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硼与铝的性质相似,能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等物质反应.硼与氯气反应生成三氯化硼(BCl3),生成的三氯化硼遇水水解产生白雾(已知: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且三氯化硼用于制取乙硼烷(B2H6).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三氯化硼.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3Cl2$\frac{\underline{\;\;△\;\;}}{\;}$2BCl3
(2)装置B、E的作用分别是除去Cl2中的HCl;冷却和收集三氯化硼.
(3)可以用盛装碱石灰(填试剂名称)的干燥管代替装置F和G,使实验更简便.
(4)为了顺利完成实验,点燃酒精灯的正确操作是a(填字母),其理由是先用Cl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氧气和硼粉反应生成B2O3
a.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点燃D处酒精灯
b.先点燃D处酒精灯,后点燃A处酒精灯
c.同时点燃A、D两处酒精灯.

分析 BCl3遇水水解,因此由装置A生成的氯气需经装置B净化、需经装置C干燥.根据BCl3的熔点为-107.3℃,沸点为12.5℃,需用装置E将生成的BCl3蒸汽冷凝为液体.BCl3遇水水解,因此装置F的作用是防止装置G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E;氯气有毒,装置G的作用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因此为了使实验更简便,可用一个盛装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装置F和G.硼能与氧气反应,为了避免氧气和硼粉反应生成B2O3,应先点燃A处酒精灯,用Cl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1)D中氯气与硼在加热条件下生成三氯化硼,反应方程式为2B+3Cl2$\frac{\underline{\;\;△\;\;}}{\;}$2BCl3,故答案为:2B+3Cl2$\frac{\underline{\;\;△\;\;}}{\;}$2BCl3
(2)浓盐酸易挥发,制备的氯气中含有HCl,B中饱和食盐水除去除去Cl2中的HCl,且可以降低氯气溶解度,BCl3的沸点低,E中冰水冷却偏于收集三氯化硼,
故答案为:除去Cl2中的HCl;冷却和收集三氯化硼;
(3)由于三氯化硼遇水水解,F装置防止水蒸气加入装置E中,G为尾气处理装置,可以用一个盛装碱石灰的干燥管代替装置F和G,
故答案为:碱石灰;
(4)先用Cl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氧气和硼粉反应生成B2O3,在加热制备三氯化硼,故先点燃A处酒精灯,后点燃D处酒精灯,
故答案为:a;先用Cl2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避免氧气和硼粉反应生成B2O3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制备实验,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涉及制备气体、净化气体、干燥气体和尾气处理,明确原理是解题关键,注意题目信息的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研究氮、氯、碘等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反应有重要意义.
(1)如图是一定的温度和压强下N2和H2反应生成lmolNH3过程中能量变化示意图,请写出工业合成氨的热化学方程式(△H的数值用含字母Q1、Q2的代数式表示):N2(g)+3H2(g)═2NH3(g)△H=2(Q1-Q2)kJ•mol-1
(2)已知:25℃时KSP(AgCl)=1.6×l0-10KSP(AgI)=1.5×l0-16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元素,常量元素如氯,微量元素如碘,其在海水中均以化合态存在.在25℃下,向0.1L0.002mol•L-l的NaCl溶液中逐滴加入适量的0.1L0.002mol•L-l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从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角度解释产生沉淀的原因是c(Ag+).c(Cl-)>Ksp(AgCl),向反应后的浑浊液中继续加入0.1L0.002mol•L-1的NaI溶液,看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gCl(s)+I-(aq)=AgI(s)+Cl-(aq).
(3)氨气溶于水得到氨水.在25℃下,将a mol•L-1的氨水与b mol•L-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混合后体积为混合前体积之和),反应后溶液显中性.求25℃下该混合溶液中氨水的电离平衡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如图表示碱金属的某些性质与核电荷数的变化关系,则下列各性质中符合图示关系的是(  ) 
A.还原性B.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
C.熔点D.原子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运用元素周期律研究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I.部分短周期主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浓度均为0.01mol/L-1)溶液的pH和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

