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与结构的关系时,对所属化合物的类型争论不休,有的认为是离子化合物,有的认为是共价化合物,请你替该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确定的化合物类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略
解析:

加热熔化,然后分别做导电性实验,发现这三种物质在熔融状态时均不能导电,由此可确定这三种物质应属共价化合物.


提示:

电解质若为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时能够导电;电解质若为共价化合物,在液态(熔融)时不能导电,据此可设计实验方案.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研究金属钾的性质.他们首先通过分析钾与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查阅有关资料,知道钾与钠属于同一类物质,在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钾排在钠的前面,钾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是超氧化钾(KO2).
完成下列问题:
(1)预测钾的化学性质,完成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钾在氯气中燃烧
2K+Cl2
 点燃 
.
 
2KCl
2K+Cl2
 点燃 
.
 
2KCl

②点燃钾剧烈燃烧
K+O2
 点燃 
.
 
KO2
K+O2
 点燃 
.
 
KO2

③将小块钾投入冷水中
2K+2H2O═2KOH+H2
2K+2H2O═2KOH+H2

(2)推测钾在自然界中的存在方式是
化合态
化合态
(填“游离态”或“化合态”)
(3)该小组研究钾的性质时用到了哪些主要方法:
比较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
比较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

他们是按照怎样的程序来研究金属钾的性质的:
预测钾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利用实验来验证预测、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预测钾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利用实验来验证预测、作出正确分析和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l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
(1)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2CH3CH2OH+O2
Cu
2CH3CHO+2H2O

(2)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
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
使生成乙醇蒸气的速率加快且较均匀
;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
发生倒吸
发生倒吸

(3)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解释出现图中现象的原因:
鼓气多反应放热多,过量的气体会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
鼓气多反应放热多,过量的气体会将体系中的热量带走
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
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数
单位时间内甲中的气泡数
来计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I.课本中介绍了乙醇氧化的实验:把一端弯成螺旋状的铜丝放在酒精灯外焰加热,待铜丝表面变黑后立即把它插入盛有约2mL乙醇的试管里,反复操作几次.注意闻生成物的气味,并观察铜丝表面的变化.
(1)实验室可用化学方法替代“闻生成物的气味”,写出该化学方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某同学在探究“闻生成物的气味”的替代方法时,偶然发现向溴水中加入乙醛溶液,溴水褪色.该同学为解释上述现象,提出两种猜想:
①溴水将乙醛氧化为乙酸;
②溴水与乙醛发生加成反应.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探究哪一种猜想正确?
 

Ⅱ.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并制取乙醛(试管丙中用水吸收产物),图中铁架台等装置已略去.实验时,先加热玻璃管中的铜丝,约1min后鼓入空气.请填写下列空白:
精英家教网
(1)实验时,常常将甲装置浸在70℃~80℃的水浴中,目的是①
 
;由于装置设计上的缺陷,实验进行时可能会②
 
精英家教网
(2)反应发生后,移去酒精灯,利用反应自身放出的热量可维持反应继续进行.进一步研究表明,鼓气速度与反应体系的温度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试解释鼓气速度过快,反应体系温度反而下降的原因:③
 
;你认为该实验中“鼓气速度”这一变量可用④
 
来计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038

某课外活动小组在研究物质的导电性与结构的关系时,对所属化合物的类型争论不休,有的认为是离子化合物,有的认为是共价化合物,请你替该课外活动小组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以确定的化合物类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