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研究成果或报道可能不属实的是(  )
A.某山区发现了一种“柴油树”,它产生的树油可替代柴油使用
B.新型材料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很稳定
C.美国最新研制出一种燃料电池,其能量转化率很高,可能达到100%
D.蜘蛛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强度特别大,可以用来制造防弹衣和降落伞绳

分析 A.柴油树是有机物,燃烧值高;
B.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很稳定;
C.电池有内阻;
D.根据蜘蛛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强度特别大分析.

解答 解:A.柴油树是有机物,燃烧值高,能代替柴油,故A正确;
B.碳单质的化学性质常温下很稳定,故B正确;
C.电池有内阻,必定转化为热能,故C错误;
D.制造防弹衣和降落伞绳的材料的强度必须很大,已知蜘蛛丝(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分子)强度特别大,因此可以用来制造防弹衣和降落伞绳,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油脂、原电池和蛋白质等,难度不大,注意电池有内阻,必定转化为热能,能量转化为不可能为10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据报道,苹果公司开发了一种以液态甲醇为原料,以KOH为电解质的用于手机的可充电的高效燃料电池,充一次电可连续使用一个月.如图是一个电化学过程的示意图.
已知甲池的总反应式为:2CH3OH+3O2+4KOH$?_{放电}^{充电}$K2CO3+6H2O 请填空:
(1)充电时:①原电池的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 ②阳极的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
(2)在此过程中若完全反应,乙池中B极的质量增加648g,则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33.6L(标准状况下);
(3)电解制备Al(OH)3时,电极分别为Al片和石墨,电解总反应方程式为2Al+6H20$\frac{\underline{\;通电\;}}{\;}$2Al(OH)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五种烃:①异戊烷 ②新戊烷 ③丙烷 ④正戊烷 ⑤异丁烷,其沸点按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⑤②①③④D.④①②⑤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无水氯化铝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明矾石[K2SO4•A12(SO43•2A12O3•6H2O]制备无水氯化铝的流程如图甲:
(1)验证焙烧炉产生的气体为SO2的方法是将气体通入品红中,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证明有SO2
(2)吸收焙烧炉中产生的SO2,如图乙装置合理的是ad(填代号).
(3)高温下氯化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Al2O3+3Cl2 $\frac{\underline{\;高温\;}}{\;}$3CO+2AlCl3
(4)某学习小组设计用如图丙装置验证二氧化硫的某些化学性质.
①写出a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SO2+2H2O=2Fe2++SO42-+4H+
②充分反应后,取a瓶中的溶液分成三份,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Ⅰ:向第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
实验Ⅱ:向第二份溶液中加入少量KMnO4(H2SO4酸化)溶液,紫色褪去
实验Ⅲ:向第三份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上述实验中能证明SO2具有还原性的是Ⅰ和Ⅱ(填实验代号).请根据所选实验的现象写出对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Fe2++2OH-=Fe(OH)2↓、4Fe(OH)2+O2+2H2O=4Fe(OH)3、5Fe2++MnO4-+8H+=5Fe3++Mn2++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肉桂酸是一种香料,具有很好的保香作用,通常作为配香原料,可使主香料的香气更加清香.实验室制备肉桂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主要试剂及其物理性质
名称分子量性状密度g/cm3熔点℃沸点℃溶解度:克/100ml溶剂
苯甲醛106无色液体1.06-26178-1790.3互溶互溶
乙酸酐102无色液体1.082-73138-14012不溶
肉桂酸148无色结晶1.248133-1343000.0424
密度:常压,25℃测定   主要实验步骤和装置如下:
Ⅰ.合成:按图1连接仪器,加入5.3g苯甲醛、10.2g乙酸酐和7.02g无水碳酸钾.在140~170℃,将此混合物回流45min.
