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假设小明家的花生油不小心混入了一些水,请你利用所学知识.设计最简便的分离方法是(  )
A.B.
C.D.

分析 根据花生油和水是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层,所以可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进行解答.

解答 解:花生油中不小心混入了大量的水,水与油分层,应选择分液法分离,而蒸发分离可溶性固体与液体、蒸馏分离互溶但沸点不同的液体、过滤用于分离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及选择,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分离原理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物质性质差异及分离方法的选择,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焦亚硫酸钠(Na2S2O5)为白色或黄色结晶粉末或小结晶.其性质活泼,具有强还原性,在食品加工中作防腐剂、漂白剂、疏松剂.某实验小组拟采用如图1装置(实验前已除尽装置内的空气)来制取焦亚硫酸钠(Na2S2O5).
(1)装置I是用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制备二氧化硫气体,该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如果想控制反应速度,如图2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c(填写字母).
(2)工业上为减少SO2的排放,常采取的措施有:将煤转化为清洁气体燃料.已知:
H2(g)+$\frac{1}{2}$O2(g)═H2O(g)△H=-241.8KJ/mol   C(s)+$\frac{1}{2}$O2(g)═CO(g)△H=-110.5KJ/mol
写出焦炭与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s)+H2O(g)=CO(g)+H2(g)△H=+131.3kJ•mol-1
(3)洗涤含SO2的烟气,以下物质可作洗涤剂的是ab(填编号)
a.Ca(OH)2  b.Na2CO3    c.CaCl2   d.NaHSO3
(4)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SO3═Na2S2O5+H2O当有Na2S2O5晶体析出,要获得已析出的晶体可采取的分离方法是过滤;某同学需要420mL0.1mol/L焦亚硫酸钠溶液来研究其性质,配制时需称量焦亚硫酸钠的质量为9.5g;配制时除用到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等仪器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是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5)装置Ⅲ用于处理尾气,可选用如图3的最合理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为d(填序号).

(6)工业制备焦亚硫酸钠(Na2S2O5)的过程如图:

已知:反应Ⅱ包含2NaHSO3?Na2S2O5+H2O等多步反应.
①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Ca(OH)2+2NH4Cl $\frac{\underline{\;\;△\;\;}}{\;}$ CaCl2+2H2O+2NH3↑.
②“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2SO2
③已知Na2S2O5与稀硫酸反应放出SO2,其离子方程式为:S2O52-+2H+=2SO2↑+H2O.
④副产品X的化学式是:CuSO4•5H2O;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CO2、H2O.
⑤为了减少产品Na2S2O5中杂质含量,需控制反应Ⅱ中气体与固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各项中的两个量,其比值一定为2:1的是(  )
A.在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H2SO4和CH3COOH溶液中的c(H+
B.相同温度下,等浓度的Ba(OH)2和NaOH溶液,前者与后者的c(OH-
C.相同温度下,0.2 mol•L-1醋酸溶液和0.1 mol•L-1醋酸溶液中的c(H+
D.液面在“0”刻度时,50 mL碱式滴定管和25 mL碱式滴定管所盛液体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电化学原理的实验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通O2的Pt电极为电池正极(填电极名
称),其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2)若B电池为电镀池,目的是在某镀件上镀一层
银,则X电极材料为Ag,电解质溶液为AgNO3溶液.
(3)若B电池为精炼铜,且粗铜中含有Zn、Fe、Ag、Au等杂质,在X电极(填“X”或“Y”)周围有固体沉积,沉积固体的成分为Ag、Au.
(4)若X、Y均为Pt,B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500mL 1.0mol/L的NaCl溶液,当电池工作一段时间断开电源K,Y电极有560mL(标准状况)无色气体生成(假设电极产生气体完全溢出,溶液体积不变).恢复到常温下,B电池溶液的pH=13,要使该溶液恢复到原来的状态,需加入0.05molHCl(填物质并注明物质的量).
(5)若X、Y均是铜,电解质溶液为NaOH溶液,电池工作一段时间,X极附近生成砖红色沉淀,查阅资料得知是Cu2O,试写出该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
(6)若X、Y均是Pt,电解质溶液为饱和Na2SO4溶液,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上逸出c mol气体,同时有N g Na2SO4•10H2O 晶体析出,若温度不变,此时剩余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frac{7100N}{161(N+18c)}$%.
通过以上题目,请总结书写电极反应式的关键根据电极上发生的氧化或还原反应结合溶液的酸碱性书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食盐B.醋酸、烧碱、生石灰
C.硝酸、烧碱、胆矾D.盐酸、熟石灰、氧化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鉴别NaCl、NaBr、NaI可以采用的试剂是(  )
A.碘水、淀粉溶液B.碘化钾淀粉溶液C.氯水、CCl4D.溴水、汽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的原料的化学式SiO2
(2)以下物质中:①铜②蔗糖③熔化的KNO3④BaSO4⑤氯化镁溶液.其中,属于电解质的是③④(填编号,下同),属于非电解质的是②.
(3)已知反应3NaClO+NaI═3NaCl+NaIO3,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是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套管实验”是将一支较小的玻璃仪器装入另一支玻璃仪器中,经组装来完成原来需要较多仪器进行的实验.因其具有许多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中.下列三个实验均为“套管实验”,请观察、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一:图甲是对课本有关Na2O2某性质的两个实验的改进.
(1)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小试管,然后,在导管口A、B处分别进行适当操作,再根据所观察现象可得到的两个结论是Na2O2与水反应产生O2,该反应放热.
(2)写出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Na2O2+2H2O=4Na++4OH-+O2↑.
实验二:图乙是对铜和浓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3)写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
(4)反应开始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小试管中溶液变蓝(绿),试管中出现红棕色气体,随后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大试管中液面上升.
(5)与普通演示实验相比,此实验除操作方便之外,还有减少空气污染等优点.
实验三、现有下列药品:A.氯化铵固体,B.氢氧化钠固体,C.浓氨水,D.浓硫酸,E.碳酸氢铵.采用“套管法”,只用一支试管(药匙等辅助用品略,不加热),选择合适的药品就可在圆底烧瓶中集满喷泉实验用的氨气(如图丙).
(6)此实验制备氨气选用的最合适药品是BC(填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Ba(OH)2═Ba2++2OH-B.AlCl3═Al3++Cl3-
C.H2SO4═2H++S6++4O2-D.Na2CO3═Na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