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在周期表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Z左右相邻,Z、W位于同主族.请回答下列问题:
(1)X、Y、Z、W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S>N>O>H(用元素符号表示).
(2)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
①已知1 mol A能与足量的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写出加热条件下A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②又知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写出A与足量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32-+2H+=SO2↑+H2O;
(4)由X、Y、Z、W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式量为392的化合物B,1 mol B含有6 mol结晶水.对化合物B进行如下实验:
a.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过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成灰褐色,最终变成红褐色;
b.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
①B的化学式为(NH42SO4•FeSO4•6H2O.
②B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SO42-)>c(NH4+)>c(Fe 2+ )>c(H+)>c(OH-).

分析 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所有元素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为H元素;Z、W位于同主族,设Z的原子序数为x,则W的原子序数为x+8,Y、Z左右相邻,Y的原子序数为x-1,由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则1+(x-1)+x+(x+8)=32,解得x=8,即Z为O元素,W为S元素,Y为N元素,据此解答.
(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
(2)由H、N、O、S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则该酸为硝酸,稀硝酸与Cu反应方程式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3)由H、N、O、S四种元素组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A:
①1mol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说明该物质阳离子为NH4+,且1molA中含有2molNH4+,则A为硫酸铵或亚硫酸铵,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
②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故A为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二氧化硫与水;
(4)由H、N、O、S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式量为392的化合物B,由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过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可知B中含有Fe2+、NH4+,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则B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又1mol B中含有6mol结晶水,令B的化学式为x(NH42SO4•yFeSO4•6H2O,结合其相对分子质量确定.

解答 解:原子序数由小到大排列的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在周期表所有元素中X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X为H元素;Z、W位于同主族,设Z的原子序数为x,则W的原子序数为x+8,Y、Z左右相邻,Y的原子序数为x-1,由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32,则1+(x-1)+x+(x+8)=32,解得x=8,即Z为O元素,W为S元素,Y为N元素.
(1)半径同周期左侧元素半径大,同主族下方元素半径大,则原子半径:S>N>O>H,
故答案为:S>N>O>H;
(2)能与铜反应的强酸稀溶液只有硝酸,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和硝酸铜、水,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为:3Cu+8H++2NO3-═3Cu2++2NO↑+4H2O;
(3)①1molA能与足量NaOH浓溶液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44.8L气体,说明该物质阳离子为NH4+,且1molA中含有2molNH4+,则A为硫酸铵或亚硫酸铵,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氨气,反应离子方程式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故答案为:NH4++OH-$\frac{\underline{\;\;△\;\;}}{\;}$NH3↑+H2O;
②A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氯水反应,故A为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二氧化硫与水硫化氢,反应离子方程式为:SO32-+2H+=SO2↑+H2O,
故答案为:SO32-+2H+=SO2↑+H2O;
(4)①由H、N、O、S和Fe五种元素组成的式量为392的化合物B,由B的溶液加入过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白色沉淀和无色刺激性气味气体.过一段时间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可知B中含有Fe2+、NH4+,另取B的溶液,加入过量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盐酸沉淀不溶解,则B中含有硫酸根离子,又1mol B中含有6mol结晶水,令B的化学式为x(NH42SO4•yFeSO4•6H2O,则:(96+36)x+(96+56)y+108=392,则x=y=1,故B的化学式为:(NH42SO4•FeSO4•6H2O,
故答案为:(NH42SO4•FeSO4•6H2O;
②硫酸亚铁铵溶液中如果不考虑水解,硫酸根、铵根浓度相等且为亚铁离子的两倍,但由于铵根和亚铁离子都会水解,所以硫酸根浓度最大,其次铵根,第三亚铁离子,因为水解呈酸性所以第四氢离子,第五是氢氧根离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为:c(SO42-)>c(NH4+)>c(Fe 2+ )>c(H+)>c(OH-),
故答案为:c(SO42-)>c(NH4+)>c(Fe 2+ )>c(H+)>c(OH-).

点评 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应用、无机物推断等,明确Y、Z、W的位置及原子序数的关系来推断元素是关键,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元素化合物性质,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1.0mol/L Na2CO3溶液:c(H2CO3)+c(HCO3-)+2 c(CO32-)=1.0mol/L
B.1.0mol/L Na2CO3溶液:c(Na+)+c(H+)=c(HCO3-)+c(CO32-)+c(OH-
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适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c(CH3COO-)>c(H+)>c(OH-
D.向硝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得到的pH=5的混合溶液:c(Na+)=c(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用作食品防腐剂
B.二氧化硫可用于制作葡萄酒的食品添加剂
C.还原铁粉和生石灰均可用作食品包装袋内的脱氧剂
D.“地沟油”禁止食用,但可用来制取肥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H3和NO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NH3(g)+NO(g)?2N2(g)+3H2O(g)△H<0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其它条件不变时,使用高效催化剂,不可以使NO的转化率增大
B.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充入NH3,平衡向右移动,NH3的转化率增大
C.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了,则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D.平衡时,其它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某温度下将Cl2通入KOH溶液里,反应后得到KCI、KC1O、KC1O3的混合溶液,经测定ClO- 与Cl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1,则C12与KOH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和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3B.4:3C.2:1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有五种饱和溶液①Ba(NO32  ②Ca(OH)2  ③NaAlO2  ④Na2CO3  ⑤NH3和NaCl,分别持续通入CO2,最终得到沉淀或析出晶体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③④D.③④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定浓度H2SO4、HNO3混合后的稀溶液100mL,向其中逐渐加人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假设且每一段只对应一个反应,则OA段产生的气体和H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
A.NO,1.5mol/LB.H2,1.5mol/LC.NO,2.5mol/LD.H2,2.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各组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的是(  )
①NH3和H2O   
②NH4+和H3O+  
③NH3和H3O+
④O3和SO2
⑤CO2和BeCl2  
⑥NH4+和SO42-  
⑦BF3和Al2Cl6
A.全部B.除④⑥⑦以外C.③④⑤⑥D.②⑤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家用燃气灶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应用装置
B.食品放入冰箱中,因为温度低,变质速率降低,所以食品能够保存较长时间
C.将煤气化,有利于提供更多的能量,而且有效地减少温室气体的产生
D.因为食用醋中含有酸,可以用来清洗锅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