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一段时间后取出电极,加入0.1molCu(OH)2固体后溶液与电解前相同,则电解时电路中流过的电子为(  )
A.0.1 molB.0.2 molC.0.3D.0.4 mol

分析 根据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要想让电解后的电解质复原,则遵循的原则是:出什么加什么,加入 Cu(OH)2后溶液与电解前相同,则铜离子和氢氧根放电.

解答 解:以惰性电极电解CuSO4溶液的电解原理方程式是:2Cu2++2H2O$\frac{\underline{\;电解\;}}{\;}$2Cu+4H++O2↑,加入0.1molCu(OH)2(相当于CuO和H2O)后溶液与电解前相同,根据铜元素守恒,所以析出金属铜的物质的量是0.1mol,阴极反应是:2Cu2++4e-→2Cu,当析出金属铜的物质的量是0.1mol时,则转移的电子是0.2mol,当电解掉0.1mol水时,转移电子是0.2mol,总共转移电子是0.4mol.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电解池的工作原理,注意电子守恒思想的应用,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取一支大试管.加入20mL饱和澄清石灰水(ρ=1.6g•cm-3).再加入5mL苯(ρ=0.87g•cm-3).静置后缓慢加入黄豆粒大小的钠块(ρ=0.97g•cm-3).下列实验现象中,能观察到的有②③④⑥
①钠在饱和澄清石灰水层反应并四处游动  ②有气体产生  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④钠在石灰水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 ⑤钠停留在苯层不反应  ④钠块最后消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下所示,其中Z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其电子层数的2倍.请回答下列问题:
XY
ZW
(1)元素Z位于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ⅥA族.
(2)实验室制取X元素的简单氢化物的化学方程式为2NH4Cl+Ca(OH)2$\frac{\underline{\;\;△\;\;}}{\;}$CaCl2+2NH3↑+2H2O.
(3)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与Y同主族,硒原子比Y原子多两个电子层,则硒的原子序数34.
(4)将过量的W的单质通入FeBr2的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2++4Br-+3Cl2=2Fe3++2 Br2+6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凡是吸热反应都需要加热
B.物质的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C.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HCl═NaCl+H2O△H=-57.3 kJ•mol-1
D.等质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的反应热比后者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主族元素X、Y,已知X的质子数为a,X2+比Y2-核外少8个电子,若Y原子的质量数为b,则Y原子核内中子数为(  )
A.b-a-4B.b-a-8C.b+a+8D.b-a-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表是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根据A-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I 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O
1A
2DEGI
3BCJFH
(1)实验室用焰色反应的方法检验B元素的存在,具体操作是洗净铂丝在酒精灯灼烧至无色,然后蘸取含B的物质或溶液,在酒精灯灼烧观察为黄色
(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最强的是NaOH,酸性最强的是HClO4,呈两性的是Al(OH)3
(3)在B、C、D、G中,原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的是Na>Al>C>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A、B、C、D、E为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B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之比为3:4;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次外层电子数之比为3:4;E-、C-、A-的半径逐渐减小;常温下化合物AE为气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较强的是HClO4(写化学式).
(2)写出CD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3)A与B、A与D均可形成18电子分子,这两种分子在水溶液中反应有黄色沉淀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H2O2+H2S=2H2O+S↓.
(4)化合物乙、丙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任意三种元素组成的强电解质,且两种物质水溶液的酸碱性相同,组成元素的原子数目之比为1:1:1,乙为强碱,丙为盐类,丙为常见家用消毒剂的主要成分.则化合物乙中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则丙的化学式是NaCl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实验装置设计正确、且能达到目的是(  )
A.实验I:制备金属锰
B.实验II:制备并收集NO2
C.实验III:配置一定的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溶液
D.实验IV:测定未知盐酸的浓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现有前四周期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五种元素A、B、C、D、E. A、D元素基态原子中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且D元素基态原子中有6个未成对电子;B的基态原子核外只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B、C元素基态原子的3p能级上均有1个未成对电子;E元素排在周期表的15列.
(1)B元素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有13种运动状态,电子占据的最高能层符号为M,该能层具有的原子轨道数为9、电子数为3.
(2)C、E两元素可以形成化合物EC3,此化合物的VSEPR模型为四面体形,是极性分子(填“极性”、“非极性”).
(3)写出D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图
(4)B、C两元素也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BC3,但BC3经常以二聚(B2C6)的形式存在,二聚分子具有配位键,分子中原子间成键的关系如图所示.请将图中,你认为是配位键的斜线上加上箭头.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