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溴化亚铜(CuBr)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可用作有机合成中的催化剂。实验室中可利用无水硫酸铜、溴化钠为主要原料制备溴化亚铜,制备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______,其中无水能否用蓝矾代替?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制备CuBr的反应在装置乙中进行,向其中加入32gCuSO4和23g NaBr配制成的150mL水溶液,然后通入足量的SO2(部分夹持及加热装置已略去)。
①装置甲中,不能采用浓度为98%的浓硫酸,一般采用浓度为70%左右的浓硫酸,其原因是________。
②写出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该反应需保持反应液在60℃,最佳加热方式为______,该装置中应用搅拌器搅拌的目的是______,Cu2+、Br-反应完毕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
③丙中倒扣的漏斗可防止液体倒吸,下列装置中不能防止液体倒吸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 b. c. d.
(3)洗涤CuBr沉淀时采用SO2的水溶液而不采用蒸馏水,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
(4)最后经洗涤、干燥得到21.6g产品,则该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
【答案】玻璃棒 能,因需配制成水溶液 因反应的实质是与的反应,而98%硫酸中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无法电离出,硫酸浓度过低时,不利于逸出 水浴加热 加快反应速率 溶液的蓝色褪去 a 防止CuBr被氧化 75%(或0.75)
【解析】
在CuSO4和NaBr的固体混合物,加水溶解所得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即可得到CuBr沉淀,经过滤洗涤干燥获得产品;由于溴化亚铜易被氧化,可以使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进行洗涤,防止溴化亚铜被氧化;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可用亚硫酸钠固体与70%的硫酸反应,二氧化硫气体有毒,尾气需要吸收处理,但要注意防倒吸;实际产生的CuBr的质量与通过化学反应计算出的理论上得到的CuBr质量之间的比值,即为产率。
(1) 过程①中固体溶解需要在烧杯中进行,且需要使用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硫酸铜配制成溶液需要加水溶解,则无水CuSO4可用蓝矾代替;
(2) ①利用Na2SO3固体与浓硫酸反应的实质是SO32-+2H+=SO2↑+H2O,而98%硫酸中主要以H2SO4分子形式存在,Na2SO3无法电离出SO32-;硫酸浓度过低时,二氧化硫在水中溶解的较多,不利于逸出,故不用浓度为98%的浓硫酸,而选择浓度为70%左右的浓硫酸;
②装置乙中CuSO4和NaBr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气体,生成CuBr沉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u2++2Br-+ SO2+2H2O=SO42-+2CuBr↓+4H+;该反应需保持反应液在60℃,则选择水浴加热;该装置中应用搅拌器搅拌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当溶液的蓝色褪去,即说明Cu2+、Br-反应完毕;
③a.多孔球泡可增大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但无法防倒吸,故a错误;
b.气体不溶于CCl4,可防倒吸,故b正确;
c.当产生倒吸现象时,少量液体进入球形干燥管内,烧杯中液体回落,吸收液受自身重量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可防倒吸,故c正确;
d.当产生倒吸现象时,少量液体进入玻璃管内,烧杯中液体回落,吸收液受自身重量的作用又流回烧杯内,可防倒吸,故d正确;
故答案为a;
(3) 溴化亚铜微溶于水,且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则洗涤CuBr沉淀时采用SO2的水溶液而不采用蒸馏水,可防止CuBr被氧化,且减少产品的流失。
(4) 32gCuSO4的物质的量为=0.2mol,23g NaBr的物质的量为=0.22mol,则理论生成的CuBr的物质的量为0.2mol,则该实验的产率是=75%。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现代污水处理工艺中常利用聚合铁在水体中形成絮状物,以吸附等重金属离子,聚合铁简称PFS,化学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元素 | Mn | Fe | |
电离能/kJ·mol-1 | 717 | 762 | |
1509 | 1561 | ||
3248 | 2957 |
A.PFS中铁元素显+3价
B.基态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
C.由溶液制备PFS需经过氧化、水解和聚合等过程
D.由表可知再失去一个电子时,气态比气态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有关苯甲酸苯甲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发生取代反应和加成反应B.所有的碳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C.1mol该物质完全燃烧需要17molO2D.其一氯代物有4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不正确的是
A.命名为2-乙基-1,3-二丁烯
B.沸点比较:乙二醇>乙醇>乙烷
C.含8个碳原子的有机物的分子中可能形成8个C—C单键
D. 属于芳香烃且属于苯的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用 63%的浓 HNO3 (其密度为 1.4 g·mL -1)配制 240 mL 0.50 mol·L-1 稀 HNO3,若实验仪器有:
A.10 mL 量筒 B.50 mL 量筒 C.托盘天平 D.玻璃棒 E.100 mL 容量瓶 F.250 mL 容量瓶 G.500 mL 容量瓶 H.胶头滴管 I.200mL 烧杯
