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若加入OH-就有沉淀析出,若加入H+就能放出气体的是(  )
A.Mg2+、Na+、Cl-、CO32-B.Ba2+、K+、OH-、NO3-
C.H+、Al3+、NH4+、SO42-D.Na+、Cl-、Ca2+、HCO3-

分析 A.镁离子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
B.加入氢氧根离子不会生成沉淀、加入氢离子后不会生成气体;
C.加入氢氧根离子不会立刻生成沉淀、加入氢离子不会生成气体;
D.四种离子之间不反应,加入氢氧根离子生成碳酸钙沉淀、加入氢离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解答 解:A.Mg2+、CO32-之间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Ba2+、K+、OH-、NO3-之间不发生反应,但加入OH-不会有沉淀析出,若加入H+不会放出气体,故B错误;
C.H+、Al3+、NH4+、SO42-之间不反应,但加入OH-不会立刻有沉淀析出,若加入H+不会放出气体,故C错误;
D.Na+、Cl-、Ca2+、HCO3-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且加入OH-就有碳酸钙沉淀析出、加入H+就能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符合条件,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判断,为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掌握离子反应发生条件,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如: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等;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本题中离子之间能够共存且“加入OH-就有沉淀析出,若加入H+就能放出气体”.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我国是世界镁资源大国,全球市场的镁有80%以上从中国出口.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上海交通大学丁文江教授率领的课题组就开始从事镁合金及其应用的研究.经过10多年的研究,课题组通过同时加入几种金属元素,开发了一种性能良好的镁合金,使镁在汽车、航天、航空、机械制造、军事等产业中应用迅猛发展.
(1)元素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三周期第ⅡA族.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镁条、铝片为电极和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构成原电池,探究构成的原电池究竟谁是负极,发生怎样的电极反应,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以1mol/L 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构成的原电池(如图1所示),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Al+4OH--3e-=AlO2-+2H2O.
②若以浓硝酸溶液代替1mol/L NaOH溶液为电解质构成原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是NO3-+e-+2H+=NO2↑+H2O;
(3)经研究测定,镁与不同浓度的硝酸反应,生成气体产物的含量随HNO3浓度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溶液中的产物有Mg(NO32,NH4NO3和H2O.某同学拟用1.8g镁与100mL硝酸反应制取纯净的二氧化氮,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13mol/L.
(4)盐N2H6Cl2的性质与NH4Cl类似,是离子化合物,写出足量金属镁加入盐N2H6Cl2溶液中产生H2的化学方程式Mg+N2H6Cl2=MgCl2+N2H4+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用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共热制备HCl气体
B.将H2和Cl2混合,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用于工业制备盐酸
C.将Cl2通入饱和石灰水,用于工业生产漂白粉
D.实验室用稀NaOH溶液吸收实验过程中多余的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只有放热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与导线中电子的定向移动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闭合回路
C.无论在原电池还是在电解池中,电子均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
D.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正极得到电子的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在A,B,C,D选项中选出一物质与已知的前三种物质组成或性质的共性归纳,并简述理由;
(1)O2 、F2、N2 与A.Cl2;B.Ar;C.Si;D.Br2;应选C;理由已知的前三种物质、A、B、D属于分子晶体,C为原子晶体.
(2)Na2O、BaO、CaO与A.Na;B.NaCl;C.HCl;D.Fe2(SO43;应选C;理由常温下,已知的前三种物质、A、B、D为固体、C为气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某温度下,蒸馏水的pH=6,氢氧化物R(OH)2的Ksp=1×10-13,则R2+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标准状况下,1L丙烷和2L乙烷的混合气体在80L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的气体经干燥后,其体积为(  )
A.85LB.75LC.73LD.70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规格和数量不限):烧杯、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液漏斗,能完成用溴水和CCl4除去NaBr溶液中的少量NaI的实验
B.制备硫酸亚铁晶体时,最后在蒸发皿中蒸发浓缩溶液时,只需小火加热至溶液被全部蒸干
C.向两支盛有KI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淀粉和硝酸银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产生黄色沉淀,由此得出KI3溶液中存在平衡I3-?I2+I-
D.科学家在研究物质微观结构的过程中先后使用了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扫描隧道显微镜等观测仪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了了解Cu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提出以下问题;
①Al(OH)3具有两性,Cu(OH)2也具有两性吗?
②Fe的+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比+3价化合物的稳定性小,Cu的+1价化合物的稳定性也比+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小吗?
③CuO能被H2、CO等还原,也能被NH3还原吗?
(1)解决问题①需要用到的药品有CuSO4溶液、B、C(填字母).
A.A1Cl3溶液    B.NaOH溶液    C.稀H2SO4    D.H2O2溶液
假若Cu(OH)2具有两性,应该看到的实验现象是Cu(OH)2既能溶于稀硫酸,又能溶于NaOH溶液
(2)为了比较Cu的+1价化合物和+2价化合物的稳定性,他们取98gCu(OH)2固体,加热至800C~1000C时,得到黑色固体粉末,继续加热到10000C以上,黑色粉末全部变成红色粉末X.冷却后称量,X的质量为72g.向X中加入过量稀硫酸,得到蓝色溶液,同时观察到容器中还有红色固体存在.据此可推得,X的化学式为Cu2O,得出的结论是高于1000℃时Cu2O比CuO稳定在溶液中Cu2+比Cu+稳定.
(3)为解决问题③,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未画出):

在实验中观察到CuO变成红色物质,无水CuSO4变成蓝色,生成物中还有一种无污染的单质气体.装置A的作用是干燥NH3,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3Cu+N2+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