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C、CH4是常用的燃料,它们每1mol分别完全燃烧生成CO2(g)及H2O(l)时,放出的热量分别为393.5kJ、890.3kJ.计算说明:(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数值结果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1)1g C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2)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C和CH4,哪种燃料放出热量较多?

分析 (1)1molC完全燃烧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为393.5kJ,1molC的质量为12g,则1gC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frac{393.5kJ}{12}$;
(2)计算1gC、CH4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从而确定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C和CH4哪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多.

解答 解:(1)1molC完全燃烧生成CO2(g)放出的热量为393.5kJ,1molC的质量为12g,则1gC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frac{393.5kJ}{12}$=32.8kJ,
答:1g C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32.8kJ;
(2)1gCH4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frac{890.3kJ}{16}$=55.6kJ,1g C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32.8kJ,所以1mol甲烷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答:甲烷放出的热量多.

点评 本题考查燃烧热的计算,侧重考查学生计算能力,明确热量与质量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某小组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亚铁盐与H2O2溶液的反应.
【实验Ⅰ】
试剂: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0.2),5% H2O2溶液(pH=5)
操作现象
取2mL上述FeSO4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5% H2O2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稍后,产生气泡.测得反应后溶液pH=0.9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
(1)上述实验中H2O2溶液与Fe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2H++H2O2=+2Fe3++2H2O.
(2)产生气泡的原因是Fe3+催化下H2O2分解生成O2
【实验Ⅱ】
试剂:未酸化的0.5mol•L-1FeSO4溶液(pH=3),5% H2O2溶液(pH=5)
操作现象
取2mL 5% H2O2溶液于试管中,加入5滴上述FeSO4溶液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大量气泡,并放热,反应混合物颜色加深且有浑浊.测得反应后溶液pH=1.4
(3)将上述混合物分离,得到棕黄色沉淀和红褐色胶体.取部分棕黄色沉淀洗净,加4mol•L-1盐酸,沉淀溶解得到黄色溶液.初步判断该沉淀中含有Fe2O3,经检验还含有SO42-.检验棕黄色沉淀中SO42-的方法是取加入盐酸后的黄色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棕黄色沉淀中含有SO42-
(4)对于生成红褐色胶体的原因,提出两种假设:
i. H2O2溶液氧化Fe2+消耗H+
ii.Fe2+氧化的产物发生了水解
①根据实验II记录否定假设 i,理由是反应后溶液的pH降低.
②实验验证假设 ii:取Fe2(SO43溶液,加热,溶液变为红褐色,pH下降,证明假设 ii成立.
(5)将FeSO4溶液加入H2O2溶液后,产生红褐色胶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4H2O+H2O2=+2Fe(OH)3(胶体)+2H+
【实验Ⅲ】
若用FeCl2溶液替代FeSO4溶液,其余操作与实验 II相同,除了产生与 II相同的现象外,还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但不褪色.
(6)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的原因是H2O2分解反应放热,促进Fe3+的水解平衡正向移动,产生的HCl受热挥发.
(7)由实验Ⅰ、Ⅱ、Ⅲ可知,亚铁盐与H2O2反应的现象与pH、阴离子种类、温度、反应物用量(至少写两点)有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化学应用的判断和解释均正确的是(  )
选项化学应用判断及解释
A燃烧法可以鉴别羊毛和棉线对.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
B高锰酸钾可用于水果保鲜错.因为高锰酸钾会氧化水果中的有机物
CSiO2可用于制备光导纤维对.因为SiO2有导电性
D误食重金属盐引起人体中毒均可以喝大量食盐水解毒对.因为食盐水有解毒功能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各实验的原理、操作、现象和结论均完全正确的是(  )
A.证明某红棕色气体是溴蒸气还是NO2,可用AgNO3溶液检验,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B.将点燃的镁条迅速投入到集满CO2的集气瓶中,观察到镁条在集气瓶底部继续燃烧
C.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醋酸溶液时,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
D.向盛有5mL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3滴稀溴水,边加边振荡,立即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将2.56g Cu和一定量的浓HNO3反应,随着Cu的不断减少,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逐渐变浅,当Cu反应完毕时,共收集到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  )
A.0.08 molB.0.16 molC.0.24 molD.0.32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图是中学教材中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其中标出A-Q14种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2)问用具体的元素符号或离子符号或化学式回答]

(1)在上表所列出的短周期元素中
①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r;②原子半径最大的是Na(除稀有气体元素)
③形成的气态氢化物最稳定的是HF;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碱性最强的是NaOH.
⑤形成的阴离子还原性最弱的是F-,阳离子半径最小的是Al3+
(2)用电子式表示F与D形成化合物的过程
(3)设P的原子序数为Z,则F的原子序数为Z-44,Q的原子序数为Z+2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仅用下表提供的仪器(夹持仪器和试剂任选),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  )
选项实验目的仪器
A硫酸铜溶液的浓缩结晶坩埚、玻璃棒、烧杯
B用稀H2SO4、Na2CO3溶液比较元素S与C的非金属强弱试管、胶头滴管
C用8.0mol•L-1的盐酸配制250mL 1.5mol•L-1 的盐酸250mL容量瓶,玻璃棒、烧杯
D测定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酸(碱)式滴定管,胶头滴管、烧杯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实验设计正确的是(  )
A.检验淀粉已完全水解;在淀粉水解液中滴加碘水
B.证明氧化性H2O2比Fe3+强,将硫酸酸化的H2O2溶液滴入Fe(NO32溶液中
C.检验某溶液中含Fe2+:可先向溶液中加入氯气,再滴加少量KSCN溶液
D.把0.9mol•L-1硫酸100mL;将18 mol•L-1硫酸5mL移入1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一种以2mol•L-1的Na2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钠离子电池的总反应如下(P为+5价):NaTi2(PO43+Zn+Na2SO4$?_{充电}^{放电}$Na3Ti2(PO43+ZnSO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NaTi2(PO43发生氧化反应
B.放电时,Na+向锌棒一极移动
C.充电时,阳极反应式为[Ti2(PO43]+-2e-=[Ti2(PO43]3+
D.充电时,每转移0.2 mol电子,阴极增重6.5 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