(1)元素R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ⅦA族,元素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是
(2)元素Y和W形成的Y2W2型化合物中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离子键、非极性共价键.
Ⅱ.短周期元素C、O、S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如CO2、CS2、COS等
(1)下列能说明碳、硫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相对强弱的是AC(填序号)
A.S与H2发生化合反应比C与H2化合更容易
B.酸性:H2SO3>H2CO3
C.CS2中碳元素为+4价,硫元素为-2价
(2)羰基硫(COS)其分子结构和CO2相似.用电子式表示羰基硫(COS)的形成过程
(3)铅(Pb)、锡(Sn)、锗(Ge)与元素碳(C)同主族.则:
①锗的原子序数为32
②它们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Pb(OH)4>Sn(OH)4>Ge(OH)4(填化学式).
Ⅲ.若1.52g铜镁合金完全溶解于X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浓溶液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mol/LNaOH溶液,当金属阳离子全部沉淀时,得到2.54g沉淀,那么,该铜镁合金中铜与镁的物质的量之比是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金属锂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比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它无电时也无需充电,只需更换其中的某些材料即可,其工作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机电解液可以是乙醇等无水有机物
B.放电时,电池反应为:4Li+O2=2Li2O
C.电池正极反应式是O2+4e-=2O2-
D.在更换锂电极的同时,要更换水性电解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溶液的酸碱性可用酸度(AG)表示[AG=lg$\frac{c({H}^{+})}{c(O{H}^{-})}$],室温下,向浓度均为0.1mol/L体积均为100mL的两种一元酸HX、HY的溶液中,分别加入NaOH固体,AG随加入NaOH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HX、HY均为弱酸
B.a点由水电离出的c(H+)=1.0×l0-13mol•L-l
C.c点溶液中:c(Y-)<c(Na+)<c(HY)
D.b点时,溶液的pH=7,酸碱恰好完全中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化学实验装置的科学设计是实验是否取得预期效果的关键.请回答下列有关实验装置的相关问题:
Ⅰ.图A为“人教版”教材制备乙酸乙酯的实验装置,甲同学认为图B装置进行酯化反应效果比A  要好,他的理由是便于冷凝回流,减少反应物损失;乙同学经查阅资料认为图C装置进行酯化反应效果更好,他的理由是既能冷凝回流又能及时分离出反应生成的水,有利于酯的生成.


Ⅱ.某实验小组欲探究碳与浓硝酸反应的情况.甲同学设计了图1装置,认为若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就说明碳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已知:C+4HNO3 (浓)$\frac{\underline{\;\;△\;\;}}{\;}$  4NO2↑+CO2↑+2H2O)
(1)甲同学的实验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才符合化学实验安全性的要求.
(2)乙同学认为红棕色气体不一定是碳与浓硝酸发生反应而得,所以他认为甲同学观
点是错误的,他的理由是4HNO3$\frac{\underline{\;\;△\;\;}}{\;}$4NO2↑+O2↑+2H2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此乙同学查阅相关资料得知“0℃时四氧化二氮为液体”,从而改进了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
(3)常温下存在:2NO2?N2O4请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B装置的作用降低温度N2O4液化,平衡右移,除去混合气体中的NO2(用文字表述).
(4)C装置中出现的现象是C中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经检测C的溶液中还含有少量氮元素,只以NO3-形式存在,写出生成该离子的离子方程式C中溶液变浑浊(或产生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某小组同学为探究氯化按铵固体的性质,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在大试管中放入氯化铵固体,加热.实验过程中,发现大试管底部固体减少,在试管口内壁有白色固体附着.
(1)请写出在试管口生成白色固体的化学方程式NH3+HC1=NH4C1.
【实验二】在大试管中放入熟石灰和氯化铵固体的混合物,加热并收集气体.
(2)请写出固体混合物在受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3)下列可以用来收集该反应产生气体的装置是c d(填字母).

【实验三】该小组同学为了探究氯化铵固体中的氯离子能否被过氧化钠氧化,在大试管中放入氯化铵和过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加热并检验气体产物.
(4)同学们从元素的角度预测氯化铵被氧化的产物可能为Cl2或NO等,预测的理由是氯化铵中的氯元素和氮元素未达到最高价.
(5)实验过程中该小组同学将所得到的无色气体通入红色石蕊溶液,溶液变蓝,剩余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通过上述现象,可以确定的氧化产物为O2
(6)同学们根据资料进行假设:上述实验中Cl-未被氧化的原因可能是由于NH4+的存在.他们欲继续探究固体在加热条件下,氯离子能否被过氧化钠氧化,可采取的方法是将NH4Cl固体改为NaCl固体重复实验三中的实验步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6.亚硝酸钠是重要食品添加剂.某化学兴趣小组以碳和浓硝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如图装置利用一氧化氮与过氧化钠反应制备亚硝酸钠.(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查阅资料:①HNO2为弱酸,室温下存在反应:3HNO2═HNO3+2NO↑+H2O;
②NO不与碱反应,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为硝酸.

实验操作:
①关闭弹簧夹,打开A中分液漏斗活塞,滴加一定量浓硝酸,加热;
②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
③从C中取少量固体,检验是否是亚硝酸钠.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4HNO3(浓)$\frac{\underline{\;\;△\;\;}}{\;}$CO2↑+4NO2↑+2H2O;
(2)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NO,防止污染空气;
(3)C中反应生成NaNO2的化学方程式是2NO+Na2O2=2NaNO2
(4)检验C中产物有亚硝酸钠的正确操作是a(填序号);
a.取少量生成物溶于稀硫酸,若产生无色气体并在液体上方变为红棕色,则含有NaNO2
b.取少量生成物溶于水充分振荡,滴加酚酞试液,若溶液变红,则含有NaNO2
(5)经检验C的产物中亚硝酸钠含量较少.
①甲同学认为C中产物不仅有亚硝酸钠,还可能有其它固体物质.为排除干扰,甲在B、C装置间增加装置E,E中盛放的试剂应是碱石灰(写名称);
②乙同学认为除上述干扰因素外,还会有空气参与反应导致产品不纯,所以在实验操作①前应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