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证明溴乙烷中溴的存在,下列正确的操作步骤为
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NaOH水溶液 ③加热 ④加入蒸馏水
⑤加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NaOH醇溶液
A. ④③①⑤ B. ②③⑤① C. ④⑥③① D. ③⑥⑤①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试剂的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
A.把浓硝酸放在棕色瓶中,并置于冷暗处保存
B.把Na保存在煤油中
C.把NaOH溶液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
D.把氢氟酸放在玻璃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化学一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是无毒环保的材料,可用于生产餐具,卫生洁具等,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某学习小组设计PMMA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醛或酮可发生如下转化:
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反应类_____;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面积比为______;C的结构简式为____。
(2)D的溶液遇FeCl3,溶液显紫色,D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D与浓溴水反应析出白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F→G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某PMMA商品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00000,则其平均聚合度为______。
(5)B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烃的有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β-苯乙醇(—CH2CH2OH)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肉桂酸(—CH—CHCOOH)的合成路线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二十世纪化学合成技术的发展对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各组物质全部由化学合成得到的是( )
A. 玻璃 纤维素 青霉素 B. 尿素 食盐 聚乙烯
C. 涤纶 洗衣粉 阿司匹林 D. 石英 橡胶 磷化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 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HCO3+ OH= H2O + CO32
B. 铁钉溶于稀盐酸:2Fe + 6H+ = 3H2↑ + 2Fe3+
C. 钠与水的反应:2Na + 2H2O =2Na ++2OH-+ H2↑
D. 铝片溶解于烧碱溶液中:2Al + 2OH-+2H2O = 2AlO2- + 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课外小组准备在实验室配制100mL1.0mol·L-1的硝酸溶液,然后再研究金属铜与硝酸的反应情况。
(1)配制100mL1.0mol·L-1的硝酸溶液,需要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用10 mol·L-1的浓硝酸来配制上述溶液,需要量取浓硝酸的体积是_______mL。
(3)配制过程中,若其他操作都正确,下列操作会引起浓度偏小的是__________。
A.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B.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C.将溶液转入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就进行定容操作
D.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烘干
(4)课外小组同学将制得的硝酸与铜片在下列装置中反应,反应初期观察到大试管中的液体a逐渐变为蓝色,试管上方有浅红棕色气体出现。
① 反应初期液体a逐渐变为蓝色是由于反应生成了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 导致红棕色气体在试管c中颜色消失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你能否通过该实验初期现象得出1.0mol·L-1的硝酸与铜片反应直接生成红棕色NO2的结论?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绿色化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在始端就采用实现污染预防的科学手段,因而过程和终端均为零排放或零污染。绿色化学主张在通过化学转换获取新物质的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具有“原子经济性”,因此它既能够充分利用资源,又能够防止污染。下列化学反应,不符合绿色化学概念的是( )
A. 消除硫酸厂尾气排放:SO2+NH3+H2O=(NH4)2SO3
B. 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
C. 消除制硝酸工业尾气的氮氧化物污染:NO2+NO+NaOH=2NaNO2+H2O
D. 制CuSO4:2Cu+O2=2CuO, CuO+H2SO4(稀)=CuSO4+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