Ⅱ.分离与提纯:①将上述合成的产品冷却后边搅拌边加入40ml水浸泡5分钟,并用水蒸气蒸馏,从混合物中除去未反应的苯甲醛,得到粗产品;②将上述粗产品冷却后加入40ml 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再加90ml水,加热活性炭脱色,趁热过滤、冷却;③将1:1的盐酸在搅拌下加入到肉桂酸盐溶液中,至溶液呈酸性,经冷却、减压过滤、洗涤、干燥等操作得到较纯净的肉桂酸;
水蒸气蒸馏:使有机物可在较低的温度下从混合物中蒸馏出来,可以避免在常压下蒸馏时所造成的损失,提高分离提纯的效率.同时在操作和装置方面也较减压蒸馏简便一些,所以水蒸气蒸馏可以应用于分离和提纯有机物.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肉桂酸的实验需在无水条件下进行,实验前仪器必须干燥的原因是乙酸酐易水解.实验中为控制温度在140~170℃需在BD中加热.
A.水     B.甘油(沸点290℃)    C.砂子    D.植物油(沸点230~325℃)
(2)图2中装置a的作用是产生水蒸气,装置b中长玻璃导管要伸入混合物中的原因是使混合物与水蒸气充分接触,有利于提纯肉桂酸,水蒸气蒸馏后产品在三颈烧瓶(填仪器名称);
(3)趁热过滤的目的防止肉桂酸钠结晶而析出堵塞漏斗;
(4)加入1:1的盐酸的目的是使肉桂酸盐转化为肉桂酸,析出肉桂酸晶体过滤后洗涤,洗涤剂是水;
(5)5.3g苯甲醛、10.2乙酸酐和7.02g无水碳酸钾充分反应得到肉桂酸实际3.1g,则产率是41.9%(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67.2 L乙烯所含的碳碳双键数与78 g苯所含的碳碳双键数
B.18g重水(D2O)与20g Ne含有相等的电子数
C.1mol CaC2与78 g Na2O2两种固体所含的阴、阳离子总数相等
D.在平衡体系PCl5(g)?PCl3(g)+Cl2(g)中加入一定量的37Cl2,一段时间后,37Cl存在于五氯化磷、三氯化磷和氯气这三种物质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700℃时,向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和H2O,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2>t1):
反应时间/minn(CO)/moln(H2O)/mol
01.200.60
t10.80
t20.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在t1 min内的平均速率为v(H2)=$\frac{0.40}{{t}_{1}}$ mol•L-1•min-1
B.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 mol CO和1.20 mol H2O,达到平衡时n(CO2)=0.40 mol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 mol H2O,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转化率不变,H2O的体积分数不变
D.温度升高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兴趣小组拟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
Ⅰ.【查阅资料】
(1)Na2S2O3•5H2O是无色透明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2)向Na2CO3和Na2S混合溶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所得产品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
(3)Na2SO3易被氧化;BaSO3难溶于水,可溶于稀盐酸.
Ⅱ.【制备产品】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实验步骤:
(1)检查装置气密性,如图示加入试剂.仪器a的名称是分液漏斗;E中的试剂是B(选填下列字母编号).
A.稀H2SO4
B.NaOH溶液
C.饱和NaHSO3溶液
(2)先向C中烧瓶加入Na2S和Na2CO3的混合溶液,再向A中烧瓶滴加浓H2SO4
(3)待Na2S和Na2CO3完全消耗后,结束反应.过滤C中的混合物,滤液经蒸发(填写操作 名称)、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产品.
Ⅲ.【探究与反思】
(1)为验证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该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将方案补充完整.(所需试剂从稀HNO3、稀H2SO4、稀盐酸、蒸馏水中选择)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盐酸,若沉淀未完全溶解,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则可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2)为减少装置C中生成Na2SO4的量,在不改变原有装置的基础上对实验步骤(2)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操作是先向A中烧瓶滴加浓硫酸,产生的气体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后,再向C中烧瓶加入硫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
(3)Na2S2O3•5H2O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显著增大,所得产品通过重结晶方法提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如图是可逆反应X2+3Y2?2Z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只有正方向反应B.t2时,反应达到限度
C.t2~t3,反应不再发生D.t2~t3,各物质的浓度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