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25℃时,有c(CH3COOH)+c(CH3COO-)=0.2mol.L-1的一组醋酸与醋酸钾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的c(CH3COOH)、c(CH3COO-)与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温度下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a=10-4.75
B.pH=6的溶液中,c(K+)+c(H+)-c(OH-)+c(CH3COOH)=0.1mol/L
C.pH=3.75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H+)>c(OH-
D.向W点所示溶液中通入0.1molHCl气体(溶液体积可以忽略不计)c(H+)=c(OH-)+c(CH3COOH)

分析 由图象可看出,随pH的增大浓度增大的曲线应为c(CH3COO-),浓度减小的曲线应为c(CH3COOH),X点时c(CH3COOH)=c(CH3COO-),结合溶液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解答该题.

解答 解:A.在W点,c(CH3COOH)=c(CH3COO-),电离平衡常数为k=$\frac{c(C{H}_{3}CO{O}^{-}).c({H}^{+})}{c(C{H}_{3}COOH)}$=c(H+)=10-4.75 mol•L-1,故A正确;
B.c(K+)+c(H+)=c(CH3COO-)+c(OH-),再把题干中的c(CH3COOH)+c(CH3COO-)=0.2mol•L-1代入即可得c(K+)+c(H+)-c(OH-)+c(CH3COOH)=c(CH3COOH)+c(CH3COO-)=0.2mol•L-1,故B错误;
C.根据图知,pH=3.75时,c(CH3COOH)>c(CH3COO-),故C错误;
D.根据质子守恒得c(OH-)=c(H+)+c(CH3COOH),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明确溶液中存在的盐类水解、原子守恒和物料守恒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计算及识图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已知反应A(g)+3B(g)?2C(g)+D(s),1molA和3molB在2L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若2min后,测得C的浓度为0.2mol/L,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v(D)=0.05mol/(L•min)B.3v(B)=2v(C)
C.v(B)=0.15mol/(L•min)D.A的转化率为4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现有六种物质:H2SO4、K2SO4、Na2SO3、Na2CO3、Na2SO4、NaOH.回答下列问题:
(1)工业上的“三酸两碱”,其中的“两碱”是上述物质中的Na2CO3与NaOH.判断是否属于碱类并说明原因:不属于;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但是碳酸钠电离出的阴离子是碳酸根离子.
(2)鉴别K2SO4、Na2SO4两种物质的方法是焰色反应.该方法涉及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3)从上述六种物质中选用一种物质用来区别上述三种钠盐,根据现象推断三种钠盐:取三种盐于试管中,向盐中加入硫酸,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的是Na2SO3,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的是Na2CO3,没有明显现象变化的物质是硫酸钠.
(4)上述某种物质常用作工业还原剂,该物质在空气中会被氧化而变质,其化学方程式为2Na2SO3+O2=2Na2SO4,该物质还用来除去自来水中的氯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Cl2+H2O=SO42-+2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如图所示的装置可用于(  )
A.加热NaHCO3制CO2B.用Cu与稀硝酸反应制NO
C.用NH4Cl与浓NaOH溶液反应制NH3D.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由一种阳离子与两种酸根离子组成的盐称为混盐.混盐Na4S2O3,在酸性条件下可以产生S.下列关于混盐
Na4S2O3的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混盐的水溶液呈碱性
B.该混盐溶液中加人BaCl2溶液,可以生成白色沉淀
C.该混盐与稀硫酸反应产生1mol S时转移2NA个电子
D.该混盐中的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和+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硼及其化合物的研究在无机化学的发展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1)Ga与B同主族,Ga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1,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分析,B、N、O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N>O>B
(2)硼酸(H3B03)是白色片状晶体(层状结构如图),有滑腻感,在冷水中溶解度很小,加热时溶解度增大硼元素具有缺电子性,其化合物往往具有加合性.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是sp2,其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
(3)已知H3BO3与足量k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3BO3+OH-═B(OH)4-,写出硼酸的电离方程式:H3BO3+H2O H++B(OH)4-
(4)硼氢化钠(NaBH4)是有机化学中的一种常用还原剂,在热水中水解生成硼酸钠和氢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反应原理NaBH4+4H2O═Na[B(OH)4]+4H2↑[BH4]-的空问构型是正四面体
(5)石墨烯可转化为富勒烯(C60),某金属M与C60可制备一种低温超导材料,晶胞如图所示,M原子位于晶胞的棱上与内部.该晶胞中M原子的个数为12,该材料的化学式为M3C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1)①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加少量次氯酸钠溶液,溶液变蓝色,且反应后溶液显碱性,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2I-+H2O═I2+Cl-+2OH-
②在上述碘和淀粉形成的蓝色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碱性溶液,发现蓝色逐渐消失,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O32-+I2+2OH-═SO42-+2I-+H2O.
③对比①和②实验所得的结果,将I2、ClO-、SO42-按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为ClO->I2>SO42-
(2)今有铁皮、铜片、酸、碱、盐溶液若干.设计实验证明以下事实,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浓硫酸的氧化性比稀硫酸强:Cu与浓H2SO4在加热时反应而与稀H2SO4在加热时不反应;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②氯化铁溶液中Fe3+的氧化性比硫酸铜溶液中的Cu2+强:Cu与FeCl3溶液能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③铁的还原性比铜强:Fe能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Cu;Fe+CuSO4═FeSO4+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酸碱的电离、中和反应和盐类的水解密切相关.
(1)一定温度下,冰醣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电导(电阻的倒数)变化如图1所示.A、B、C三点水的离子积常数Kw(A)、Kw(B)、Kw(C)由大到小的关系为Kw(A)=Kw(B)=Kw(C)(用“>”、“=”、“<”表示,下同);A、B、C三点醋酸溶液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C>B.
(2)相同条件下,将等体积、等PH的稀盐酸和稀醋酸溶液.分别稀释n倍,二者的酸性強弱关系为:前者小于后者(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下同);向稀释后两溶液中分别加人足量的锌粉,产生氢气的质量关系为:前者小于后者.
(3)常温下,向10mL 0.2mol•L-1的醋酸溶液滴入0.1mol•L -1NaOH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b、c、d三点的溶液中,水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d (填序号);
d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CH3COO-)>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注:R、R′为径基).A为有机合成中间体,可发生银镜反应.A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可能得到两种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产物,其中的一种B可用于制取合成树脂、染料等多种化工产品.A能发生如图所示的变化.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A分子中的官能团是醛基、羟基.
②B分子中最多有9个原子在同一平面.
③C的同分异构体C1与C有相同的官能团,两分子C1脱去两分子水形成含有六元环的C2,写出C2的结构简式:
④写出E生成高聚物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