(1)此浓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mol·L -1。
(2)应量取 63%的浓硝酸_____mL,应选用_____(填仪器的字母编号)。
(3)实验时还需选用的仪器有 D、I、______(填序号)。
(4)配制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配制的稀硝酸溶液浓度偏高的是(填序号)______。
①量取浓硝酸的量筒用蒸馏水洗涤 2~3 次,并把洗涤液转入容量瓶
②容量瓶使用时未干燥
③溶解后未经冷却就移液
④定容时不小心有少量蒸馏水滴到瓶外
⑤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蒸馏水补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表示溶液中浓度的方法通常有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w)和物质的量浓度(c),因此在配制溶液时,根据不同的需要,有不同的配制方法,请完成填空。
(1)用10%(密度为1.01 g·cm-3)的氢氧化钠溶液配制成27.5 g 2% 的氢氧化钠溶液。
①计算:需________g 10%(密度为1.01 g·cm3)的氢氧化钠溶液,其体积为________mL,需加________mL水(ρ水=1 g·cm-3)进行稀释。
②量取:用________mL量筒取10% 氢氧化钠,量取时视线要跟量筒________保持水平,然后倒入烧杯里,用________mL量筒量取蒸馏水也注入烧杯里。
③溶解:用________将上述溶液搅拌均匀,即得27.5 g 2% 的氢氧化钠溶液。
(2)用98%(密度为1.84 g·cm-3)的浓硫酸稀释成3 mol·L-1的稀硫酸100 mL,回答下列问题:
①需要取浓硫酸________mL;
②配制操作可分解成如下几步,以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下同)。
A.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蒸馏水,检查是否漏水
B.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及玻璃棒,将溶液注入容量瓶,并重复操作两次
C.用已冷却的稀硫酸注入已检查不漏水的容量瓶中
D.根据计算,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
E.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盛有蒸馏水的小烧杯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
F.盖上容量瓶塞子,振荡,摇匀
G.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线相切
H.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蒸馏水,使液面接近刻度线
(3)实验室需配制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和1 mol·L-1的硫酸溶液各100mL。
①要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在用托盘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时,天平读数为________。
A.4.0 g B.4.00 g C.>4.0 g
②在配制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溶液的各步操作中,有明显不同的是__________。
A.称量或量取 B.溶解或稀释 C.移液、洗涤 D.定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丙烯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以丙烯为原料合成有机玻璃和油墨材料DAP-A树脂的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可能的结构简式:B____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②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 mol DAP-A树脂在一定条件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最多消耗H2_______________mol。
(4)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G在一定条件下与乙二醇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高分子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6)E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酯类的链状有机物有HCOOCH2CH=CH2、HCOOCH=CHCH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证明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某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气密性已检查)。
实验过程:
Ⅰ.打开弹簧夹,打开活塞a,滴加浓盐酸。
Ⅱ.当B和C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
Ⅲ.当B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红色时,关闭活塞a。
Ⅳ.……
(1)验证氯气的氧化性强于碘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中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验证溴的氧化性强于碘,过程 Ⅳ 的操作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氯、溴、碘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减弱的原因: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________,得电子能力逐渐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