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某同学以反应2Fe3++2I-?2Fe2++I2为原理,研究浓度对氧化还原性和平衡移动的影响.实验如图1: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iii是ii的对比试验,目的是排除有ii中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的影响造成的影响.
(3)i和ii的颜色变化表明平衡逆向移动,Fe2+向Fe3+转化.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加入Ag+发生反应:Ag++I-=AgI↓,c(I-)降低;或c(Fe2+)增大,平衡均逆向移动.
(4)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该同学推测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 因:外加Ag+使c(I-)降低,导致I-的还原性弱于Fe2+,用图2装置(a、b均为石墨电极)进行实验验证.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作正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mol•L-1 AgNO3溶液,产生的现象证实了其推测,该现象是左管产生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5)按照(4)的原理,该同学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ii中Fe2+向Fe3+转化的原因
①转化原因是Fe2+随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使Fe2+还原性强于I-
②该实验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1mol•L-1FeSO4溶液.
(6)实验I中,还原性:I->Fe2+;而实验II中,还原性:Fe2+>I-,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该反应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

分析 (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2)根据实验iii和实验ii的对比可以看出是为了排除有ii中水造成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的影响;
(3)i.加入AgNO3,Ag+与I-生成AgI黄色沉淀,I-浓度降低,2Fe3++2I-?2Fe2++I2平衡逆向移动; 
ii.加入FeSO4,Fe2+浓度增大,平衡逆移;
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可知b极Fe3+得到电子,作正极;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中滴加0.01mol/L AgNO3溶液,若生成黄色沉淀,可知I-浓度降低,2Fe3++2I-?2Fe2++I2平衡逆向移动;
(5)①Fe2+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0.01mol/L FeSO4溶液;
(6)将(3)和(4)、(5)作对比,可知氧化性、还原性与浓度有关.

解答 解:(1)待实验I溶液颜色不再改变时,再进行实验II,目的是使实验I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答案为:化学平衡状态;
(2)根据实验iii和实验ii的对比可以看出是为了排除有ii中水造成溶液中离子浓度改变的影响,故答案为:溶液稀释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3)i.加入AgNO3,Ag+与I-生成AgI黄色沉淀,I-浓度降低,2Fe3++2I-2Fe2++I2平衡逆向移动,
ii.加入FeSO4,Fe2+浓度增大,平衡逆移,
故答案为:加入Ag+发生反应:Ag++I-=AgI↓,c(I-)降低;或c(Fe2+)增大,平衡均逆向移动;
(4)①K闭合时,指针向右偏转,b极为Fe3+得电子,作正极,故答案为:正;
②当指针归零(反应达到平衡)后,向U型管左管滴加0.01mol/L 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I-离子浓度减小,2Fe3++2I-2Fe2++I平衡左移,指针向左偏转,故答案为:左管产生黄色沉淀,指针向左偏转;
(5)①Fe2+向Fe3+转化的原因是Fe2+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故答案为:Fe2+随浓度增大,还原性增强,使Fe2+还原性强于I-
②与(4)实验对比,不同的操作是当指针归零后,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1mol/L FeSO4溶液,故答案为:向U型管右管中滴加1mol•L-1 FeSO4溶液; 
(6)将(3)和(4)、(5)作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在其它条件不变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与浓度有关,浓度的改变可影响物质的氧化还原性,导致平衡移动,故答案为:该反应为可逆氧化还原反应,在平衡时,通过改变物质的浓度,可以改变物质的氧化、还原能力,并影响平衡移动方向.

点评 本题为2015年北京高考真题,侧重原电池、氧化还原反应及平衡移动的综合考查,把握平衡移动的影响因素及物质的性质为解答的关键,对分析与实验能力要求较高,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反应A(g)+3B(g)?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反应速率,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D)=0.40 mol•L-1•s-1B.V (C)=0.50 mol•L-1•s-1
C.V(B)=1.2 mol•L-1•min-1D.V(A)=0.30 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甲基环己烷的一氯代物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A.3种B.4种C.5种D.6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某有机物A的最简式为C2H4O,其质谱图如图所示:有机物A的质谱图和主要碎片的归属
(1)该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
(2)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4H8O2
(3)若该有机物的红外光谱分析含有酯基,写出满足(2)中分子式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CH3COOCH2CH3、CH3CH2COOCH3、HCOOCH(CH32,HCOOCH2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分子式为C8H10的某有机物,它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但不能与溴水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与H2完全加成后,所得产物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不包括立体异构)数目不可能为(  )
A.3种B.5种C.6种D.8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0.工业上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SiCl4(g)+2H2(g)?Si(s)+4HCl(g);△H=+QkJ•mol-1(Q>0),某温度、压强下,将一定量的反应物通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若增大压强能提高SiCl4的转化率
B.若反应开始时SiCl4为1mol,则达到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kJ
C.反应至4min时,若HCl的浓度为0.12mol•L-1,则H2的反应速率为:0.015mol/(L•min)
D.当反应吸收热量为0.025Q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mL1mol•L-1的NaOH溶液恰好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1)用铜与浓硫酸反应制取硫酸铜,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①A中装置体现了浓硫酸的哪些性质?酸性和强氧化性;
②装置中导管B的作用你认为可能是(写出一种)安全管;平衡压强;防止倒吸;若连接C装置导气管堵塞时防止装置爆炸;拆除装置前,从B口向A中鼓气是生成的二氧化硫被完全吸收.
(2)为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某同学进行如下设计:将铜粉在坩埚(填仪器名称)中反复灼烧,使铜与空气充分反应生成氧化铜,再将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反应后溶液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即可得到产品CuSO4•5H2O晶体,干燥时需要控制温度小于100℃,若温度过高,则会导致CuSO4•5H2O晶体失去部分结晶水.
(3)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某胆矾晶体中CuSO4的含量.取ag样品配成100mL溶液,每次取20.00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 mol•L-1的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6mL.滴定反应如下:Cu2++H2Y2-=CuY2-+2H+
①写出计算CuSO4质量分数的计算式ω=$\frac{cmol/L×5×1{0}^{3}L×160g/mol×5}{ag}$×100%;
②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含量的测定结果偏低的是bc.
a.用样品溶液润洗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俯视读数
c.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有气泡
(4)常温下CuSO4溶液中Cu2+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Cu2++2H2O?Cu(OH)2+2H+.已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0×10-9,则常温下Cu(OH)2的Ksp=2.0×10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一定量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A(g)+yB(g)?zC(g).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A气体的浓度为0.5mol•L-1.在恒温下将密闭容器体积扩大到原来的2倍,再次达到平衡后,测得A的浓度为0.2mol•L-1,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x+y<z
C.C的体积分数降低D.B的转化率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从樟科植物枝叶中提取的精油含有甲、乙两种成分:

(1)①乙中非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
②甲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其产物的结构简式是
③同时满足下列4个条件的甲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是
a.苯环上有两个不同的取代基,结构中不含甲基
b.能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
c.能与NaOH溶液反应
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2)由甲转化为乙的过程为(已略去无关产物):

①反应I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
②反应II的化学方程式是
③反应Ⅲ所需的试剂是NaOH醇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