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题目科学家经过数学计算后,认为可能存在H3分子,1996年科学家在宇宙中发现了H3分子.假定,这三个氢原子的成键情况完全相同,则H3的几何形状应是正三角形;如果只有两个氢原子的成键情况相同,则H3的几何形状应是线型.

分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形成离子键,同种非金属之间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极性共价键,三个氢原子的成键情况完全相同,形成非极性键,H3的几何形状应是正三角形.如果只有两个氢原子的成键,则为线型.

解答 解:1个H3分子由3个氢原子构成,三个氢原子的成键情况完全相同,形成非极性键,则H3的几何形状应是,正三角形,如果只有两个氢原子的成键情况相同,则H3的几何形状应是H-H-H,为线型,
故答案为:正三角形;线型.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的立体构型的判断,侧重分子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注意极性键的理解应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利用如图装置,完成很多电化学实验.下列有关此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X为锌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M处,可减缓铁的腐蚀,这种方法称为牺牲阴极的阳极保护法
B.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M处,铜棒质量将增加,此时外电路中的电子向铜电极移动
C.若X为碳棒,Y为NaCl溶液,开关K置于N处,可减缓铁的腐蚀,溶液中的阴离子向铁电极移动
D.若X为铜棒,Y为硫酸铜溶液,开关K置于N处,铁棒质量将增加,溶液中铜离子浓度将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为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B.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C.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0.1mol Cl2
D.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聚合硫酸铁可用于水的净化,化学式可表示为[Fea(OH)b(SO4c]m.取一定量聚合硫酸铁样品与足量盐酸反应,所得溶液平均为两份.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864g.另一份溶液,先将Fe3+还原为Fe2+,再用0.02000mol•L-1K2Cr2O7标准溶液滴定至刚好完全反应(反应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消耗K2Cr2O7标准溶液50.00mL.则计算得知该聚合硫酸铁样品中a:b的比值为(  )
A.2:1B.3:1C.2:3D.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E同主族,B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A、B、C、E都能与D在一定条件下形成两种化合物,其中简式为XY和X2Y型,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名称:A是氢,C是氮,E是钠.
(2)A、C、D三种元素可组成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为NH4NO3,该化合物的水溶液呈弱酸性,说明理由(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H4++H2O=NH3•H2O+H+
(3)最简式为AD的物质的电子式为该物质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在这个反应中体现了该物质的还原性(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4)A、B、D、E四种元素组成的某无机化合物,受热易分解,写出少量该物质的水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OH-+Ba2+=BaCO3↓+H2O.
(5)有反应3A2(g)+C2(g)?2CA2(g),在一定条件下8g气体和56g气体充分反应得到25.5g气体,放出热量69.3kJ,则此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92.4kJ/mol.若将等量A2和C2混合气体分别充入起始温度、体积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中,维持温度恒定不变,甲容器体积不变,乙容器体积可变,反应达到平衡后,甲乙两个容器中C2的转化率甲小于乙(填“大于”“小于”或“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过量的Cl2通人NaBr和NaI混合液中,然后将溶液蒸干、灼烧剩余残渣,最后残留物的化学式为NaCl,有关离子方程式为:Cl2+2Br-=2Cl-+Br2、Cl2+2I-=2Cl-+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将10mL 0.3mol•L-1的氨水与30mL 0.1mol•L-1的醋酸混合,溶液恰好显中性,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原溶液中氨水中的c(OH-)与醋酸中的c(H+)相等
B.CH3COONH4不发生分解
C.混合溶液中,c(NH3•H2O)=c(CH3COOH)
D.Kb(NH3•H2O)=3Ka(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将一定量的SO2和含0.7mol氧气的空气(忽略CO2)放入0.5L密闭容器内,550℃时,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SO2(g)+O2(g)$?_{△}^{催化剂}$ 2SO3(g)(正反应放热).测得n(O2)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
时间/s012345
n(O2)/mol0.70.40.3xxx
4s后反应达到平衡,将容器中的混合气体通过过量NaOH溶液,气体体积减少了22.4L(此体积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吸收O2(提示:焦性没食子酸的碱性溶液可以吸收O2),气体的体积又减少了5.6L(此体积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1•s-1
(2)O2的平衡浓度c(O2)=0.5mol•L-1
(3)求该反应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是90%(用百分数表示).
(4)若将平衡混合气体的5%通入过量的BaCl2溶液,生成沉淀10.5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碳和碳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在一定温度下的2L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2molCO2和3mol H2,发生的反应为:CO2(g)+3H2(g)CH3OH(g)+H2O(g),△H=-a kJ•mol-1(a>0),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1)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AB.(选填编号)
A.CO2的体积分数在混合气体中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1.2mol H2,同时生成0.4molH2O
D.该体系中H2O与CH3OH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且保持不变
(2)计算该温度下此反应的平衡常数K=0.20.(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若改变条件C(填选项),可使K=1.
A.增大压强   B.增大反应物浓度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E.加入催化剂
(3)将2.4g碳在足量氧气中燃烧,所得气体通入100mL 3.0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完全吸收后,溶液中所含离子浓度由大到小为:c(Na+)>c(HCO3-)>c(CO32-)>c(OH-)>c(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