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压强,单位体积活化分子数一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加入反应物,使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D.使用催化剂,一定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分析 A.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不一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
B.升高温度,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
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增加,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
D.使用催化剂,改变反应所需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改变.

解答 解:A.增大压强,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个数不一定增加,化学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如恒容条件下加入稀有气体,体系压强增大但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变,活化分子个数不变,反应速率不变,故A错误;
B.升高温度,使部分非活化分子转化为活化分子,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
C.加入反应物,活化分子百分数不变,反应速率不一定增大,如果反应物是固体,反应物量的多少不影响反应速率,故C错误;
D.使用催化剂,改变反应所需活化能,化学反应速率改变,如果该催化剂是负催化剂,则能降低反应速率,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因素,为高频考点,明确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原理及其适用条件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BD,注意特殊情况,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在渔业生产中,有时需要异地运输鱼苗,为保证运输过程中鱼苗不死亡,必须满足下列条件:(1)水的pH要调在8~8.5之间;(2)防止细菌大量繁殖;(3)水中要溶有充足的氧气;(4)使鱼苗呼出的CO2气体及时排出.在长距离储运鱼苗的水中,最好加入下列物质中的(  )
A.纯净的氧气B.过氧化氢C.过氧化钠D.过氧化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在25℃、100kPa条件下,将15L O2通入10L CO和H2的混合气中,使其完全燃烧,干燥后,恢复至原的温度和压强.
(1)若剩余气体的体积是15L,则原CO和H2的混合气中:V(CO)=5L;V(H2)=5L.
(2)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a L,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H2的体积比.
(3)若剩余气体的体积为b L,计算b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请完成下列各题:
(1)前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与其所在周期数相同的元素有5种.
(2)第ⅢA、ⅤA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GaN、GaP、GaAs等是人工合成的新型半导体材料,基态Ga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或([Ar]3d104s24p1).
(3)CH4中共用电子对偏向C,SiH中共用电子对偏向H,则C、Si、H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H>Si.(用元素符号表示)
(4)某元素原子共有3个价电子,其中一个价电子位于第三能层d轨道,该元素价电子排布图,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四周期ⅢB族,属于d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如图所示物质(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出)中,只有A是单质,常温下B和C呈气态,且B是导致酸雨的大气污染物,D是氧化物,W是淡黄色固体.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B、C、D的化学式分别为:BSO2、CCO2、DSO3
(2)如图所给物质在6个反应中只做还原剂的有C、SO2(填写化学式).
(3)如图反应中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④⑤⑥(填写序号).
(4)写出A和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常温下能在浓HNO3中溶解的金属是(  )
A.AlB.FeC..PtD.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2mol甲烷完全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四种取代产物的物质的量相同,则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  )
A.5molB.4molC.6molD.3.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C5H12的同分异构体中,其中的一种只能生成一种一氯代物
B.CH3-CH﹦CH-C≡C-CF3分子结构中6个碳原子不可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C.不属于脂环化合物
D.不是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现有常温下的0.1mol•l-1纯碱溶液.
(1)该溶液呈碱性是因为存在水解平衡,相关离子方程式是: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2)为证明存在上述平衡,进行如下实验:在0.1mol•l-1纯碱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显红色,再往溶液中滴加BaCl2或CaCl2(填化学式)溶液,红色逐渐退为无色,说明上述观点成立.
(3)室温下pH为a的Na2CO3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OH-)=10a-14mol/L.
(4)室温下pH均为a的Na2CO3和NaOH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OH-)之比=102a-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