液滴定,消耗AgNO3溶液的体积为2.50mL.
④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滴入最后一滴溶液,出现黄色沉淀,且半分钟内不消失
⑤处理后的废水中氰化钠的含量为0.98mg/L,不能(选填“能”、“不能”)排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几种物质在酸性溶液中的还原性强弱顺序如下:SO2>I->Fe2+>H2O2.据此判断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SO2+2H2O=2Fe2++SO42-+4H+B.H2O2+H2SO4=SO2↑+O2↑+2H2O
C.SO2+I2+2H2O=H2SO4+2HID.2Fe3++2I-=2Fe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在密闭容器中,将2.0mol CO与10mol H2O混合加热到800℃,达到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   K=1.0  则CO转化为CO2的转化率(  )
A.83%B.17%C.50%D.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表是汽车行驶速度与所产生大气污染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按平均行驶lkm计算).要使污染程度最小,汽车的速度应保持多少最为合适(  )
污染物速度/(km•h-1
508090120
一氧化碳/g8.75.44.79.6
氮的氧化物/g0.61.51.73.8
碳氢化合物/g0.70.60.50.8
A.50B.80C.90D.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