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Ba(OH)2的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OH)22- | |
B. | 易溶于水的物质一定是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一定不是电解质 | |
C. | 硫酸铝熔化时发生了电离,可表示为:Al2(SO4)═2Al3++3SO42- | |
D. | 虽然CO2水溶液的导电能力较弱,但CO2仍是电解质 |
分析 A.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B.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C.硫酸铝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
D.电解质必须本身能够电离.
解答 解:A.氢氧化钡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Ba(OH)2?=Ba2++2OH-,故A错误;
B.电解质是在水溶液中或者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与溶解性无关,例如氯化银难溶于水但是电解质,蔗糖易溶于水,但是不是电解质,故B错误;
C.硫酸铝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Al2(SO4)=?2Al3++3SO42-,故C正确;
D.二氧化碳本身不能电离,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解质、非电解质判断,电解质电离方程式的书写,明确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是解题关键,注意电解质的强弱取决于电解质电离程度,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浓硫酸与蔗糖反应后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一定是CO2 |
B | 将纯碱与足量浓盐酸反应后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硅酸钠溶液 | 有白色沉淀生成 | 非金属性:Cl>C>Si |
C | 向碘水中加入苯,充分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上层呈紫红色 | I2在苯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
D | 向加入氯水后的某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 | 溶液变为红色 | 原溶液中一定存在Fe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制取气体: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加入药品 | |
B. | 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后点燃 | |
C. | CO还原氧化铁实验结束时:先停止通CO,后撤离酒精灯停止加热 | |
D. | 除去H2中混有的CO2和H2O蒸汽,先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通过浓硫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CuCl2>FeCl2>FeCl3 | B. | FeCl3>FeCl2>CuCl2 | ||
C. | CuCl2>FeCl3>FeCl2 | D. | FeCl3>CuCl2>FeCl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组合编号 | A的分子式 | B的分子式 | A和B的体积比(VA:VB) |
① | |||
② | |||
③ | |||
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