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某烧杯中盛有100mLHCl和CuCl2的混合液,混合溶液中c(HCl)=2mol/L,c(CuCl2)=1mol/L.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该混合溶液中,n(H+)=0.2mol;c(Cl-)=4mol/L.
向上述烧杯中加入足量铁粉并使之充分反应.写出有关的离子方程式:
②2H++Fe═Fe2++H2↑;Cu2++Fe═Cu+Fe2+

分析 ①n=CV;根据Cl原子守恒得c(Cl-)=c(HCl)+2c(CuCl2);
②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Fe粉,Fe和氢离子及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解答 解:①根据H原子守恒得c(H+)=c(HCl)=2mol/L,n(H+)=CV=2mol/L×0.1L=0.2mol;根据Cl原子守恒得c(Cl-)=c(HCl)+2c(CuCl2)=2mol/L+1mol/L×2=4mol/L,
故答案为:0.2;4;
②向该溶液中加入足量Fe粉,Fe和氢离子及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分别生成氢气和Cu,离子方程式分别为2H++Fe═Fe2++H2↑、Cu2++Fe═Cu+Fe2+
故答案为:2H++Fe═Fe2++H2↑;Cu2++Fe═Cu+Fe2+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量浓度有关计算及离子方程式书写,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及计算能力,灵活运用原子守恒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氮元素的化合态与游离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从而实现了自然界中的氮循环.
(1)已知有关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①4NH3(g)+5O2 (g)?4NO(g)+6H2O(g)△H=-905KJ/mol
②N2(g)+3H2(g)?2NH3(g)△H=-92.4kJ/mol
③2H2(g)+O2(g)═2H2O(g);△H=-483.6kJ/mol
④N2 (g)+O2 (g)═2NO (g)△H=QKJ/mol
反应①中有关化学键的键能(kJ/mol)如下:H-O键:463,H-N键:391,O=O键;497.则NO中的化学键键能为631.5kJ/mol,Q=+180.5.
(2)向某恒容器密闭容器中充入2.4molNH3,3.1molO2发生反应:4NH3(g)+5O2 (g)?4NO(g)+6H2O(g)△H=-905KJ/mol;测得平衡时反应体系中某种量值X与压强p、温度T之间的变化如图Ⅰ所示.

①X表示NH3的百分含量,则p2>p1(填“>”或“<”);b、c两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b)=K(c)(填“>”、“<”或“=”).
②X还可以表示a(填字母).
a.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b.NO的产率    c.△H
(3)一定温度下,向2L某恒容器密闭容器中充入1.6molNH3,3.3molO2,测得NO、某种物质a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Ⅱ所示.
①a物质是NH3,前3min内H2O表示的平均反应熟虑为v(H2O)=0.20mol/(L•min)
②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7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为了节约煤炭和石油资源,用较少的碳原料生成较多的燃料提供给人类,一碳化学应运而生.合成气(CO、H2)、甲烷和甲醇是一碳化学的基础原料,表所列为25℃、101kPa时四种物质的燃烧热:
化学式△H/(kJ?mol-1化学式△H/(kJ?mol-1
CO(g)-283.0CH4(g)-890.3
H2(g)-285.8CH3OH(l)-726.5
回答下列问题:
(1)25℃时,用合成气制备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l)△H=-128.1kJ?mol-1
(2)工业上可利用甲烷制造合成气,发生的反应为CH4(g)+CO2(g)?2CO(g)+2H2(g);某温度下,向容积为4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6mol CO2和6mol CH4发生上述反应,5min后在该温度下达到平衡,这时测得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相等,则该反应在0~5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O)=0.2mol?L-1?min-1;在相同温度下,将上述反应改在起始容积为4L的恒压密闭容器内进行,则到达平衡的时间大于(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5min.
(3)反应CH3OH(g)+CO(g)?HCOOCH3(g)△H=-29.1kJ?mol-1为一碳化学在有机合成方面的重要应用.温度和压强对该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根据反应体系的压强对甲醇转化率的影响并综合考虑生产成本因素,在下列各压强数据中,工业上制取甲酸(HCOOCH3)甲酯应选择的压强是b(填下列序号字母);
a.3.5×106Pa      b.4.0×106 Pa         c.5.0×106 Pa
②用上述方法制取甲酸甲酯的实际工业生产中,采用的温度是80℃,其理由是高于80℃时,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较小,又因反应放热,升高温度时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正确的有(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⑧NO2的转化率不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⑨NO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不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⑩n(NO2):n(NO):n(O2)=2:2:1
⑪化学平衡常数K不再随时间改变而改变.
A.4个B.5个C.6个D.7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CH3OH(g)△H1.现在容积均为1L的a、b、c、d、e五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1mol CO和2mol H2的混合气体,控制温度,进行实验,测得相关数据如图(图1:温度分别为300℃、500℃的密闭容器中,甲醇的物质的量;图2:温度分别为T1~T5的密闭容器中,反应均进行到5min时甲醇的体积分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1>0,且K1>K2
B.将容器c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d中的平衡状态,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加压
C.3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0.8 mol CO,0.6 mol H2,0.2 mol CH3OH,平衡正向移动
D.500℃时,向平衡后的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H3OH,重新平衡后,H2浓度和百分含量均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或结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E(填字母).
A.滴定时,眼睛应始终注视滴定管内液面的变化       
B.滴定实验都需要指示剂
C.酸碱中和滴定之前,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即可,不能用待测液润洗
D.用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时要先将试纸润湿
E.滴定管经蒸馏水洗净后,直接注入标准液,将使测得的待测液浓度偏高
F.用广泛pH试纸测量H2SO4溶液的pH时,测得pH=3.2
G.测定酸碱滴定曲线:开始时测试和记录的间隔可稍小些,滴定至终点附近则要大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已知水在25℃和95℃时,其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则25℃时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应为A(填“A”或“B”),请说明理由水的电离是吸热过程,温度低时,水的电离程度小,c(H+)、c(OH-)小.
(2)95℃时,若10体积pH1=a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pH2=b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前,该强酸的pH1与强碱的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a+b=13或 pH1+pH2=13.
(3)25℃时,将pH=11的NaOH溶液与pH=4的H2SO4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的pH=10,则NaOH溶液与H2SO4溶液的体积比为2:9.
(4)曲线B对应温度下,pH=2的某HA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溶液的pH=5.请分析其原因:曲线B对应95℃,此时水的离子积为10-12,HA为弱酸,HA和NaOH中和后,混合溶液中还剩余较多的HA分子,可继续电离出H+,使溶液pH=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化合物在水溶液中因存在以下电离平衡:HIn(红色)?H++In-(黄色),故可用作      酸碱指示剂.浓度为0.4mol/L的下列各溶液:①盐酸    ②石灰水    ③NaCl溶液  ④NaHSO4溶液   ⑤硝酸钾溶液   ⑥氨水,其中能使指示剂显红色的是(  )
A.①④B.②⑤⑥C.①④⑤D.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一定温度下,水存在H 2O?H++OH-△H=Q(Q>0)的平衡,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向水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平衡逆向移动,Kw减小
B.将水加热,Kw增大,pH不变
C.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HCl气体,平衡逆向移动,c(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硫酸钠,c(H+)和Kw均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