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有机物中有两种氢原子且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
A.B.C.D.

分析 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2组峰,说明有机物中含有2种类型的氢原子,氢原子数之比为3:2,分子中两种H原子数目之比为3:2,根据等效氢判断,分子中等效氢原子一般有如下情况:①、分子中同一甲基上连接的氢原子等效,②、同一碳原子所连甲基上的氢原子等效,③、处于镜面对称位置上的氢原子等效.

解答 解: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2组峰,说明有机物中含有2种类型的氢原子,氢原子数之比为3:2,分子中两种H原子数目之比为3:2.
A.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个数比为3:1,故A错误;
B.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故B错误;
C.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故C错误;
D.分子中有2种氢原子,个数比为3:2,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对核磁共振氢谱的认识、有机物的结构等,难度不大,判断分子中等效氢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掌握等效氢的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索镁粉与溴水反应的机理,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①将镁粉投入冷水中,未见任何现象;
②将镁粉放入溴水中,观察到只是开始时产生极少量的气泡,但溴水的颜色逐渐褪去;
③将镁粉放入液溴中,未观察到任何明显现象;
④向含足量镁粉的液溴中滴加几滴水,观察到溴的红棕色很快褪去.则下列关于镁与溴水的反应机理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镁粉只直接与溴水中的溴反应
B.镁粉在水的催化下与溴发生反应
C.产生极少量的气泡是由于镁粉与水反应得到
D.镁粉只与溴水中的酸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①0.4mol NaCl的质量为23.4g,64g氧气的含氧原子数目为4NA
②在标准状况下,44.8L NH3的物质的量为2mol,与68克H2S的物质的量相等.
③1.5mol SO2与80g SO3含有相同质量的氧元素.等质量的CO与CO2含氧元素质量比为11: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
A.硫酸B.硫酸铜C.氯水D.氯化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Fe和Fe2O3的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分数(夹持部分已略去).称取Wg样品置于锥形瓶中,通过分液漏斗加入足量稀硫酸使样品完全溶解.实验前量气管起始读数为amL,实验后量气管的最终读数为bmL.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按如图完成装置连接,开始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具体方法是将导气管插到液面以下,用双手握住锥形瓶外壁(或用热毛巾加热试管),导气管口有气泡冒出,则说明气密性良好,无气泡则说明漏气或松开双手,看导管口能否形成一段水柱,若形成一段水柱,则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否则说明漏气.
(2)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化合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Fe3++Fe=3Fe2+
(3)实验结束后,锥形瓶内溶液中存在的金属离子有哪些可能?请根据选项进行填空(表格不一定填完):
A.盐酸  B.KSCN溶液  C.酸性KMnO4溶液   D.H2O2溶液
序号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金属离子选择最少种数的试剂,验证该假设(填字母)
(4)实验中要对量气管多次读数,读数时应注意:①将实验装置恢复到室温;②上下调节右管,使右管液面高度与测量气管中液面高度平齐;③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5)若样品与足量稀硫酸反应后滴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且量气管读数b>a(该实验条件下  的气体摩尔体积为Vm).下列有关单质铁质量分数的计算过程是否正确?否(填“是”或“否”),理由是混合物中Fe2O3与硫酸反应后生成的Fe3+可进一步消耗铁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CsICI2常用于化学上的分子筛技术,它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sICI2有氧化性,是因为Cs显+3价
B.CsICI2有还原性,是因为含有较强还原性的I-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滴加CsICI2溶液,溶液褪色
D.在CsICl2溶液中滴加HNO3,可生成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中国历史悠久,很早就把化学技术应用到生产生活中.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闻名世界的中国陶瓷、酿酒、造纸技术都充分应用了化学工艺
B.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C.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D.由于中国大部分地区都缺碘,而缺碘就会引起碘缺乏病,80年代国家强制给食用的氯化钠食盐中加入碘单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氨基甲酸铵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有关它的资料如下:
①常温下,在干燥的空气中稳定,遇水或潮湿空气则生成碳酸铵或碳酸氢铵;
②熔点:58℃,59℃则可分解成NH3和CO2气体;
③在密封管内加热至120℃-140℃时失水生成尿素[CO(NH22];
④酸性溶液中迅速分解;
⑤合成氨基甲酸铵原理为: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装置,用于合成少量氨基甲酸铵.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名称:干燥管;盛放药品是:碱石灰,
(2)写出氨基甲酸铵在密封管内加热至120℃-140℃生成尿素的反应方程式:NH2COONH4$\frac{\underline{\;\;△\;\;}}{\;}$CO(NH22+H2O.
(3)合成氨基甲酸铵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反应热△H<0(填“>”、“=”或“<”)
(4)有同学建议该CO2发生装置直接改用“干冰”,你认为他的改进有何优点:(回答二点)
①无需干燥装置简单;②低温环境提高产率;
(5)该实验装置中有明显导致实验失败的隐患有:(指出主要二处)
①反应器连接导管过细易造成堵塞;②稀H2SO4水蒸气可进入反应器使产品不纯,CO2发生器中挥发的HCl未经处理进入反应器,会导致实验失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G、Q、X、Y、Z均为氯的含氧化合物.我们不了解它们的化学式,但知道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具有如下转化关系(未配平)
①G→Q+NaCl              ②Q+H2O$\stackrel{电解}{→}$ X+H2
③Y+NaOH→G+Q+H2O        ④Z+NaOH→Q+X+H2O
(1)这五种化合物中氯的化合价由高到低的顺序是X>Z>Q>Y>G;
(2)臭氧与二氧化氯作用,可以得到红色油状的六氧化二氯Cl2O6,遇有机物会爆炸.它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得到氯的两种含氧酸盐,其离子方程式是:Cl2O6+2OH-═ClO3-+ClO4-+H2O.
(3)亚氯酸钠NaClO2,可以作漂白剂,在常温下不见光可以保存约1年.但在酸性条件下因为生成亚氯酸而发生分解反应:HClO2→ClO2+H++Cl-+H2O,分解时,刚加入硫酸时的反应很慢,随后突然迅速放出气态的二氧化氯.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5HClO2═4ClO2+H++Cl-+2H2O.如果有2molHClO2发生反应,则转移电子的个数是1.6NA,后期反应速率迅速加快的原因是C.
A、酸使亚氯酸的氧化性增强          B、溶液中的氢离子还起了催化作用
C、溶液中的氯离子还起了催化作用    D、逸出的气体使反应生成物的浓度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