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的“侯氏制碱法”曾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以NaCl、NH3、CO2等为原料先制得NaHCO3,进而生产出纯碱.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H2O=NH4HCO3; NH4HCO3+NaCl=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
Ⅰ.原理分析
碳酸氢铵与饱和食盐水反应,能析出碳酸氢钠晶体的原因是c.
a.碳酸氢钠难溶于水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较小,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
Ⅱ.实验探究
(1)一位同学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含氨的饱和食盐水中制备碳酸氢钠,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图中夹持、固定用的仪器未画出).

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a.乙装置中的试剂是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b.丁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H3
c.实验结束后,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过滤(填分离操作的名称).
(2)另一位同学用图中戊装置(其他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
a.实验时,须先从a管通入NH3气体,再从b管中通入CO2气体.
b.有同学建议在戊装置的b导管下端连接己装置,理由是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3)请再写出一种实验室制取少量碳酸氢钠的方法: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或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过量等).

分析 工业上侯氏制碱法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入氨气,通入足量的氨气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所以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将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后得纯碱碳酸钠,
Ⅰ.依据题干中信息碳酸氢钠溶解度相对较小分析,所以在饱和食盐不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后,碳酸氢钠晶体会析出;
(Ⅱ)(1)a.盐酸是易挥发性酸,在制取二氧化碳时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要除去氯化氢可以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且二氧化碳在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据此答题;
b.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稀硫酸能吸收氨气;
c.分离固体与液体采用过滤的方法;
(2)a.根据氨气易溶于水,从制取碳酸氢钠时先要得到含氨的饱和食盐水分析解答;
b.根据图可知,装置改动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变大,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3)氢氧化钠溶液里通入过量CO2生成碳酸氢钠.

解答 解:工业上侯氏制碱法是在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由于氨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大,所以先通入氨气,通入足量的氨气后再通入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氢钠,由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较小,所以溶液中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将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后得纯碱碳酸钠,
Ⅰ.a.碳酸氢钠易溶于水,故错误;
b.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与其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无关,故错误;
c.碳酸氢钠的溶解度相对于氯化铵来说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更小一些,所以在溶液中首先结晶析出,故正确;
故选c;
Ⅱ.(1)a.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因盐酸易挥发,所以,二氧化碳中常会含有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能与盐酸反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通过碳酸氢钠的溶液是可以除掉二氧化碳气体中的氯化氢气体,
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b.实验过程中氨气可能有剩余,而稀硫酸能与氨气反应,所以稀硫酸的作用是吸收末反应的NH3
故答案为:吸收未反应的NH3
c.分离出NaHCO3晶体的操作是分离固体与液体,常采用的实验操作是过滤操作,
故答案为:过滤;
(2)a.制取碳酸氢钠时先要得到含氨的饱和食盐水,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应先通入氨气,所以a端通入,从而保证了从b通入二氧化碳时,二氧化碳被充分反应,
故答案为:a;NH3;b;CO2
b.装置改动后反应物的二氧化碳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变大,提高了二氧化碳的吸收率,
故答案为:增大气体与溶液接触面积,提高CO2吸收率;
(3)碳酸钠溶液里通过量的CO2能生成碳酸氢钠,在烧碱溶液里通入过量CO2也能生成碳酸氢钠,故答案为:往烧碱溶液中通入过量CO2(或往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过量等).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侯氏制碱法”的反应原理、设计制备实验的设计,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原理以及物质的性质,难度中等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常温下,下列四种溶液:①pH=2的CH3COOH溶液;②pH=2的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④pH=12的NaOH溶液.有关上述溶液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将等体积的①、②溶液混合后,盐酸会抑制醋酸的电离,所以pH>2
B.将一定体积的②、③溶液混合后,溶液显碱性,则该混合溶液中c(Cl-)>c(NH4+
C.将一定体积的①、④溶液混合后,溶液显酸性,则V(NaOH)可能等于V(CH3COOH)
D.向等体积的③、④溶液中加水稀释10倍,稀释后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前四周期A、B、C、D、E5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C同周期,BA3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A、C可形成两种化合物1:1或2:1,A、B、D的电子之和等于25,ED晶体中E离子的3d能级上已充满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5种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是O(填元素符号);基态E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在BA3、AD中,沸点较高的是NH3(填化学式),原因是氨分子之间有氢键.
(3)ABC可形成ABC2和ABC3两种化合物,其中酸性强的是HNO3(填化学式),写出一种与BC2-互为的等电子体的分子SO2、O3
(4)BA4D晶体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和配位键,化合物BD3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BD3溶于水,其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工业上,以石墨为电极,点解BA4D和AD溶液可以制得BD3(另一种产物为H2),写出其化学方程式NH4Cl+2HCl$\frac{\underline{\;电解\;}}{\;}$NCl3+3H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在500mL溶质为feCl3、HCl、Cu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加了mg,此时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与原混合溶液中Cu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原混合溶液中SO42-与Cl-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工业上以侯氏制碱法为基础生产焦亚硫酸钠(Na2S2O5).其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反应Ⅱ包含2NaHSO3?Na2S2O5+H2O等多步反应.
(1)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灼烧”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uS+3O2$\frac{\underline{\;高温\;}}{\;}$2CuO+2SO2
(3)已知Na2S2O5与稀硫酸反应放出SO2,其离子方程式为:S2O52-+2H+=2SO2↑+H2O.
(4)反应I时应先通的气体为NH3副产品X的化学式是CuSO4•5H2O.生产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CO2(填化学式)
(5)为了减少产品Na2S2O5中杂质含量,需控制反应Ⅱ中气体与固体的物质的量之比约为2:1.检验产品中含有碳酸钠杂质所需试剂是①③⑥(填编号)
①酸性高锰酸钾        ②品红溶液        ③澄清石灰水
④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⑤NaOH          ⑥稀硫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若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氩气,平衡向左移动(填“向左”、“向右”或“不”);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反应的△H (填“增大”、“减小”或“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硫及其化合物有广泛应用.
(1)硫酸生产过程中涉及以下反应.已知25℃、101KPa时:
①2SO2(g)+O2(g)+2H2O(l)═2H2SO4(l)△H=-457kJ•mol-1
②SO3(g)+H2O(l)═H2SO4(l)△H=-130kJ•mol-1
则SO2催化氧化为SO3(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H=-197kJ•mol-1
(2)对于SO3催化氧化反应:2SO2(g)+O2(g)?2SO3(g).
①甲图是SO2催化氧化反应时SO2(g)和SO3(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反应从开始到达到平衡时,用O2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375mol/(L.min).
②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0molSO2(g)和l0molO2(g),O2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乙所示.则P1与P2的大小关系是P1<P2(填>、=或<);A、B、C三点的平衡常数大小关系是KA=KB>KC(用KA、KB、KC和>、=、<表示).理由是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与压强无关,A、B温度相同,则平衡常数相等,C点温度最高,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
(3工业生成硫酸过程中,通常用氨水吸收尾气.
①如果在25℃时,相同物质的量的SO2与NH3溶于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NH3+H2O=NH4++HSO3-.所得溶液中c(H+)-c(OH-)=CD(填序号).
A.c(SO32-)-c(H2SO3
B.c(HSO3-)+c(SO32-)-c(NH4+
C.c(SO32-)+c(NH3•H2O)-c(H2SO3
D.c(HSO3-)+2c(SO32-)-c(NH4+
②已知:在25℃时NH3•H2O、H2SO3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则上述所得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H4+)>c(HSO3-)>c(H+)>c(SO32-)>c(OH-).
 NH3•H2OH2SO3
电离平衡常数为
(mol•L-1
1.7×10-5Ka1Ka2
1.54×10-21.02×10-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回答: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frac{\underline{\;\;△\;\;}}{\;}$Na2CO3+CO2↑+H2O;
(2)B中浓硫酸的作用是干燥CO2气体,吸收水蒸气;
(3)C中的现象是淡黄色固体变为白色;化学方程式2Na2O2+2CO2=2Na2CO3+O2
(4)D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
(5)E中收集的气体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早期发现的一种天然二十面准晶体颗粒由Al、Cu、Fe三种金属元素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Fe原子有4个未成对电子,Fe3+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可用硫氰化钾检验Fe3+,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为血红色.
(2)新制备的Cu(OH)2可将乙醛(CH3CHO)氧化成乙酸,而自身还原成Cu2O,乙醛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sp3、sp2;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的σ键的数目为6NA,乙酸的沸点明显高于乙醛,其主要原因是乙酸存在分子间氢键.Cu2O为半导体材料,在其立方晶胞内部有4个氧原子,其余氧原子位于面心和顶点,则该晶胞中有16个铜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